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貝聿銘家富15代的秘密是什麼?他的兒女和孫輩也都很厲害…

建築大師貝聿銘Ieoh Ming Pei102歲去世,他是少數在全世界家喻戶曉的華人↓↓

就算不熟悉他的模樣,他的建築作品也是誰都熟,老爺子太高產了,不知道有沒有人去過十個以上?

從貝氏家鄉的蘇州博物館,到美國大氣研究中心,德國歷史博物館,東東和西西剛發現,年輕時去採訪過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也是大師傑作,我們太孤陋了~

真是個傳奇人物,更傳奇的是他已經是蘇州貝氏家族的「富15代」。中國俗語富不過三代,貝家不但富過15代,來看看第16代、17代個個都不差~

為啥這麼牛呢?說到底,還是中國人最推崇的:唯有讀書高。

貝氏家族不用多說,大家這幾天都刷過屏,著名園林獅子林是他家後花園,貝聿銘父親貝祖詒還是中央銀行總裁。

除了有錢,更是地道的書香門第,信奉「遺兒千秋富貴,莫若良言一句」,整個家族的男性都必須做事,從來沒出過一個拎著鳥遛街的公子哥兒。

這種家庭氛圍,外界很難學得來,沒有人猛催著讀書,但似乎天生有種無形壓力。

幼時的貝聿銘,父親工作極期繁忙,生母患病去世,並沒有人管。完全在耳濡目染的影響下,他從小嗜書如命,常常躺在被子裡讀書,一看就是大半夜。

左一貝聿銘,母親抱著弟弟

17歲那年,出洋留學是當時最好的教育,他父親期望他攻讀金融,沒有像普通家庭那樣早早訂親。

貝聿銘有自己的想法,按照要求去考了牛津大學,但最終選擇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建築。

他選擇的結婚對象,也是學霸型組合。

1938年暑期,貝聿銘去紐約玩,在中央火車站接一位朋友時,一眼看到一位美麗優雅的中國姑娘。

貝闊少大獻殷勤,得知姑娘要去波士頓衛斯理學院讀書:來來來,我開車送你!姑娘矜持的拒絕:謝謝,我已經買好了火車票。

然而緣分就是這樣,當天因為颶風,姑娘乘坐的火車耽擱了,貝聿銘立刻打電話求約會,一段愛情故事就此展開。

這個高傲而疏離的女生,叫陸書華,因為英文名Ellien Loo,經常寫為盧愛玲,出身東莞虎門名門望族,就讀於擁有美國最優秀女性的衛斯理學院,和宋家三姐妹、冰心先生是校友。

陸書華父親1916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是知名工程師(想想人家100年前就讀MIT,100年後無數瓜友還是拼不進啊……)

其母也是官宦世家,外祖父張蔭棠是晚清最後一任駐美公使,民國總理唐紹儀則是她舅母的父親。

兩個家庭、教育相似的年輕人迅速愛上,陸書華介紹貝聿銘去麻省理工,之後又因為她選修哈佛研究生院的景觀建築,貝聿銘又進哈佛大學讀建築碩士,夫婦倆在哈佛做起了同學。

這兩人被稱為神秘的東方貴族,生下三子一女,全都講英語長大,但教育上更像傳統的貝氏家族。

全家到歐洲度假

第16代貝家子女,叫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女兒名為貝蓮。

貝聿銘越來越出名,而陸書華極其低調,從不接受採訪,《名利場》雜誌提出給她拍大片,她也拒絕,在她看來,煽情炒作張揚出名毫無好處,對個人事業並不利。

但她會在背後輔助丈夫工作,會提出專業意見;在建蘇州博物館時,貝聿銘在現場溫柔地問她:你覺得這樣怎麼樣,Darling?

這才是最好的感情吧:堅定、溫暖、相互扶持、相互平等又各自優秀。

陸書華溫柔而有魅力,四個孩子全由她教育成才,她從不在乎穿什麼衣服、背什麼名牌包,眼眸里卻總是折射出優雅與知性,讓人安心。

據《三聯生活周刊》報導,貝建中稱:父親在外勞碌,母親與我們很親密,關於教養、與他人相處、看待這個世界的第一課,都是她教的。她的影響,日復一日地滲透進我們的生命。

關於讀書,全是孩子們自己的事,靠的一貫是「無形壓力」。

在貝建中印象中,父母從來不會很「凶」,也不會有華人家庭常見的嚴厲到極致的管束,但他清楚地明白父母的厚望,而他在成長中感受的壓力,來自於主動滿足父母期望的需要。

這種家族壓力,其實更像一種家族榮光,讓孩子們不敢任性辜負。

貝禮中曾覺得,父親太有名了……↓↓

我十來歲看到父親設計的建築,就有一種非常自豪的感覺;在高中時,父親成了報紙上猜詞遊戲的人物;特別是在甘迺迪圖書館項目完工後,當時我還在寄宿學校,突然發現父親上了每張報紙的頭版,學校里每個人都知道他是我父親。

——《三聯生活周刊》

傑奎琳拍板請貝聿銘設計甘迺迪圖書館

這樣的父親,曾經讓他覺得是負擔,「我必須盡最大努力,做出最好的設計。如果沒辦法達到最好,就會被看作負面例子。」

「我哥哥是這樣,弟弟是這樣,妹妹也是這樣。我們暗自都卯足了勁,盡全力實現父母的期許。但壓力不是來自於他們,而是來自於我們自己。」

三個兒子全部畢業於哈佛大學,從事建築設計工作;女兒貝蓮讀曼哈頓上東區女中,是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系畢業生,都非常出色。

大兒子因病離世,建中、禮中兩個兒子早早自立門戶,各自有擅長設計的建築領域,雖然沒有像父親那樣盛名,也早就有了成功事業。

看來貝氏家族的光榮傳承,不止15代,第16代也很厲害,如今第17代也很惹人注目。

貝建中女兒Olivia Pei依然遵循貝家傳統,是個學霸,畢業於哈佛大學社會學專業,爺爺奶奶都出席畢業典禮↓↓

她2007年受邀參加過巴黎名媛舞會,這是全球頂級白富美的成人禮,只有名門貴族和富豪後代參加。她穿深紅色禮服搭配Adler珠寶提供的鑲滿紅寶石的金色耳環,以及桃紅邊金手鐲↓↓

她看著是典型華人相貌,但已經是全新一代,更有自信。

當年貝聿銘叛出金融世家而改學建築,Olivia一個女孩,說「不喜歡在一個地方待上太長的時間」,短短几年從思科公司、Visa,到現在的Lime公司,職位越來越高,現在領銜戰略策劃組。

[page]貝禮中女兒Anna Pei1997年出生,是貝聿銘的最小孫輩,更是徹底的美國妞↓↓

一看就不是只有中國血統的長相,Anna母親是多國混血,讓她成為在曼哈頓長大,擁有瑞德英中四種血統的世界公民。

在教育上,貝禮中說:「就像我父親對我一樣,我不對女兒施加壓力,或告訴她應該做什麼。我希望她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並熱愛它。」

用他的話說,貝家依然是中國人內斂的表達,從不把期望掛在嘴上。然而,家族人才輩出,這種壓力才會真正滲透到每個孩子骨子裡。

Anna Pei接受採訪說過,從2歲開始,就跟著家人全世界出席博物館的落成儀式,但她從來不知道這是有名。

去日本參加Miho博物館的10周年紀念會,碰到瑪莎·斯圖爾特;

見到前任副總統拜登;「下周會跟希拉蕊碰面」……這些都是貝家的日常。

全家過得很平淡樸實,維持著中式家庭關係,即便孩子們都長大又生孩子,每周末還是會聚餐或其他活動,在隨意聊天中,價值觀就根植在孩子心裡。

如今在中國,都很少見到這樣做了,而Anna21歲,每周末家庭活動雷打不動。

在Anna眼裡,爺爺是每周末聚餐中的長者,叫他GungGung,出現在與各種慶典和紀念活動里,一度以為每個女孩都這樣……

一直受到藝術薰陶,她自然而然地又是學霸,現在讀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藝術史專業;

她也跟堂姐一樣,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參加文物考古,還創立了兒童藝術史教育項目Today au musée(今天去博物館);

曾在Oscar de la Renta, Christian Louboutin等幾家時尚品牌實習,但更喜歡電影,計劃畢業做電影製作設計。

2018年,她也受邀參加巴黎名媛舞會,在爺爺設計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拍片↓↓

穿Emanuel Ungaro禮服,挽著美國騎士Henry Gans的手。

所有人都覺得Anna是世家小公主,而她的畫風很簡單,遠遠沒想到炒作自己出名。在每個紀念日向家人致意,

來名校遛狗啦

爺爺99歲生日時,Anna發出合影:「我只喜歡99歲的男人」

這個在美國培養了全新後代的建築世家,無論是語言、事業和外貌,中國色彩無疑都在漸漸消失,但貝氏家族理念和教育觀,依然很傳統。

貝家的故事並沒有完結,因為貝聿銘的子孫後代,仍在將光榮傳統延續,這個學霸家族也許會繼續創造「富16代」、「富17代」的奇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雨菡

來源:東東與西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