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桓宇:習近平對美撤回悔棋 王滬寧再遭重挫?

去年美中貿易戰開打時,王滬寧因強硬立場遭黨內批評,一度被傳失勢,今年又借談判破裂大肆鼓吹"反美抗戰"。而習近平在29日川習會上大談"美中合作",將談判撥回"悔棋"前的軌道。王滬寧是否會因此再次被迫"低調"?

29日川習會後,美方宣布暫時擱置新關稅。川普在記者會上透露,美中談判將"重回正軌",雙方將在談判"破裂的地方"從新開始合作。而5月初時,正是中方突然"悔棋",激怒了白宮,導致談判破裂。白宮此前一再表態,美方重返談判的條件是中方必須收回反悔動作,重返之前的貿易協議。

根據川普29日的說法,中方將立即購買美國農產品,而美國除了暫停新關稅外,還會部分解除華為禁令,放寬中國留學生學者赴美。很難想像,美國做這麼多讓步,只換來中方購買一些美國貨。同樣難以想像的是,經歷過中共一次惡意欺騙之後,占據談判優勢的白宮,能夠接受在中方"悔棋"後協議的基礎上繼續談判。所以,川普不明說中方撤回"悔棋",可能只是為給習近平留面子而已。實際上,過去的數次談判,也一直遵守"中方要面子,美方要里子"的原則。

上海復旦大學教授沈丁立對《美國之音》分析稱,根據川普的講話判斷,習近平很可能撤銷了5月3日收回關鍵承諾的動作,對美方展示了重返談判的"誠意"。

不過,就在川習會兩天前(27日),王滬寧主管的新華網還在痛批"手榴彈往後扔"的"投降派"。而在28日,美國政府就宣布中方採購了超過54萬噸美國大豆,不久之後,習近平在川習會上答應了美方要求,這與黨媒"絕不妥協"的強硬立場更是構成鮮明的對比。

實際上,在川習會開場時,習近平就大談"美中友誼",表達了"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比摩擦好,對話比對抗好"的立場,也與《人民日報》等黨媒連日來的"反美抗戰"宣傳相當不同調。

另外,習近平6月初訪問俄羅斯時曾表示和川普還是"朋友"。這段話被外媒廣為報導,但在王滬寧掌握的黨媒上,卻被全面封殺。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北京高層這些互相矛盾的表現背後,到底是"軟硬兩手"對抗美國的策略,還是中南海激烈內鬥?

在川習會前夕,北京一名要求匿名的女紅二代表示,中共內部有人主戰,有人主和,而習近平本人不會主張對美國太強硬。那麼,黨媒批評"投降派"更暴露了中共高層窩裡鬥的現狀。她說,高層各揣心事,有人支持習近平,有人則在給習近平前後挖坑,推著他和美國對抗。

該紅二代還指出,習近平沒有把江澤民曾慶紅拿下,肯定坐不穩,有人挖坑。她還不點名地暗指王滬寧:"還有人好幾朝都在","這人跟他(習近平)一心嗎"?

不過她也指出,對於誰和他一條心,誰給他挖坑,習近平自己應該有個數,美中談判的最後決定權還是在他這個一把手的手裡。

如今,習近平在川習會上妥協,撤回"悔棋",有可能是行使了他的"最後決定權"。不過,這個決定應該不是臨時起意,心血來潮。6月24日,中共曾召開政治局會議,"研究了其他事項"。如果當時中共高層已經確定了要對美妥協的話,那麼27日黨媒再批"投降派"則更顯得異乎尋常。

現在,美中已經確定重啟談判。隨著談判內容逐漸曝光,北京收回"悔棋"舉動的真相將無法隱瞞,中共之前宣傳的所謂"幾大底線"再也站不住腳。那麼,這是否意味著黨媒的宣傳將不得不再次轉向?而轟轟烈烈"反美"一個多月的王滬寧,是否也會因此再度"消沉"呢?

事實上,中共的路線之爭往往伴隨著官員的權力沉浮。去年貿易戰爆發時,習近平曾因此遭受黨內批評,王滬寧也因為其高調宣傳和挑戰美國的立場,被指為誤導習近平的禍首。之後,王滬寧轉入低調,一度被傳權力縮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NTDTV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