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唐靖遠快評】武漢肺炎:拐點到來是科學結論還是肥皂泡?

唐靖遠快評】

觀眾朋友大家好,今天是2月4日星期二。武漢肺炎的防控形勢出現一些新變化,不少專家也據此樂觀的認為,大致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疫情的拐點就將到來,拐點一旦來臨,疫情將進入平緩的下降期,然後會在初夏時節結束。

做出這個判斷的專家有多位,包括鍾南山李蘭娟和當年薩斯專家組的張伯禮等權威人士。我歸納了一下他們的判斷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1、根據官方公開數據,武漢肺炎傳播力強,但病死率只有2.3%,所以威脅不大。2、檢測速度加快,3-4小時即可出結果,有助於早診斷早隔離;3、感染確診者已經全部隔離,疫情峰值將很快緩慢回落;4、開始出現治癒病例超過死亡病例的現象,這是拐點徵兆。

專家們的判斷當然都是有自己的依據,不會憑空猜測,那麼是否拐點真的會如專家所言按時到來呢?我覺得恐怕要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為什麼呢,我們先來討論幾個問題,然後我們再看看究竟能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首先,專家們的判斷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礎,就是官方公布的數據。這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官方的數據真實可靠,得出拐點即將到來的結論可以說是順理成章,但問題是,官方的數據真的可靠嗎?

我們只簡單列舉幾個事實:財經記者2月1號發表的報導中,明確提到,武漢10家定點醫院中的一家,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承認,他們醫院收治了至少600位重症患者,但沒有一例確診,原因是得不到核酸試劑進行檢測。注意,這裡的重症患者是有醫學定義的,包含了5項指標,包括血氧飽和度降低;呼吸困難;有基礎疾病;體質弱;含發熱和疑似人員標準。一句話,除了沒有進行核酸試劑檢測,其他症狀全都符合新冠肺炎。在臨床上,醫生對這樣的患者,可以有超過9成的把握下診斷結論。但是,所有這600多病人的數據,都被核酸試劑一票否決。

報導還提到,武漢同濟醫院是擁有6千多醫護人員的大型三甲醫院,但就這樣規模的醫院,一天只分配到10份核酸試劑。

還有,微博上大量出現的求助信息,以及財經,財新網等國內媒體的採訪報導,都證實在武漢,存在大量高度疑似的感染者無法住院的情況,幾乎每個人都使勁渾身解數仍然失敗後,不得不求助於網絡和媒體。而按照規定,住不了院的病人幾乎不可能得到核酸檢測,醫生也不會填寫申報卡。這個人群無論數量有多大,都不會進入官方統計數據中。

所以我們就看到一個非常清楚的事實,核酸試劑的數量,在宏觀上牢牢控制著確診病例的數據,試劑下發多少,各家醫院分配比例如何,其中的依據是什麼,完全都是官員說了算,一線的醫生都無權過問。官方正是利用對試劑盒的壟斷,左右了確診病例的數據發布。大量的感染者被排斥在數據之外,但他們並沒有被排斥在病毒傳播的範圍之外,所以,瘟疫還在蔓延。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數據本身存在巨大的盲區,我們如何能夠相信在此基礎上做出的拐點推斷是正確的呢?

其次,有專家看到出現了治癒病例超過死亡病例的現象,因此斷定拐點出現,這其實是又一個巨大盲點。

治癒病例超過死亡病例,並不代表有了特效藥,誰都知道現在沒有特效藥。且不說數據有沒有造假,即便數據是真,這個數據只能說明輕症患者的增加,而不代表有效治療了易感人群。

那麼什麼樣的數據才是關鍵呢?有專業人士提出要看幾個比值,我覺得這是比較客觀的衡量方法。因為官方數據雖然絕對數值大幅縮水,但疫情基本的上升比值趨勢是沒法造假的,所以分析這些比值,至少可以大致判斷當前的真實情況。

一個是每日發病數和入院數之比,這代表醫療系統的飽和度,現在已經超飽和了,必然導致大量患者不能隔離而擴大感染面。第二個是每日入院數和死亡數之比,這個比值客觀反映了當前治療方案的有效程度以及醫藥資源的枯竭程度。

同時,看疫情發展趨勢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標準,每日新增病例連續三天以上遞減,方能初步說明有出現拐點的跡象,如果連續一周出現每日銳減,才能說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如果我們綜合看看這幾個數據和指標,會發現當前的形勢正好相反,是持續爆增。

第三個問題,是我們看到官方當前最新的防控措施有了明顯的變化,主要是兩條新聞。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

按官媒報導,2月3日晚,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主持會議,傳達中央指導組最新會議精神,要部署武漢「四類人員」集中收治和隔離工作。也就是確診患者集中收治,疑似患者集中隔離,發熱患者、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觀察。同時,要抓緊徵用市內會展場館,改造為「方艙醫院」,用於集中收治輕症患者

第二條消息,也是2月3日官方宣布,經中共中央軍委批准,駐鄂部隊成立運輸隊,開始接管武漢市民生活物資配送供應任務。

這兩個動作顯然是協同的,與火神山正式交接同步。我們先看看前一個消息。

四類人員集中收治和徵用大型場館改造方艙醫院,是一個重要標誌,這是武漢整體防控策略在封城後第一次重大轉變,這個措施的實質是,放棄了封城至今奉行的定點醫院收治確診病人,疑似患者在家自我隔離的做法。換句話說,這等於官方宣布,封城以來的防控措施徹底失敗,沒能遏制疫情擴散,現在不得已只能改弦易轍。

這種做法其實本來是國際慣例,相當於是全城緊急動員。如果在封城的同時,就這樣實施,也許局面會大不一樣。我們都知道,控制傳染病歸根結底三條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治療易感人群,萬變不離其宗。武漢封城的本意,是要切斷傳播途徑,這個思路沒問題。但官方犯下兩大錯誤,一方面為了維穩而控制試劑盒,另一方面嚴重低估了此次疫情爆發的力度,結果導致大量病人在城內奔走求醫,不但沒有達到阻斷傳播的目的,反而導致病人在一個封閉環境中大量交叉感染。

所以,從時間上看,官方已經再次錯過了瘟疫爆發初期的最佳防控時機。當然,亡羊補牢,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現在實際感染者超過十萬,這數字已經越來越成為專家共識,這樣龐大的基數目前,當前的分類管理模式什麼時候能夠起作用,是需要時間驗證的。在這種情況下,就斷言拐點幾天後會出現,有點太匆忙了。

這裡有個數據供各位朋友參考。此前美英4位專家聯合發布的分析報告認為,這場瘟疫必須要達到控制75%左右的感染者,才可以說基本上控制了疫情。而他們對當前大陸的控制程度是如何評估的呢?他們的數據是,現在當局僅僅控制了5%。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差距有多大。西方專家的調研,也許在學術上不一定百分百準確,但至少他們的調研不受政治因素影響,其客觀程度完全可以供我們做一個有效的參考。

現在武漢政府的做法,其實是第一階段措施失敗後,在對賭第二階段。我們看到有武漢的朋友發帖說,政府計劃在10號左右讓軍方接管武漢,目前正在徵收了市內所有民營醫院、酒店和一些大型場館。這個信息我們在海外無法驗證,如果有武漢朋友了解情況的可以留言給大家證實一下。但有一點值得注意,這個10號正好是在元宵節過後,這是否意味著如果元宵節這個拐點沒有出現,政府就將再次調整現有模式進入軍管呢?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密切關注的話題。

畢竟,剛才已經提到了,軍方現在已經接管了武漢生活物資的配送,這實際上是軍管的第一步,一旦進入軍管,武漢就將進入戰時機制,所有生活物資由軍方分配。這個措施不僅僅是為了進一步防控瘟疫,更主要的,是防止出現大規模城市騷亂,因為如果第二階段的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疫情,民眾的恐慌情緒和不願坐以待斃的求生本能可能會呈現爆發式增長,軍管就成為必然。

元宵節拐點說法的疑問不止這些,還有一個重大問題我們必須討論的,是病毒的變異問題。

官方媒體已經有公開報導病毒傳播途徑複雜化的問題。這樣的例子我們看到最近越來越多。比如,天津有疑似患者先後檢測3次都顯示陰性,直到第4次檢測才陽性。安陽的一位女子,從武漢回家待了19天,已經超過最長潛伏期5天,都沒有表現任何症狀,但她5個家人全部給確診感染。內蒙古一位呆在家中,沒有外出,沒有任何湖北接觸歷史的男子,被住在其樓下的患者感染。美國首例確診病人被證實其糞便中有活性病毒,而廣州已經從門把手上檢測到病毒。

這些例子無一不在警示一個重大問題,病毒極有可能在繼續變異。潛伏期攜帶者可以傳播,發病期也可以無症狀,內蒙的病例暗示病毒可能出現了可怕的氣溶膠傳播,而美國病例顯示病毒可以跨界傳播,不僅通過呼吸道,也可通過消化道傳播。請注意,無論氣溶膠傳播,還是經消化道糞口途徑傳播,都意味著病毒可能擁有了在多樣化環境中,長時間存活能力,還擁有遠距離傳播能力。試劑檢測不斷出現假陰性案例,說明病毒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知道如何躲過技術檢測。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張笑春醫生發出了「一個一線醫生的呼籲」,公開要求不能再迷信核酸檢測,她強烈推薦用CT影像作為目前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據。同時,她也公開承認,現在至少存在10多萬疑似病例及需要醫學觀察者。

張笑春為什麼呼籲使用CT影像作為診斷標準而放棄核酸檢測?就是因為無症狀患者和假陰性患者越來越多,已經不是個別散發現象,而是有了群體趨勢,她才這樣說。這是一個一線醫生的非常有價值的觀點,但能否被政府接受目前還是未知數。

張笑春提到的問題,其實就是病毒變異問題。此前的節目我們就和大家討論過,現在官方依然還在複製當年應對薩斯那一套經驗來應對武漢肺炎,但已經有大量的證據顯示,武漢肺炎的傳播力遠超薩斯,而其真實病死率也在10%到15%左右,和薩斯平起平坐。

更嚴峻的是,傳染病爆發病例一旦越過了某根線,其防控模式和沒有越過這根線,有很大不同。官方不顧真實疫情,一味機械照搬薩斯經驗,是導致防控措施步步被動,一直被病毒牽著鼻子走的最大原因。

同時,我們也看到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這次瘟疫有流感化趨勢。紐約時報前天發表一篇報導,引述了至少4位權威專家的評估,都認為這次的新冠肺炎的高速傳播,越來越具有流感特徵,而和薩斯、MERS的慢速傳播模式不同。

我們都知道,每年都有很多人接種流感疫苗,但每年流感都照樣流行感染數百萬人。這裡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很容易變異,每年都可以變異出不同的亞型,都是不同的毒株,一種疫苗只對某特定的亞型有用,對其他的毒株就效果有限甚至無效。

剛才我們討論了新冠病毒的變異情況,顯示其有可能已經產生了不同的亞型,才會在傳播方式,發病症狀方面表現出異常。目前暫時還沒有病理學證據證實這一點,因為現在所有人的焦點都放在如何控制瘟疫蔓延。如果專家們擔憂的「流感化」成為現實,所謂的拐點就失去了意義。而且,即便疫苗生產出來,其有效範圍也會大打折扣。

上次我們有提到過,西班牙流感爆發持續了3年,出現了3波高峰。西班牙流感的死亡率並不高,只有2.5%,但其超高的傳染力波及了全球,最終仍然導致了2500萬至5000萬人的死亡。這是非常慘痛的教訓。

當前中共的防控模式,依然是政府全面包辦的薩斯模式,只不過是放大版本,政府依然全面壟斷所有信息和醫療生活物資。民眾參與防控救治被壓制到最低限。如果這次防疫戰爭的對手是薩斯,這種模式也許還能奏效。打個比方,對手用的常規武器,國防軍出面就可以應付。如果對手用的核武器,政府需要的第一件事,就是全民動員防範。

WHO顧問、哈佛大學流行病專家費格丁博士就公開說,新冠病毒是熱核武器級別的病毒。不僅美國專家,其實我們從美國政府的反應,也可以從側面看到這場瘟疫當前的形勢是什麼樣。鍾南山等專家先後在28、29號公開說未來10天會出現拐點,但美國政府在31號就宣布武漢肺炎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並禁止此前14天內到過中國的外國人入境。

中共自己承認,從1月3號起就先後30次向美方通報疫情,如果中共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拐點即將到來,其必然通知美國政府,避免中美物理脫鉤。但我們看到的事實完全相反,這只能說明要麼中共沒有向國際社會通報這個重要的好消息,要麼美國有自己的判斷,沒有採信中共專家的說法。

疫情發展到今天,我想大多數人都應該看清楚了,要想儘快控制疫情,北京當局其實只有一條路可走,馬上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徹底開放所有信息透明,接納國際社會全方位的援助,全民動員參與防控,站在迎接一場世界性瘟疫大流行的基點來應對,才有可能真正走過這一劫難。

好的,今天就討論到這裡,我們下次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時方

來源:新唐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