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美中兩封百人聯署公開信談疫情 目的大不同

美中兩國國旗(法新社

百名中國學者寫了一封公開信給美國人民,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大力讚揚,強調我們都是病毒受害者,呼籲美中合作。巧合的是,同一天,美國也有百名學者聯署公開信談疫情。兩封信有什麼不同?美國學者怎麼解讀中國來信呢?

4月2日,國際期刊《外交學人》刊發了一百名中國學者聯名《致美國人民的公開信》英文版,信中提到當前中國的疫情已得到控制,呼籲全球合作、停止埋怨、指責。信中寫道,「中國同其它出現疫情的國家一樣,都是病毒的受害者。」

信件聯署人之一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告訴本台,這封信是由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幾周前發起,3月25日以中文版刊出。刁大明說,主要目的是回應來自美國一些污名化、政治化、情緒化的聲音。

信件聯署人包括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等。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月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肯定這封信是正面的聲音。

華春瑩:「現在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理性、冷靜、正面、積極的聲音。就像公開信中提到的,這場疫情是史無前例的。中國同其他出現疫情的國家一樣,都是病毒的受害者。」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美聯社

學者:中國以受害者命運共同體改變敘事

本台注意到,中共官方媒體及推特帳號都大量轉發了這篇中國百名學者的公開信,並反覆使用」命運共同體」一詞。幾天前,前中共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在講好中國故事中提升話語權》中,也同樣強調推廣「命運共同體」的概念。

法國居斯塔夫·艾菲爾大學(Gustave Eiffel University)講師黃釗告訴本台,這在政治傳播學上是一種改變敘事的方式,透過一個中國外交官不斷宣傳命運共同體、全球化社區等概念,轉變對中國的輿論,一來不再追究病毒擴散的失責,二來忽視中國信息的不透明。

「朝著以中國為中心的話語權建構,希望在疫情中展現一種中國大國的領導力、責任感。中國通過外交推特大量轉推正面的中國解決方案,形成語言學上重複的乘數效應,在不斷重複中國正面形象後,聚合到外宣的正軌上。」

台灣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則向本台表示,中國對內對外采兩手策略,一方面在國際上用有知名度的中國學者,以英文宣傳表達善意;但另一方面中國官媒、中國政府官員對美國的負面攻擊或宣傳也沒有停止。

「一邊釋出善意,一邊還在增加對抗,就中共的角度這兩個是不衝突的,因為有時對外的強硬是對內宣傳用。」

美國學界如何解讀中國來信?

中國學者寫給美國人民的信,美國人買單嗎?本台詢問了五位美國學者及前官員,他們對信件中談到世界聯合打擊病毒的訊號都表達肯定,但也都對這封信刻意忽視的信息表達擔憂。

史丹福大學數字經濟研究員魏光明(Graham Webster)對本台表示,「中國也是受害者」的敘述是中共外交部在面對外來指責時很常使用的應對方式。過去在處理中國黑客攻擊事件中,中國就曾多次使用此敘事模式。

曾任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科科長的包士可(Joseph Bosco)以書面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

「『中國也是受害者』是一種欺騙性聲明。中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地區,無疑是受害者。但是,這場災難的肇事者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運作的腐敗、不透明、高壓的制度。」

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高級研究員莎拉•庫克大紀元

美國非政府人權組織自由之家高級研究員莎拉.庫克(Sarah Cook)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對比這封受到官方背書的中國學者書信能夠在《外交學人》刊出,外界更應該關注過去那些被迫撤下、被消失的中國聲音。比如曾在二月初,10位武漢教授聯名發信提倡言論自由,批評當局訓誡李文亮違背憲法應當追究,或是公開呼籲習近平「讓位」而被捕、受到「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中國學者許志永

她說,「所有這些(批評聲音)都被中國官員忽視或刪除。如今這封百名中國學者的信只印證了中共的雙重標準。中共一方面對特定學術公開信公開宣揚,另一面又打壓異見。」

美中學界相互致公開信有何不同?

4月3日,一封由近百位美國學界聯名的信件也在亞洲協會網站上刊出。這篇標題為《拯救美國、中國與世界各地的生命》的文章,呼籲美中兩國在競爭日漸激烈、價值觀嚴重分歧的環境中,仍該把全人類福祉放在第一位。

信件的聯署人之一、在華盛頓的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告訴自由亞洲電台,這封信與中國學者投書近乎同時刊出只是巧合。他比較兩封信件的不同在於,中國學者強調寫給」「美國人民」;但美國學者們的信並未針對任何人,而是集結來自前政府官員、學界、新聞工作者的聲音,旨在對政府政策做出影響力。

戴博說「美國的來信對美中關係的爭議性質更為坦率,並點出即使兩國關係面臨許多難以克服的爭端,兩國是否能找到在意見分歧下相互合作的可能。」

自由之家高級研究員莎拉.庫克(Sarah Cook)也有類似的觀察,她說雖尊重這些中國學者的聲音,但中國學者的信看起來「強烈地應和著華春瑩的語調,且完全地忽視中共對信息的控制及對疫情的政治化操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