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童大煥:戰狼文化誤國誤民

作者:

【1】

資深外交官、前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袁南生在接受馬國川先生採訪時,有一些觀點與筆者所見略同,這位外交家認為,這次疫情將改變世界秩序:

「持續了數十年的中國戰略機遇期轉向一定程度的去中國化時期(逆全球化實質上就是去中國化);優勢互補的國際大分工轉為價值觀認同的國際合作;WTO、WHO等國際組織很可能趨向於弱化、虛化,美國和盟友有可能另起爐灶,圖謀將中國排除在外,以聯合國為標誌的雅爾達體系的運轉受到挑戰。」(袁南生、馬國川《疫情改變世界秩序,防止發生戰略誤判》地中海魚兒公號2020.4.26)

袁南生特別強調:「走向冷戰、中美脫鉤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不可掉以輕心」,「尤其要防止對美誤判,誤認為美國已衰落。要看到美國同自身相比仍在發展,並沒有衰落。」

袁南生還認為,歷史證明,外交被民意所綁架,難免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民眾信息越對稱、越成熟,越理性,外交空間就越大。

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然值得自豪,但其實,幾千年來,中國是世界上最有資格的第二大經濟體。

按照著名世界經濟史家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的計算,公元元年中國GDP總量僅次於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時的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公元1500年明代時中國超過印度,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是近代中國被英國超過,直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中國GDP還是世界第二。1927年中國是世界第三(這是鄒韜奮說的),1949年下降為第四。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過日本,再次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解這些情況,有助於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

【2】

如果我們簡單了解一下1949年來的歷史,就更知道我們今天的來路,和將來要走的方向:

1949年,GDP總量世界第4(如上);之後一直到1978年,計劃經濟讓我們倒退到了世界第9。

1978年改革開放,但實際上是農村包產到戶等內部小改革,還沒有真正對外開放,到1998年,20年時間,GDP總量才上升到世界第7,升了兩位。(1949-2018中國總值GDP.人均GDP數據及世界排名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28fef0102yj0z.html)

1998年城市化重啟(算是比較大的改革之一,標誌是城市住房商品化),2001年入世(對外開放、融入世界重要標誌),到2010年,短短12年(1998年算起)或9年(2001年算起)時間,GDP總量上升到了第2,又上升了5位。

但即使我們的GDP總量已是世界第二,人均GDP還排在70名之後。

數字很直觀,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和內部市場化改革,是經濟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

【3】

數字很枯燥,生活更直觀。

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中央黨校周天勇教授在《學習時報》發表的《三十年前我們為什麼要選擇改革開放》告訴我們:

1948年,中國人均GDP排世界各國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國人均GDP排倒數第2位,僅是印度人均GDP的2/3。從人民生活水平看,1976年全國農村每個社員從集體分得的收入只有63.3元;1977年全國有1.4億人平均口糧在300斤以下,處於半飢餓狀態;1978年全國有2.5億絕對貧困人口。

據世界權威的經濟增長學家麥迪森研究計算,1952年到1978年中國GDP的實際平均增長率只有4.7%。整個國家和人民的發展和生活水平,大多數發展和生活指標排在世界國家和地區170位以外,處於聯合國有關部門和世界銀行等組織劃定的貧窮線之下。

回首當年,如果沒有三十年以來的發展道路的調整,沒有三十年來對一大二公和計劃經濟的低效率體制的改革,如果不對外開放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知識及經驗,我們今天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毫無疑問,仍然會處在世界最貧窮國家的行列。

【4】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上述歷史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倒退是很容易的。二三十年時間可以倒退到世界最落後國家行列。

現在,財富邏輯發生變化,如果倒退,速度會更快。

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能源、交通、通信成本大幅度降低,傳統的物質生產迅速退居到財富的非主流地位,在世界總財富中的占比不會超過20%,而科技進步和法律、金融、諮詢、管理、文化藝術等成為財富的主流。

而後者,需要的是越來越大範圍的世界合作、良好的法治與自由保障。而這,恰恰是我們的短板。

當我們的戰狼文化大行其道,當我們的民族主義情緒為世界老二沾沾自喜的時候,有可能,巨大的危險已經悄悄逼近。疫情,只不過將這種危險迅速放大了。

【5】

2020年4月22日上午,任正非深圳華為總部接受《龍》雜誌總編輯專訪,對中國當下的兩大焦點問題,任先生一語中的:

目前,我國大量中低端製造業都在向泰國越南等國家轉移,美國又在打壓我國的高科技產業,中國製造業正處於中間層,一定是很困難的,不能有太多的幻想。

小溪浪花飛濺,總歸是小溪;大江大河,靜水潛流,力量很大。長江就是最好的無為而治,不管你管不管它,都不廢江河萬古流。

【6】

任先生這個小溪與大河的比喻,明眼人一看便知有特指,指的就是當下甚囂塵上的戰狼文化,口炮橫飛的民族主義。

但是,它再喧囂,也改變不了小溪的本質。還常常自我迷惑,自設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障礙。

真正的大江大海,靜水流深,卻力大無窮。

我們當下,在很多時候,推行的外交文化就是戰狼文化。也不知道是戰狼外交裹脅了 大陸民族主義,還是民族主義裹脅了戰狼外交,或者,兩者之間互相激盪。

有人說得好,戰狼外交眼高手低,既不懂在國際舞台如何與普通民眾溝通,也不明白國際話語權不是靠「以謗止謗」就能夠爭取到的。(相藍欣)

希望外交部門、決策層多多請任正非、馬雲這樣懂新經濟,有國際視野的一線、跨國企業家,去給他們普及新財富知識和觀念,用資訊時代的新財富觀念,戰勝農業時代的戰狼文化,才有利於我們更好地融入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所排擠。

【7】

中國開始真正告別農業時代,是1998年以後的事情,所以,大部分人頭腦仍停留在農業時代,情有可原。

但是引領社會進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精英,頭腦不應該停留在農業時代。

1949年以來,70年時間,中國一路走來,曲曲折折,跌跌撞撞,我們60後這一代,算是最幸運的一代,但是,我們的父輩,直到四五十歲,還處在半飢餓狀態。直到2001年入世以後,才真正迎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時代。

我們不應該忘記來之不易的幸福,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輩的努力與艱辛。

疫情過後,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我們必將迎來改革開放42年來最大的外部挑戰,挑戰的結果,既取決於歐美日,也取決於我們對待世界的態度和方式方法。【完】

【後記】過去兩個多月,絕大部分時間奉獻給了影響世界的這場中共病毒全球大流行,但其實我的主業——城市化和房地產並沒有丟棄,只是藏在了知識星球里。這場疫情觀察還將持續,關注城市化和房地產的,請移步知識星球。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大煥點睛城市與房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