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司法部長全面聲討中共 是冷戰檄文?

美國司法部長巴爾出席簡報會。(2020年7月15日)

中共設立新疆集中營、迫害其他宗教、隱瞞中共病毒疫情、盜竊智慧財產權、強推港版國安法等種種做法遭到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的連續炮轟,美國司法部長巴爾星期四(7月16日)更是對中共的種種做法發出了的激烈抨擊,令人思考這篇講話是不是全面討伐中共的冷戰檄文。

巴爾星期四(7月16日)在密西根州傑拉爾德·福特總統博物館的一場演講中說:「為使競爭場地有利於自己,中國的共產黨政府把一系列掠奪性而且經常是不合法的戰術掌握得爐火純青:貨幣操縱、關稅、配額、國家主導的戰略投資和收購、盜竊與強制轉讓智慧財產權、國家補貼、傾銷、網絡攻擊和工業間諜。」

他說,中共正在以全社會的方式發動經濟閃電戰,試圖取代曾有世界「民主兵工廠」之稱美國的領導地位,以使中國成為世界「獨裁兵工廠」。

背後的戰略考量

政治分析人士認為,巴爾這篇講話並不是個人即興之作,而是反映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戰略思考。

近幾周來,美國政府官員加強了對中共的抨擊。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談及了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和全球野心。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多福·雷(Chris Wray)則在一次演講中闡述中共如何通過邪惡甚至是違法的行為來追求其野心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將在下星期總結美國和自由世界面臨的危險。

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洛曼(Walter Lohman)對美國之音說,雖然美中關係一直是我們每次選舉的主題,「但現在並不是美國的政治體制導致了與中國的衝突,而是中國的政治體制,以及中國人對待包括我們在內的其他國家利益的侵略性」。

他說,川普政府與往屆政府相比更加決心要直接應對中共的各項威脅。

他還對美國之音說:「這也是向北京發出的一個信號,即美國正在應對一些對我們的安全和價值觀的長期威脅,而這些威脅在過去沒有得到充分解決。」

華盛頓智庫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認為,巴爾部長的這番講話旨在說服美國人中共是一個嚴重的戰略威脅,中共是包括中共病毒疫情在內的一些美國主要問題的根源。

他說,「中共是美國在地緣戰略領域面臨的最大挑戰。川普政府對中國共產黨的很多批評都是正確的,而且早就該這樣做了。"

中國問題專家、前白宮官員包道格(Douglas Paal)對美國之音說,巴爾演講還希望「讓人們對任何與中國做生意的人產生懷疑,希望減少與中國的業務往來,拒絕給中國機會,同時把工作和機會還給美國。」

冷戰會否重演?

巴爾部長的講話中談到,美國對中共「全球野心」的回應是目前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他呼籲自由世界用有一個「自己的全社會方式」,讓公共和私營部門在保持必要分工的同時能夠共同合作來抵制控制,贏得掌握全球經濟制高點的競爭。

在紐哈芬大學東亞安全中心主任麥考密克(Brett McCormick)教授看來,巴爾的這番言論似乎預示著一場冷戰或類似冷戰的到來。

他對美國之音說:「自由世界採取『全社會』的方式『贏得爭奪制高點的競爭』,就像『美國以前做到過的』一樣,這是對冷戰的明確召喚。」

他還表示:「中國人呼籲美國超越這種『冷戰思維』,但在其他方面,他們也同樣傾向於冷戰,甚至更傾向於冷戰。」

麥考密克還擔心這種要求新冷戰的呼聲可能很容易升級為更直接的衝突。

不過包道格則認為,由於冷戰時期和現在的結構性差異,一場新冷戰不可能出現。但他也說,華盛頓的領導人似乎是在創造一種冷戰氛圍。

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庫珀(Zack Cooper)則認為,這更像是中國與大部分民主國家之間的競爭,而不是冷戰的重演。

這位前美國國安會和國防部官員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在曾經的冷戰時期,我們的經濟體系基本上是獨立的。但在這場競爭中,我們的體系相互交織,即使出現脫鉤,也將是一組更加複雜的關係。」

他還指出,現在的中國與前蘇聯不同,「中國共產黨沒有一種在國外特別有吸引力的意識形態」。

戴博則表示,「新冷戰」是一個誤導性的歷史類比,似乎是一個流行於媒體、政治和大眾想像中的詞語。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