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黎智英與多位嘉賓線上對談:國際社會從未如此團結一致對抗中共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今天(23日)上午在推特再次進行直播,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前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南華早報》前總編輯馬克·克利福德(Mark Clifford)、資深記者卡爾·戈德斯坦(Carl Goldstein)等嘉賓舉行線上對談。黎智英指出,香港年輕激進的候選人在民主派初選勝出,足見港人對現時局勢已感絕望。他目前最擔心的是這些年輕候選人參加立法會選舉會被當局巧立各種理由DQ(取消資格)。

對於美國華府21日閃電決定關閉中(共)國駐休士頓總領事館的舉措,薄瑞光在對談中談到,他認為北京不太可能會以關閉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作為反擊,因為中(共)國駐休士頓總領事館並非主要的總領事館,他相信中方可能選擇關閉美國在瀋陽或成都的總領事館來作為對等的報復行動。

薄瑞光還說,他相信川普政府不會在11月美國大選前與中(共)國發生武裝衝突,但局勢無可避免的可能要升溫。對此,黎智英也回應,川普會持續打「中(共)國牌」來作為他選舉策略的一部份,因為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的肆虐讓很多美國人對中(共)國感到厭惡。

馬克在直播中提問黎智英:香港民主派初選的結果反映了什麼,是成功還是失敗?黎智英認為,初選結果反映港人一致希望有更多年輕及激進的候選人進入立法會,同時也顯示出港人對當前局面已感到絕望。

黎智英認為,選擇年輕激進的候選人未必是解決香港問題絕對正確的方式,因為較有經驗的老一輩民主派議員可能更懂得如何與當政權者討價還價。但香港這一代年輕人非常聰明,所以他並不擔心,憂慮的是北京當局後續可能會用各種手段來取消這些年輕候選人參加立法會選舉的資格。

馬克還問到,為何北京會選在這個時刻強推「港版國安法」而不是在更早。黎智英認為,這是中方太輕視香港所致。他指出,中(共)國以為香港只是一個僅占中國GDP3%的地方,但卻忽略了超過65%的外國投資,都是透過香港才進入中國。外資選擇香港,是因為香港是法治之地,資金可以獲得相對保障。如今在「港版國安法」之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必然會受影響。

馬克再指出,「港版國安法」造成不少港人選擇移居海外,也開始有人會自我審查言論。對於北京來說,強推「港版國安法」似乎得到一場勝利;對此論點,黎智英則不以為然。他說,「港版國安法」是暫時壓抑了香港的示威抗爭運動,但長遠來看,「殺死」香港就等於破壞了中國的經濟體制,因此他認為這不是「勝利」而是「錯誤」。

黎智英表示,現在整個國際社會的形勢,幾乎是都從來沒有過在一個議題上如此團結一致的要「對抗中(共)國」。

馬克說,2020年是中(共)國前所未有的一年,以挑釁好戰的態度對待香港、台灣、日本及越南,還與印度發生了流血衝突。黎智英表示,這反映了習近平政權現在已陷入危機,疫情下經濟疲弱,因此中(共)國必須要製造外部敵人,用民族主義來團結民心和安撫民情。

對於卡爾的提問,有關北京政府在今年有諸多的激進行為,是否與明年是中共政權成立100周年有關。黎智英表示,習近平在任內毫無建樹,卻消耗了中(共)國的儲備,因此透過打壓香港和台灣能取得「政績」來延續中(共)國政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斐珍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