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各界回應黎智英等人涉違國安法被捕 學者指或與反制美國制裁有關

香港警方8月10日以涉嫌違反港版國安法,干犯勾結外國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等罪名,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以及前香港眾志常委周庭等共10人,約200名警員封鎖壹傳媒大樓大規模搜查(美國之音/湯惠芸)

港版國安法實施超過一個月,香港警方國安處星期一早上以「涉嫌違反國安法」,「干犯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等罪名,高調上門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他兩名兒子以及多名壹傳媒高層,並派出接近200名警員搜查壹傳媒大樓,帶走多箱證物。

香港多個傳媒協會發聲明對事件表示震驚,批評警方肆意搜查新聞材料,嚴重踐踏新聞自由。

有學者分析,今次警方拘捕行動的時間點,與美國公布制裁11名現任及前任中港官員相當巧合;不排除北京及港府引用港安法,拘捕一些被視為「親美」的勢力,而黎智英是其中一個最具象徵意義的人物。

由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港版國安法」,6月30日透過《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實施超過一個月。

香港警方國安處星期一(8月10日)早上以「涉嫌違反國安法」,「干犯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等罪名,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他兩名兒子黎見恩、黎耀恩,與多名壹傳媒高層,包括行政總裁張劍虹、集團營運總裁及財務總裁周達權、壹傳媒動畫總經理吳達光、壹傳媒行政總監黃偉強。而黎智英助手、身處海外的Mark Simon則被通緝。

警方引國安法拘黎智英周庭等10人

香港警方7月底亦以涉嫌煽動分裂中國、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等罪名,通緝前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等6名流亡或身處海外的港人,最高刑罰可判處終身監禁,案情嚴重或有可能被送到中國受審。

據多家香港傳媒報導,黎智英並涉及串謀欺詐及煽動罪,至星期一下午5時左右,被捕人士增加至9人,包括民間組織「香港故事」的成員李宇軒、前學民思潮成員李宗澤,分別涉嫌洗黑錢及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

有報導指,2人被捕可能涉及去年多次發起呼籲外國制裁等行動的「我要攬炒」團隊運作。

至星期一晚上,前香港眾志常委周庭亦被警方拘捕。據周庭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管理員表示,周庭是根據國安法下「煽惑分裂」罪被警方上門拘捕。

警方押解黎智英回壹傳媒大樓搜證

警方拘捕黎智英後將他雙手反綁鎖上手扣,押返位於將軍澳工業區的壹傳媒大樓,接近200名警員在大樓外拉起封鎖線,並且將黎智英押返他的辦公室搜查。

據《蘋果日報》報導,警方星期一早上突然闖入《蘋果》大樓,並展開搜證工作,其間在編採部拉起封鎖線,除搜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被捕人士的辦公室外,更翻閱編採部記者台頭,警方亦曾拒絕集團高層在場監察,最後檢走約25箱證物,包括電腦主機等物品,要由一輛大貨車搬運。

據《蘋果日報》報導,大約下午一時半,黎智英在警員押戒下離開壹傳媒大樓,對於警方動員接近200警力將《壹傳媒》大樓翻天覆地搜查,更懷疑超越法庭搜查令賦權,搜查編採部新聞資料。

黎智英回應表示,警方行動是絕對是打壓新聞自由。對於今日搜查是否涉及政治目的,黎智英表示,要問警方。他又形容「不可以擔心」,對於《蘋果日報》的前景,他以「煮到埋黎咪食,冇得擔心,擔心唔到咁多。」(難題端到面前就要面對,沒有擔心的餘地)來回應目前的情況。

據了解,黎智英被押送到旺角警署,而《蘋果日報》社長張劍虹同樣被雙手反綁帶離《蘋果》大樓,張劍虹向記者表示,蘋果一定可以撐落去。

壹傳媒工會發聲明對警方行動強烈譴責

壹傳媒工會發聲明對警方拘捕黎智英等管理層,以及搜查報館行動予以最強烈的譴責,批評警方威嚇傳媒,嚴重侵犯新聞自由。

聲明表示,執法人員搜查報館,是香港歷史上極為罕有和嚴重的事件,會帶來災難性影響,形容香港的新聞自由處於岌岌可危的時候,但壹傳媒上下的新聞工作者,會繼續謹守崗位至最後一刻。

聲明又強烈譴責警方擅自觸碰及查閱新聞材料,破壞傳媒對資料來源保密原則,對於警方國安處警司李桂華表示,警員是進行「初步審查」,以分辨需要避開的新聞材料,工會認為講法極不合理,指辦公室內的每個部門都有清楚標示,警員絕對知道搜查的範圍屬於編採部門,批評警方濫權。

各界發起聲援蘋果日報行動

各界亦發起行動聲援《蘋果日報》,大批網民表示,就算星期二(8月11日)《蘋果日報》出白紙都會購買,亦有網民呼籲市民於星期一晚7時在全香港響鞍(汽車喇叭),悼念新聞自由已死。亦有小店主動提供食物,又有計程車司機義載《蘋果日報》員工。

多個傳媒協會批警方踐踏新聞自由

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獨立評論人協會、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等傳媒協會,以及眾新聞工會、明報職工協會、壹傳媒工會、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等傳媒工會,星期一發表聯合聲明,對警方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人,先後到他的寓所及壹傳媒大樓搜證表示震驚,要求警方儘快交代大規模搜查傳媒機構的目的以及法律理據。

聲明表示,超過100名警務人員到壹傳媒大樓搜查,更設立封鎖線,所有人士出入都需要被搜查隨身物品等,期間警務人員亦搜查記者座位內的個人物品。聲明表示,警方的行動侵犯記者私隱以及漠視搜查新聞材料的機制。

聲明又表示,傳媒作為第四權,肩負報導社會真相、揭露濫權和不公義等的責任,保護消息來源對傳媒十分重要,警方肆意搜查新聞材料,將引起寒蟬效應,令知情人士不敢向傳媒揭露黑幕,削弱傳媒的監察功用,嚴重踐踏新聞自由。

楊健興指警方限制傳媒採訪欠準則

親身到壹傳媒大樓外了解情況的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警方安排傳媒採訪的情況「很壞」,有部份傳媒不可以到較接近警方封鎖線的位置採訪,他認為,警方過去未有這麼「露骨」的安排。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表示,過去幾十年來警方從來沒有派出這麼強大的警力搜查傳媒辦公室,形容是相當侵犯的行。(美國之音/湯惠芸)

楊健興說:「(警方)可能沒有講得這麼白,不知為什麼它都很公開地說,就是說過往比較合作、所謂乖些的(傳媒),但是這些不是客觀準則,亦都不應該是這樣的準則,公平、公正些好些,我們知道過往集體採訪都是抽籤,(記者)行家普遍都接受,但不知為什麼今次要這樣安排。」

香港幾十年來未有的大規模搜查報館

楊健興表示,過去幾十年香港警方未試過派出這麼強大的警力搜查傳媒辦公室,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壞的例子,形容是相當侵犯的行動。

楊健興說:「不單是回歸(主權移交之後),我想最近幾十年都未見過派出這麼強大的'兵力'、警力去搜查一間報館,即是差不多每一個角落都有警員在,好像很隨意地『看這樣、看那樣',這是很壞的做法,完全看不到有什麼需要、什麼理據,如果是(調)查老闆、(調)查一些管理層的,為什麼涉及一些普通員工的台(桌子)的東西都有關係呢﹖完全是相當侵犯性的一種行動。」

憂影響香港國際形象

楊健興表示,警方這麼高調的搜查壹傳媒,是否要傳達一個信息,嚇怕傳媒,令傳媒不敢再批判警方及政府,這樣會進一步收窄香港的言論及新聞自由,亦會影響香港的國際形象,擔心會進一步引起西方國家的制裁,以致北京的反制裁,造成惡性循環。

楊健興說:「傷害了香港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更加會令西方國家覺得香港已經好像(中國)大陸那樣,即是人權、自由是愈來愈被傷害,它可能會做一些懲罰性的措施,而可能(北京)中央政府又會反制,形成一個相當差的惡性循環,受害的就是香港人。」

學者指或與反制美國制裁有關

香港時事評論員、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前助理教授黃偉國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今次警方拘捕行動的時間點,與美國在上星期五(8月17日)公布制裁11名現任及前任中港官員相當巧合,不排除北京及港府引用港安法,拘捕一些被視為「親美」的勢力,而黎智英是其中一個最具象徵意義的人物。他認為不排除還會有更多人被拘捕,包抱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以及前國民外交網絡發言人張昆陽等。

黃偉國說:「其實在北京眼中覺得很沒面子,當然它不能夠要求林鄭月娥去針對美國,即是起碼暫時你見不到林鄭月娥政府或者警方去做一些針對美國人,在香港的美國人、美資、或者美國領事館的措施,但是不排除當情況更加嚴峻的時候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所以我想最先下手的就是會選一些在林鄭月娥,或者甚至(北京)中央政府眼中視為是『親美'的一些勢力,我想黎智英是一個很具象徵意義的人物。」

記者問:「你覺得黎智英是一個很標誌性的人物﹖」

黃偉國說:「是的,當然甚至我們都會相信譬如可能是黃之鋒、張昆陽,這些其實涉及到國安法裡面,境外勢力勾結的一些政治人物,其實他們被用國安法29條拘捕可能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壹傳媒股價反升市民撐印白紙照買

黃偉國表示,警方似乎將國安法當作「尚方寶劍」,竟然在沒有律師在場的情況下,警方在壹傳媒大樓內到處搜查。不過他認為,警方這次高調拘捕黎智英和大規模搜查壹傳媒大樓,不會嚇怕香港人,亦不會得到普遍市民的認同,更有可能適得其反。

黃偉國說:「其實在(北京)中央及林鄭月娥眼中是很痛恨香港市民,經歷了一年半整個抗爭運動,是一種不同形式,我們會為一個抗爭,或者其實香港人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抗爭的模式,當然抗爭模式就不是以往上街(遊行)、貼連儂牆,或者甚至是一些公眾集會在商場,而是透過一些打壓行動,用一些譬如你見到壹傳媒的股價升了這麼多倍,或者甚至有人說明天(8月11日)《蘋果》出白紙都照買,可想而知其實我想它(港府)想令到香港人士氣低沉、打壓這個做法可能弄巧反拙,甚至適得其反。」

顯示北京慌亂甚至失去理性

黃偉國又表示,警方這次行動可能是北京以致香港政府表達,不怕國際制裁的信息,但是,他認為亦顯示出北京的慌亂,甚至失去理性。

黃偉國說:「其實(中國就是)告訴國際社會知道,就是說我們(香港、中國)不怕你(美國)制裁,愈制裁我就愈做得狠、愈做得『勁'(厲害),當然目的就不是想國際社會、或者英國、美國,或者五眼聯盟去停止制裁的,情形可能是被外國制裁之後,那種很慌亂、或者很慌張,或者恐懼那種失去常態,或者失去理性那種手段,即是那種『夜行吹口哨'那種效應。」

黃之鋒:沒有離開的選擇只有留守抵抗的前路

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星期一早上在社交網站Facebook發文表示,「跟大家報個平安,此刻人仍安全」。

黃之鋒表示,由於面對審訊與官司,有限制出境的法庭保釋條件,他沒有離開的選擇,只有留守抵抗的前路。

黃之鋒又表示,警方到《蘋果日報》「抄家」,大規模搜查員工辦公室,讓他想起改編自台灣民主轉型歷程的政治劇《國際橋牌社》(Island National)。當中的一集,就是台灣警察前往報社搜查,大搖大擺地走進去,不僅拒絕出示搜索票,甚至指著腰間的槍說「這就是搜索票」。

黃之鋒認為,劇集的情節,在今天的香港活生生上映,無疑香港此刻已是倒退回白色恐怖的戒嚴時期。不過,回望東亞各地諸如台灣、韓國,於上世紀末的民主運動,歷史的軌跡總讓他依稀想著,但願能支撐到光明到來的一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