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教科書審查問題愈揭愈多:香港教育局被指配合國安部

——教科書審查問題愈揭愈多:教育局被指配合國安部

左起:蔣旻正,鄭家朗,陳智聰。(李智智攝)

香港,有學生組織和教師周五(21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有通識科課本在「自願送審」後出現「染紅」,在中國空氣污染、「血汗工廠」以及中美貿易戰等問題上,都出現文過飾非的問題。團體質疑,港府以「諮詢」為名,為中國和香港政府粉飾太平為實,批評教育局配合國安部變成「政治局」,更憂慮學界迎來「以言入罪」風潮。

9月開學在即,教育界就迎來通識科「政治審查」風波。六間出版社經過教育局去年9月推出的通識科教科書「專業諮詢服務」後,修訂內容在開學前出爐,在周一(17日)公布修訂內容,其中各課本課文、圖表、練習題目、資料以至漫畫都有刪減改動,包括刪走「三權分立」、「公民抗命」、「本土民主前線」及「香港眾志」、「勿忘初衷」、「我要真普選」和「連儂牆」相片等。

由中學和大專學界今月新創立的民間教育組織「教育野」聯同退休教師和區議員周五(2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更多通識科改版細節。

「教育野」發言人鄭家朗表示,多本改版的通識科教科書,在針對中國和香港政府的政治和環保議題上,改為歌頌和唱好政府政策;在全球化部份,刪除中國翻牆和網絡審查問題。例如,香港教育圖書公司出版的新視野通識教育(綜合四版)的「能源科技與環境」刪除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改為唱好中國政府的環保和新能源政策。而「現代中國」部分,刪除中國倚賴對外投資風險的經濟策略,當中懷疑與現時中美貿易戰有關,另外刪除政治排斥問題,和人大代表制度不足的內容中的「目前的人大代表制度很難形成人民領導政府,人民代表性低」字眼,懷疑試圖掩飾「人民當家作主」的批評;而北京上訪村內容改為信訪制度。在全球化部分,將中國血汗工廠工人的困境,改為其他國家血汗工廠工人的困境。雅集出版社所出版的雅集新高中通識教育系列(第四版)的「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部分,「司法權利」內容,由司法系統傾向寬容青少年犯事者,以減低刑責對他們前途的負面影響」,改為強調「青少年需要為個人違法行為承擔後果,干犯嚴重罪行的青少年有機會被處以監禁式刑罰和留下案底,令前途盡毀」,和青少年應該以合法途徑參與社會事務。鄭家朗認為,相關改動疑似配合現時政府打壓學生參與社會運動的態度。

鄭家朗稱,教育局自去年9月推出通識科教科書「專業諮詢服務」,聲稱「提供專業意見以優化教科書內容」。直至近日,各間出版社將經審查並修訂後的教科書上載至網站供教師查閱,卻被發現不同教科書均被教育局作出政治審查,與教育局所聲稱的「提升教科書質素」、「落實課程的宗旨和目標」等目的完全不符,顯然透過所謂「諮詢」引入政治審查,控制通識科教材內容,對學生推行洗腦教育,扼殺學生的批判的多元化思考。鄭家朗又指,有關機制亦引發出版社自我審查。他表示,冀未來一星期內收集1萬個教師和學生聯署簽名,要求教育局撤回通識科教科書政治審查及刪改,以及公開通識科教科書「專業諮詢服務」審核准則。

鄭家朗說:教育的政治紅線將會越修越窄,我一次大型事件發生和每一次政權打壓時,都會令到書商收回新修訂的版本,改為貼近政權的觀點和主軸的版本,以及希望灌權學生的所謂「教育」,預期未來的自我審查和政治審查教科書的內容將會越來越厲害,未來的通識科教科書只會變成歌頌(香港)政府和中國政府。除了書商審查,我們同時接到,有同學因為IES(獨立專題探究)觸及政治議題,如「反送中」題目被學校禁止。

有份參與記者會的退休中文、中史教師陳智聰表示,教育界不少同工批評教育局為配合國安部變成「政治局」。以往教育局信任學校的校本制度,由老師自行在坊間尋找合適的教材,再由科主任審核。而書商是以市場主導,中立撰寫教材。而現時教育局的所謂「自願送審」服務,實質是政治審查。他解釋,《國安法》後,學校為免「惹禍上身」,傾向選用教育局的「推薦書單」,而書商為求餬口和避免惹上官非,被迫送審,以免被踢出教育局的「推薦名單」。

陳智聰說:不論教育局和社會都對通識科都有一些不公道的批評。通識科成立的目的是訓練香港的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教育局要求學生做到「愛國」,這是其中一個價值,我們是不抗拒。但可惜隨著社會氣氛的改變,教育局在取態上有很大的變化。由原本的中立和相信教師專業,變成介入和干預越來越多。有同工形容教育局變成「政治局」。以往書商是根據市場主導,但現擔心是如教育局不將書放在「推薦書單」,在這社會環境下,學校已不敢「校本」,只能使用「推薦書單」上的書,要爭取上推薦書單。

陳智聰又指,舉報風氣日益興盛,教育界正面對白色恐怖,學校、學生、和家長均擔心被「以言入罪」。他認為教師在教學上舉步維艱,只能在紅線下「走位」,盡其職責,儘量為學生提供原有的多元教學。

陳智聰說:老師見到新教科書,很心驚。為何普遍的教材消失?只有一邊的論據如何正反舖陳,去教學生思考?我是否要跟教育局旨意和教科書局限去扭曲通識科教學原意。我會否因此「以言入罪」?學生會否因對我的教學不滿而向校方投訴?現在每次上崗上線就會上到教育局,會否影響老師職業保障,亦是同工擔憂。

前中文科補習老師、北區區議員鄭旻正憂慮下一屆文憑試將面臨極大的挑戰,尤其是通識科的答題,「學生只能回答政府認為政治正確的答案」。他又透露,現時正舉辦的民間圖書館,除了收納早前被香港公共圖書館的陳雲黃之鋒和陳淑莊著作的書籍,亦會提供舊版通識科教材,讓學生參考,抗衡教育局的「洗腦教育」。

鄭旻正:我特別想提醒大家一樣東西是,我們非常關注2021年的DSE(香港文憑試)考試,因為疫情關係,教育局和考評將會在課程上大規模的刪減。隨歷史科議題的爭議,通識刪減教材的事件等,令我們認為政府正執行他們的政治任務,而非尊重學術自主,所以預期下一屆DSE課程將有很多政治成分。

「教育野」將聯絡18區區議會,推動「要求撤回通識科教科書政治審查」等的動議,並邀請在區議會上要求教育官員解釋通識科教科書修改的準則。同時,該組織整理早前民間以及不同步口譯媒揭發的教科書染紅問題,連同今次通識書改版問題,輯錄成網上「教科書洗腦資料庫」,讓公眾查閱不同科目教科書的問題,小心使用相關教材,呼籲市民提交大家所發現的教科書問題,完善有關資料庫,共同對抗洗腦教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