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嚴仲景:共產主義是農業社會反動理想

作者:
利用全球化目的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企圖,是共產主義改頭換面地整體改造世界的行為。全球化之所以會被共產主義利用,是因為全球化已經被鼓吹成全球秩序的整體目的了,與馬克思主義整體性改造世界的理念合拍了。

"反動"這個詞,在當代中國是政治話語,長期被統治者用於政治價值判斷,指維護非共產革命的社會經濟制度,反對共產主義社會變革。但是,學術性地使用這個詞,"反動"應該用於表述文明演化過程中的逆演化現象。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從農業秩序分化擴展而來,是隨機演化的天然秩序。與之同時出現的共產主義設計,是農業秩序的傳統理想方案,是人為設計的人造秩序。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都出自農業社會,方向卻背道而馳,資本主義是隨機、演化、面向未來,共產主義是人造、固化、趨向原始。共產主義針對資本主義的物質不平等現實,力圖阻止市場經濟出現,實現物質平等,抵禦文明天然演化的差異性存在,構成了逆演化現象。推動物質平等的逆演化行為,便是反動。

1.物質平等理想產生於農業秩序

亞里士多德說古希臘的共餐制起源於義大利進入農業的時代。他寫道:"意大琉斯王把奧諾特里亞人從牧民變成了農民,他為他們制定了種種其他法律,並第一個制定了共餐制度。"原始狩獵採集部落和後來的遊牧部落都是共餐,按需分吃,使有限的食物資源能滿足種群生存延續的需要。因紐特人前些年的生活還可以提供實例。進入農業後,人人有飯吃可以避免種群內部發生殘酷衝突,維持種群生存。承自原始社會的共餐,成為群落里按需分吃的制度保障。

亞里士多德說,克里特島的米諾斯王(距今3500多年前)在位時,共餐制傳到那裡,後傳到斯巴達等地。克里特集中"一切地上的產品、家畜、公共收入、柏里奧科所交納的貢物",一部分用於祀神和公共支出,一部分用於共餐,男女老少都吃公糧。因為食物資源不足,他們"採用了許多高明的辦法"節省食用,並"避免多生育"。

私有財產出現後,"在某些人看來,有關財產的規定乃是一切問題的關鍵,一切動亂的發生均根源於此"。在財產私有的城邦中,一個叫費勒亞斯的首腦最先倡導平均制,給市民平均分配土地,以求財富均衡。到柏拉圖的《理想國》,主張保衛者共有妻子、兒女及財產,即共產共妻。那時傳說,上利比亞某處,女人為公共所有,孩子按容貌相似歸屬父親。第歐根尼的理想生活狀態是恢復過往的簡樸自然,提出了世界性和無等級的共產共妻概念。阿克頓勳爵認為是第歐根尼最早提出了粗糙的共產主義思想。

亞里士多德介紹了兩種古希臘時代的物質平等制度:"土地劃歸個人占有,而產品則儲藏到公共儲蓄室以備大家消費,現在有些民族就實行這種制度。或者,土地為公共所有,而且共同耕作,而產品則分配給個人以供他們各自享用。"兩千多年後馬克思提出,在消滅資本主義後,共同體在協作和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要"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恩格斯解釋說:"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包括產品即消費品。"《共產主義原理》一書說私有制廢除後,"共同使用全部生產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協議來分配全部產品,即所謂財產共有"。此即"個人所有制"。馬克思說要"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即亞里士多德記述的第二種共有制。歐洲人殖民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大體上還處於新石器時代的部落公社階段,部落成員平等,實行集體耕種,勞動成果平均分配。後來中國的人民公社大食堂力圖重建米諾斯時代的共餐制,未獲成功,之後確定的生產隊集體所有制,實現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設計,強制性地重新建立了古希臘時代和印第安石器時代的共有制度。

古代的共餐制和共有制,目的都是食物平等。農業秩序之前,在食物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按需分吃的部落平等制度是自然秩序,可以保證眾人生命,沒有產生針對食物分配不均的物質平等概念及其追求。農業社會演化出土地和收穫的私有,也是自然秩序。但與原始氏族部落不同的是,農業自然經濟中,災害造成的減產和分配的差異多寡,能構成對人的生命威脅,因此產生了食物平等的要求和理念。中國古代有過"並耕而食"的設想,實質平等的訴求則多見於暴力造反的饑民,具有代表性的物質分配主張是"等貴賤、均貧富"。貧富貴賤的首要標準,是倉廩糧食的多少。

公元前494年希波達摩斯構想的米勒城,由手工業者、農民和士兵組成,所有居民一律平等,不要創新,有條不紊,永不改變。有條不紊是典型的農業秩序理想,是不開放、不擴展的穩定秩序,其要素條件是物質平等。其實,古希臘的政體變動、土地平均,或古代中國的土地兼併和分散,及抑制豪強、殺富濟貧,各種手段追求的食物平等,都是使矛盾衝突的社會回到有條不紊的秩序,共同遵守封閉社會的行為規則,從飢餓造成的衝突中,回到人人有飯吃的需求原點。

公元前200年古猶太教艾賽尼教派,成員沒有私人的房屋和財物,只有單一的公庫、共同的開支、公有的衣櫥和共餐的食堂。他們入會時都把財產交給會裡,選舉產生看管公共財產的監督。庫蘭宗團"聖潔"級別以上的會員也實行財產公有和共餐制。那之後,從《新約》看,耶穌時代民眾農耕為生,極端貧窮。耶穌和追隨者過團體生活。猶大出賣耶穌前"經管團體的錢,常常盜用公款"。耶穌升天后,信徒們"過團契的生活,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他們又賣掉田產家業,按照各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並"在一起用飯"。後人稱之為宗教上的共產主義觀念,認為共產主義源於基督教。

共產主義不是源於基督教。基督教的福音是耶穌永生和個人因信得救,不是未來全人類物質平等的社會制度。基督教只是在團契生活中有適應農業時代匱乏條件的物質共享生活方式,只是部分教徒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沒有物質平等分配的制度訴求,不對人類社會進行制度性改造。共產主義要對人類社會進行物質平等的制度性重建,其訴求與基督教完全不同。基督教是在上帝面前人的權利平等,導向尊嚴的平等、法律地位的平等、自由的平等。共產主義的物質平等訴求卻導致對權利、尊嚴、法律地位和自由的侵犯。因此,基督教與共產主義無關。共產主義產生於對農業秩序平衡穩定的嚮往。

2.都是平等惹的禍

人類社會的平等理想產生於農業時代,發源於對食物平等的需求。其參照體系是古遠時代人類聚落共有公用、按需分吃的生存方式,那種"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的穩定的食物平等秩序。中國古代最具道德高度的思想成果,"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的財產公有大同理想,便是參照原始社會食物平等生存狀態而出現的逆演化主張。人類社會思考的參照系只能是過去的經驗,不可能以未來為參照,除了共產主義學說,任何學說不可能把對未來的預測、預期和構想作為可靠的知識體系。

16世紀莫爾《烏托邦》開始了對平等社會的制度構想,包括農產品和手工業品的計劃生產,勞動定時,睡眠定時,公共食堂,平等地消費食物等。烏托邦社會財富公有,食品用品匯聚在指定地方,各家各戶各取所需,沒有買賣,沒有數量限制,按需分配。莫爾的年代,剛出現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給大量的自然經濟小生產者帶來了不安定,所以《烏托邦》強調務農為本,每個人從小學習並實踐農業,必須去農村干兩年農活兒,以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保證豐衣足食,而不需商品流通交易買賣,由此阻絕資本積累的出現。莫爾是受柏拉圖《理想國》共產理念的影響,提出了他的財產公有、按需分吃的平等理想。莫爾說:"達到普遍幸福的唯一道路是一切平均享有。"他深信:"如不徹底廢除私有制,產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類不可能獲得幸福。"廢除私有制的理念不是產生於後來的資本主義時代,而是產生於農業社會,是對農業社會平等理想的理性建構。

隨著物質平等被賦予越來越強的正義性,從柏拉圖時代開始的共產平等理念,越來越深刻地整合進人類理性,追求建構美好的人造秩序。1755年摩里萊的《自然法典》認為原始共產主義是符合理性的人類黃金時代,是值得採納的理想社會制度。他在其著作《巴齊里阿達》中說"私有制是萬惡之源",主張打倒私有制這個怪物。摩里萊根據原始部落形態規劃理想社會,廢除私有制,實行公有制,土地共有,統一生產,共同勞動,按需分配,人人平等。《自然法典》規定,不得買賣或交換。種植者把草料、蔬菜、水果等送到公共廣場,需要的人去那裡取一天用量。烤麵包者從公共倉庫領取麵粉,需要麵包的人按規定時間去他那裡取麵包。生產紡織原料的人把原料送到公共倉庫,織布人從那裡取原料,裁縫從織布人那裡取衣料,需要衣服的人去裁縫那裡取衣服。一切家庭生活需要的物品,都這樣各取所需。摩里萊說:"世界是一張大飯桌,配備足夠全體進餐者需要的一切。"這是一種拒絕工商業文明、追求農業秩序不分化不擴展也不發生衝突——即有條不紊——的建構理性方案。《自然法典》還規定,"所有公民,只要無殘疾,從20歲起到25歲止,都應當毫無例外地從事農業。"以農為本,對任何人不免除適齡農業勞動義務,"三十歲以前不得從事科學和藝術工作"。

走出原始社會後,人類在深層意識中保留了維持種群延續的平等知性。農業秩序中,由於人口增長,資源相對匱乏,物質平等成為生存需求,也成為人類心理的平衡機制。防止秩序分化擴展的物質平等構想,推動了人類建構理性的成長,從農業社會中發展出反市場的共產主義理念,在《共產黨宣言》中強調為"消滅買賣"。後來中共"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方法,便是繼承莫爾、摩里來、馬克思等人的理性設計,用打擊投機倒把的名義消滅買賣,讓年輕人下鄉務農鍛鍊,努力保護他們強制平等的農業秩序。自農業社會啟動解體進程以來,世上出現的社會主義亂局和共產主義災難,都是平等惹的禍。

物質平等理念植根於農業社會。馬克思主義整體改造社會的建構理性,深層心理是對農業社會平等失序無法回歸的恐懼,激烈地反應為徹底消滅當時秩序、重新建立平等秩序的訴求。原始共產主義螺旋式上升到科學共產主義的理念,是一種以既往經驗為參照的回歸理念,是以遠古狀態為標準,回歸按需分吃的平等價值。這和摩里萊的認識是一樣的,只不過通過辯證法螺旋發展的理論解釋,把摩里萊依照遠古黃金時代設計的社會制度,解說成未來的科學共產主義了。為什麼共產主義總說給人帶來幸福,帶來的卻總是苦難?因為共產主義具有強烈的原始繼承性。

從可能存在過的古遠平等中尋找未來社會的"高級"平等形式,是一種逆演化的理念,亦即反動的理念。毛澤東推崇三國時期"五斗米道"吃飯不要錢、食者可以各取所需的義舍行為,稱之為"社會主義的作風",由此說"我們的社會主義由來已久了"。近年中共明確地把共產主義的原始社會繼承性稱為"共產主義理想的歷史形態",更直白地表達了這樣的反動理念。

[page]

3.食物平等無害,資本平等有害

平等之所以成為人類社會千百年綿綿不絕的追求,是因為它牢牢立足於農業社會的資源短缺和物質不足條件。在不短缺的地域或歷史時期,這種追求不突出。短缺社會需要以平等手段為平衡機制,化解威脅到生命的激烈利益衝突。各種暴力和非暴力實現的食物平等結果,都有利於緩解衝突穩定秩序,保護人的生命。農業社會以食物為核心的平等理想,訴求的是人的生命權,這成為物質平等的正義性來源。

農業時代,食物的平等不帶來既有秩序的分化擴展變化,也不產生逆演化作用,而是避免秩序崩潰,回歸有條不紊,成為穩定秩序的制約機制,因此無害。食物平等的無害性,表現為對生命權和農耕秩序的保障。因此,物質的平等能成為農業社會不變的分配理想,也成為農業時代最具道德高度的理念追求。

但是,人類文明隨機演化的走向是分立、差異和個體化,而平等的前提是集中、一致、集體化,平等與隨機演化的天然走向是對立的。平等不在文明演化的隨機選項之中,不可能天然演化而成,所以歷千百年理想追求而不可得,只能形成道德高度。在沒有強制建構物質平等分配的社會制度之前,平等理念沒有表現出危害性。

危害性始見於強制平等的制度建構。被恩格斯評價為共產主義先驅的德國人閔採爾,1525年接管一個市鎮後頒布法令,把所有食物、生活用具等財產沒收為公有,以實現"萬物公有"。1534年德國明斯特公社以殘酷的鎮壓手段實行共產共妻,建立公共大食堂。1796年法國《平等派宣言》認為"大自然賦予每個人以平等享用財貨的權利",主張消滅私有財產擁有者,建立公共管理局,把勞動成果存放公倉,由給養分配管理局進行公平分配。這些歐洲大陸的前共產主義實踐,都沒有超越農業秩序,都著眼於"勞動成果"的物質平等,實行以食物為核心的"給養分配"。他們的平等分配製度化的努力,開創了強制建構的實踐。

普普爾分析柏拉圖說:"柏拉圖以其社會學的深刻見識,發現了他那個時代的人正處在以民主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興起為開端的社會革命所引起的嚴重壓力之下。他成功地發現他們的嚴重不幸的主要原因——社會的變化和分裂——他並且極力加以反對。沒有理由懷疑,他的極其強烈的動機之一就是為公民奪回幸福。"馬克思也處在變化和分裂的時代,是又一次因民主主義和個人主義興起而對本來秩序造成嚴重壓力的時代,又一次秩序演變的時代。在變化的過程中,只能從農業秩序獲取歷史經驗的馬克思,努力尋找人類不幸的原因。他以農業社會的有條不紊為參照比較,"認定資本主義生產'混亂不堪'"。他繼承歷史中前人的結論,認為是私有制導致了社會的貧富變化和階級分裂,因此極力反對私有制,反對市場經濟。沒有理由懷疑,馬克思個人的強烈動機之一和柏拉圖一樣,也是"為公民奪回幸福"。柏拉圖在秩序變化的時代提出了共產共妻的理想國,馬克思在秩序變化的時代提出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世界。

與前人更多地關注產品分配不同,馬克思認為,只有改變生產資料的不平等占有,才能實現產品的平等占有,認為資本的積累和集中,是呈現不平等局面的根本原因。他開出的醫療人類不幸的政治學處方,是阻止秩序擴展變化帶來的市場追求,像過去消滅食物的積累和集中一樣,消滅資本的私人所有,使社會回歸物質平等的安排。

以往,糧食的私人囤積、土地的私人集中、貨幣的私人貯藏,是農業社會常態。之所以可以把這些東西作為平等的對象,用人為的手段去處置,是因為那樣的平等追求不會導致農耕秩序的破壞,而是帶來農耕秩序的平衡穩定。根據歷史的經驗,既然食物的平等可以避免饑民死亡的災難性後果,使秩序回歸有條不紊,那麼資本的平等必然能夠解決物質不平等帶來的一切社會問題。

但是,食物的作用是帶來秩序的穩定,資本的作用卻是帶來秩序的擴展,作用力完全不同。資本造成了範圍不斷擴大的有益影響,使私人資本占有者能夠為各自目標而相互合作,在演化中形成新的共同遵守的規則,帶來市場經濟的新秩序。這不是人為設定的社會幸福目標,不是資產階級為實現資本主義英勇奮鬥的結果,而是文明的隨機性演化。食物的平等不會造成社會生產力的倒退,資本的平等卻會導致社會生產力的災難。針對食物的"均貧富"是無害的,針對資本的"均貧富"是有害的。如哈耶克所說:"為消除秩序內的成員因為隨機性而造成的利益不平等而特意進行的干涉,有可能毀掉整體的運行。"所以,想"為公民奪回幸福"的馬克思,用物質平等制度的構想,給公民帶來了無盡苦難。

4.農業社會觀念下的勞動價值

馬克思描述共產主義革命的起因,是無產階級絕對貧困化,生活難以為繼,與資產階級尖銳對立,只有革命造反才可以獲得物質平等。這種共產主義革命預見,參照的是農業社會饑民造反訴求食物平等的歷史經驗,和前共產主義的強制實踐經驗,超不出農業社會的歷史局限。他沒有觀察到市場經濟秩序會終結這樣的造反,會把舊有的以物質平等為手段的秩序平衡機制,導向新的以權利平等為規則的秩序支配機制。用無產階級革命造反的方法整體改變制度,實現分配平等,是農業社會的行為方式。

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生活的想像是"今天幹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這種漁翁樂悠然的生活經驗來自農業社會。他的一人多能並搞批判的想像,後來對毛澤東為在農業社會中實現共產主義而發表的"五七指示"有重要啟發。"五七指示"就是要求在單位管制下,把工農兵學商等所有行業分工模糊化,同時從事大批判。

馬克思把勞動定義為體力上的勞動,是因為對勞動的認識也局限於農業時代。馬克思主義是物質主義,所以農業社會的勞動價值以產品判斷。農民的勞動價值是作物的產出,鐵匠的勞動價值是鐮刀的鍛造,沒有這樣的體力勞動,不創造價值。這樣的觀察結果是,農業只創造使用價值,不創造"剩餘價值"。但對於工人的勞動價值,馬克思以農民的勞動為參照,觀察到了資本投入產出的變量。因為他的勞動價值論只承認體力勞動創造價值,不理解經營管理、技術進步、規模生產、投資回報創造價值,便人為地把工人的勞動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強調薪本家無償占有工人剩餘勞動時間創造了"剩餘價值",由此指控資本主義不公平不合理。馬克思以農業社會勞動價值為參照,建立了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反映的是農業社會的勞動價值觀念。

和莫爾《烏托邦》的設想一樣,從物質主義出發,馬克思給共產主義設定了物質極大豐富的前提,以實行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這成為定型的共產主義理論內容。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是參照農業社會烏托邦平等理想,對自給自足生活形態的升華想像。這種想像認為進入工業社會後,因私有制控制機器,會出現相對於社會生產的勞動人口過剩。只有消滅了私有制,才能像農業耕種那樣使勞動力各盡所能,提高社會生產力,造成物質極大豐富,以致於人們需要什麼就拿什麼。但是,只有在物質並非極大豐富的經濟條件下,才有市場空間,社會生產才不會停滯。如果物質極大豐富,豐富到了可以各取所需的程度,那麼市場必然解體,生產必然停滯,物質極大豐富又必然消失。因此,不可能出現能各取所需的物質極大豐富。

消滅私有制是農業社會產生的物質平等方案,共產主義的秩序設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計劃經濟,是《烏托邦》時代人類平等構想在現代的制度化實踐,是典型的農業社會產物。計劃經濟的計劃對象仍是以食物為核心,統一安排相關工農業生產。其目的是通過控制手段,建立比農業社會更為穩定的秩序。顯然,這樣的制度是逆演化的,亦即反動的。

[page]

通過公有制、計劃經濟的實踐實現共產主義,被稱為不可抗拒的歷史發展規律。但事實是,從來沒有任何不可抗拒的歷史發展規律——那都是人為設定。只有隨機的演化——"天演"不可抗拒。"天演"決定了差異的本源性與永恆性。演化總是以個人自由空間的需求為動力,差異性天然存在,人為改造卻要以眾人平等為目的,消滅差異性。平等的理念只是一種蠱惑,調動過中國農村痞子的革命積極性,現在又在調動美國一些晚期移民黑人的革命積極性,用於顛覆美國自由世界。

5.天然演化的進程是消滅無產階級

人類從採集狩獵到耕種鋤割,幼年時代就站到了光合作用食物鏈的頂端。數十萬年,經歷不同人類的變更,也沒有擺脫這種能源制約。智人發展出農業之後,仍在這樣的傳統中保持了萬年。沒有人預見到人類社會可能逃脫農耕桎梏對發展的限制。能源制約像是一個文明過濾器,等待人類文明從中走出來。任何一個通過文明過濾器的可能,都是極低概率的事情,只有在各種機緣巧合的堆疊下才會發生。英格蘭發生了這種隨機的變異,使人類文明走上了擺脫農耕桎梏的道路。

擺脫農耕桎梏的過程中,財產的分立和差異的擴大帶來的財富增長,與農業社會的平等理想漸去漸遠。伴隨這個過程,強制平等的努力越來越激烈,直至出現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主義理論。這個理論是一套行動方案指導,包括消滅私有制的階級鬥爭暴力手段,防止資產階級"復辟"的無產階級專政強權,強行物質平等分配的公有制等,其建構理性的根本邏輯在於,整體性、顛覆性地改造社會,才可以造就人類幸福。在人為改造後的社會裡,資產階級再無法生長,都是無產階級的生存空間了。

資本推動市場經濟的結果,是在利益博弈中形成具有支配力的規則,建設起具有約束力的法治,以財富的增加消滅赤貧,因而不再發生無產階級革命。所以,人類文明擺脫農業桎梏後的演化走向,不是消滅資產階級,而是消滅無產階級。消滅資產階級是人為建構目的,消滅無產階級是自然演化過程。消滅資產階級的目的是使世上人人無產,沒有差異性,每個人必須服從無產階級專政的強制平等制度,其結果是新階級壟斷資產資源和分配,形成絕對的超級的物質不平等,和人的不自由。消滅無產階級則是承認差異性前提下的個人努力和物質滿足,人有自由。

契約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市場經濟社會的四個平等實踐,是歐陸以外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產物,其核心是人的獨立性的自由,是人的尊嚴和法律地位的平等,即個人權利的平等,而不是社會地位的平等和物質占有的平等。中國農業社會沒有上帝,也就沒有真理、法律和契約,所關注者和馬克思一樣,是食物,是物質。農業社會的最高理想是食物面前人人平等,共產主義的最高目標是物質面前人人平等。

市場經濟的平等實踐沒有目的,運行都在自由的過程中,在規則里,規則支配著秩序。共產主義卻有明確的物質平等目的,它建立的所有人造秩序都受這種目的支配。物質平等離不開集體主義,所以在共產主義這種社會問題整體解決方案中,核心是個人權利的不平等。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說:"在勞動成果相同,從而由社會消費品中分得的份額相同的條件下,某一個人得到的事實上比另一個人多些,也就比另一個人富些,如此等等。要避免所有這些弊病,權利就不應當是平等的,而應當是不平等的。"

防止無產階級復辟是人類文明繼續演化的必須條件。無產階級復辟,及無產階級革命理念復辟,會導致出現以物質平等為旗幟的逆演化秩序,抵制和扼殺自由的平等。自由的平等亦即獨立性的平等,是在社會演化的個體化過程中,分化而來的個人經濟權利、政治權利。政治權利在分立過程中產生個體獨立性,物質的平等卻必須通過剷除這種獨立性才能實現,這是物質平等的必要條件,是與政治權利分化、個人權利獨立的隨機演化方向相悖的。所以,物質平等的理念承認政治權利的平等性,但否定政治權利的獨立性。政治權利成為被代表的權利,其結果是被壟斷,形成個體公民和壟斷者政治權利的"貧富"兩極分化。

個體政治權利不被代表不被侵害的獨立性,保證了自由權利包括財產占有權利的平等,而不是財產占有量的平等。這是演化的隨機結果,是承認經濟不平等的具有差異性的自然秩序。從自由的平等推導出來的是資本主義,從物質的平等推導出來的是共產主義。平等的理念走向消滅資產階級,導致極端的物質不平等和權利不平等。自由的理念走向消滅無產階級,導致非平均主義的物質滿足和權利平等。共產主義只可能在農業秩序的"資本主義薄弱環節"一時成功,市場經濟秩序中絕對不會發生共產主義革命。出現這種被蠱惑的苗頭,一定會被阻擊回去。只有農業社會具有物質平等理念的土壤,共產主義理想只適合農業社會激進的平等主義者從事對社會的整體顛覆活動。

馬克思曾說資本"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隨著擴展秩序的完善,憲政法治社會成熟,勞資對話中已經淘汰了剝削與否的話題。資本是企業家調動資源、實現創新的工具,也是科學技術創新的條件之一。憲政法治和自由民主制度中,骯髒的錢權結合能被有效制約,世界上有這樣骯髒土壤的國家已為數不多。但利益驅動可以使資本向拒絕憲政法治的專制國家流動。今天,金錢資本流向這樣的政權時,與不受制約的骯髒權力結合時,才會"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只要不與權力勾結,資本的每個毛孔,滲透的就都是創新的血液。

6.不能讓平等侵犯自由,要讓自由取代平等

用進化論的語言,人們總說平等是"進步",其實,差異才是"進步"。平等不是隨機演化的產物。隨機演化的產物是差異,是從原始平等和財富高度集中,演變為財產的分化和差異性存在,和適應這種演化需要的個體自由權利。

亞里士多德曾說:"向現行政體發難的人們都是在謀求平等。"恩格斯表述了同樣的認識:"一切所謂政治革命,從頭一個起到末一個止,都是為了保護一種財產而實行的,都是通過沒收(或者也叫作盜竊)另一種財產而進行的。"他說的很直白,即一切政治革命的目的都是物質。這是來自農業社會平等理想的經驗總結。這樣的政治革命都發生在資本主義秩序成熟之前。

受英格蘭演化的影響,擴展秩序帶來的變化中,人的價值首選,是讓自由取代平等。每一個個體的自由空間都獨立而不受侵犯,成為了最高的普世價值。這種演化實現的不是物質的平等,而是自由權利的平等。但是恩格斯說:"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為了保護一種所有制以反對另一種所有制的革命。它們如果不侵犯另一種所有制,便不能保護這一種所有制。"他的話表明,以平等為目的所有制,必然侵犯以自由為規則的所有制。物質的平等必然侵犯自由的平等。物質平等的集體主義本質和自由的平等的個人主義本質決定了,平等必然侵犯自由。人類普世價值是超越物質平等的公平正義標準,是演化而來的自由權利的平等。物質平等制度不具有正義價值。只有自由權利的平等可以防止政治權利的兩極分化,從而最有效地防止出現極端的物質財富兩極分化。

貧富兩極分化被共產主義視為最不合理的物質分配局面。然而,私有制下物質的兩極分化,帶來了資本的形成、市場的擴大、自由的擴展、文明的提升,和全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真正有害於人類文明的,是公有制下權利的兩極分化。把消滅物質的貧富分化作為實現公平正義的理想,必然侵犯個人政治權利的獨立性,而導致另一種嚴重的貧富分化——政治權利的貧富分化,使掌握統治權力的少數人占有絕大部分權利資源,形成更嚴重更極端的物質財富的兩極分化。這樣的統治者可以明目張胆、不受制約地整體操控經濟、社會、政治和意識形態,剝奪人的所有自由。共產主義運動和各種以經濟平等為目標的制度建構所帶來的,永遠是權利的兩極分化。對全社會進行整體性的公有制改造和建構,是共產主義理念的核心。

亞里士多德說:"需要平均的並非財富而是人類的欲望。"所謂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其實只是一種人類最高欲望。《共產黨宣言》說無產者"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表述了人類進入文明以來最膨脹的物質欲望,印證了亞里士多德的看法。這是共產主義者統治世界的初心。不管他們說共產主義還是共同體,表達的都是與個體自由相悖的整體性理念。他們的初心就是整體占有欲望,因此產生了人類歷史中最膨脹的權力野心。

共產主義在中共那裡至今不是謊言。雖然他們已經不相信有共產主義幸福這種東西,但他們並沒放棄共產主義爭霸。他們獲得整個世界的初心,使他們不會放棄共產主義手段。所謂"改革開放",目的只是建立經濟基礎更加雄厚牢固的封閉社會,至多是放鬆搞活而已。真正的改革開放,是改革國體,開放政權,和平演變,建設開放社會,他們卻始終堅持做開放社會的敵人。要實現對全世界的統治控制,他們就絕不可能允許資本主義秩序的存在,決不可能允許自由的存在,而必須用集體主義的整體性的辦法對人類社會進行控制,從滲透破壞開放社會的秩序入手,逐步壟斷資源,占有財富,控制分配。美國的暴亂黑人已經提出了這方面物質分配訴求。只有掌握和控制分配製度,才能有效地整體控制社會、統治社會。

利用全球化目的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企圖,是共產主義改頭換面地整體改造世界的行為。全球化之所以會被共產主義利用,是因為全球化已經被鼓吹成全球秩序的整體目的了,與馬克思主義整體性改造世界的理念合拍了。市場經濟規則支配的秩序是天然演化而來,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卻會導致整體性目的支配,導致資源被人造秩序控制和統治,導致自由被侵犯。任何阻止分化和差異性的目的和行為都是逆演化的。只有讓每個經濟主權回歸到能保護自己的自由的領地,才能避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出現,才能防範共產主義的大規模侵害,才能消滅自由的敵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NCN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