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最新數據:全球貿易量崩跌 20年來最慘

在6月為止的三個月中跨境貨物流動比今年第1季下降了12.5%。(路透)

今年春季全球貿易流量崩跌,減幅為20年來最大,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起的封鎖措施中斷了航空和海上運輸,且重創許多消費者和投資商品的需求。儘管近幾周貨物跨境流動已出現反彈跡象,但長期來看,疫情造成的巨大經濟和社會破壞將重塑全球貿易的樣貌。

受貿易緊張與新關稅等因素拖累,全球貿易在這場疫情危機前早已顯露疲態。除此之外,這場疫情還引發對供應鏈彈性的疑慮,這些供應鏈遍布全球並推動三分之一的世界貿易。

現在,有些國家受到國內生產醫療用品供應短期刺激以及擔心對中國大陸的依賴,正在提倡建立貿易壁壘,並推動製造業回流等政策,在疫情減緩後,這些措施可能使全球貿易重新洗牌。

CPB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26日表示,在6月為止的三個月中跨境貨物流動比今年第1季下降了12.5%,為200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跌幅,傷害程度尤甚於全球金融危機對貿易的打擊。

中國大陸是第一個實施防疫封鎖的主要經濟體,也是第一個解除封鎖的國家。因此,在第1季出口下降7.7%之後,第2季增加2.4%。美國和歐元區過去三個月大半時間處於封鎖,因此當季的出口分別萎縮24.8%和19.2%。

隨著第2季結束,有些國家貿易流量的回升速度比其他國家快。根據德國統計局的數據,6月對中國大陸的商品銷售比去年同期成長15.4%。但德國6月對美國的銷售則較一年前減少20.7%,反映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剛剛脫離封鎖的事實。

6月全球貿易流量增加7.6%,5月及4月則分別跌1.1%及12.3%。

隨著第2季結果,貿易量回升再加上海運貨運量和製造商發布的出口訂單等最新數據,顯示第3季貿易流量可能會增加。

世界貿易組織(WTO)說,今年的貿易量可能會比2019年下降13%,與今年兩個較樂觀情的預測相吻合。此前,WTO曾警告貿易流量可能劇減三分之一,跌幅為1930年代以來最大。其他跡象也顯示貿易流量正在迅速回升,例如,德國的一項貨櫃運輸指標在7月快速上揚,與一年前的水準相去不遠。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世界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