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政府不斷加強控制 西方企業能否承受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從中共病毒疫情危機以來不斷加強政府控制力度,法國《世界報》專欄記者悲觀地認為中共對民主體制的系統性詆毀正在破壞經貿環境,從長遠角度來講,不知道西方企業是否能夠適應這種惡劣社會環境。

中共不斷加強國家控制力度

法國《世界報》專欄記者貝扎特(Jean-Michel Bezat)本周發表最新評論文章,展望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未來發展,他給出了一個黯淡的前景。

作者指出,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在貿易方面,西方企業和歐盟多年來一直抱怨中國國企的不公平競爭,如國家的補貼、強制性技術轉讓以及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的缺陷。本來西方不少企業如同施耐德電氣管理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法國人趙國華(Jean-Pascal Tricoire)一樣,受到中國市場開放的吸引,把企業和家人安置在香港,靠近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顯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也因為他喜愛中國文化,成為法國企業家中最中國化的執行長。即使是在當時不少人說他出於避免被監控的考量而沒去北京或者上海安家設籍,西方一些樂觀人士期望看到中國與西方社會的經貿交往會讓中國體制逐漸向民主自由轉型。

但是事與願違,特別是最近10年,習近平粉碎了政治民主和經濟進一步開放的期望。而且從今年7月以來中國通過香港《國安法》,西方企業看到習近平政府結束了鄧小平時期20年的寬鬆發展環境,隨著中國在技術上趕上世界發展步伐,中國政府不斷加強對社會經濟的控制力度,讓中國國企比例占有絕對壓倒性分量,特別是在戰略性工業企業方面更是如此,包括國防、能源、海軍、航空和航天等領域。

經貿環境惡劣

由於中國迥異於歐洲和西方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而且一再升級的產業結構,擴大國企分量等都致使歐盟將中國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

最近幾個月來,全球局勢也不容樂觀,在中國的外國企業不斷感到中國政府發出令人擔憂的信號。國際社會懷疑中國政府在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之初隱瞞信息,同時中國政府壓制新疆維族人,對香港進一步控制,不斷威脅台灣以及南海局勢緊張。中國近期在外交人的言辭強硬,顯示名義上的"中國式社會主義"的中國政府破壞企業商貿環境。

掠奪外企信息

不少外國公司認為面臨被數據掠奪的危險,其範圍遠不止是專利方面的盜用,也包括航空、衛生、能源、電信等關鍵領域受到網絡攻擊,而許多中國公司都與安全機構和中共解放軍有聯繫。

中國政府最近幾年甚至加強了在外企業中的政治教育,要求開學習馬克思主義和習近平思想會議等。法國社會學家Ekman指出中國現在更傾向支持民族企業發展而不是向外企開放。

目前中共藉助在華盛頓,布魯塞爾和西方國家的說客阻止西方對中共的制裁。如同施耐德電氣執行長認為世界一半人生活在亞洲,而中國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作者質疑西方企業「是否能夠長期適應深受中國政府強硬影響的中國市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