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對一起偷拿圖紙案件的調查

作者:

1971年10月26日,國家建委第五工程局第四工程團二營八連電工叢福恩,在職工宿舍里收拾好了行李,第二天他就要坐上大連的火車。國家建委第五工程局是為了三線建設而組建的企業,實行軍事化管理,第四工程團的人不少來自遼寧,他們轉戰西南、西北地區,此時他們施工的地點在陝西漢中。或許是工程結束,或許是人員正常調動,叢福恩這次離開漢中,要回到家人居住的大連,與家人團聚。

根據材料介紹,26日晚上,因為他所裝好的行李中有一個箱子超重,需要把箱子裡的東西勻到行李袋子裡一部分,在倒騰東西的過程中,工友們發現箱子裡裝有一百多張圖紙。由於他們施工的工程多是保密工程,圖紙外流是一件嚴重的事件,單位極為重視此事,沒有讓叢福恩第二天離開單位回大連,而是留下接受調查,說清帶走圖紙的用途。

這些圖紙多是以前施工時叢福恩留下的,主要是施工工地的電路圖(筆者註:包括恆溫圖紙、工頻電爐圖紙、某絕密工程外線總平面圖等,筆者不太懂這些圖紙的價值,羅列於此,讀者自辯),根據叢福恩的檢查中所說他帶走圖紙的主要目的是學習:

【因為恆溫和工頻電爐這兩項工作沒有幹完,對這兩項工作的技術沒有完全掌握,帶回去有時間可以學一點,一旦碰到這樣工作不能栽跟頭,同時也能在新同志面前獻兩手,這樣可以在技術上抬高自己的身價,和提高自己的名譽。因為自己的資產階級世界觀沒有改造好,非無產階級思想在頭腦里作怪,單純技術觀點是非常嚴重的,而把工程的重要性和保密性全不顧,只考慮個人的名利,而就沒有考慮到能給國家造成嚴重的後果。】

叢福恩的交待,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組織是不會輕易相信的。針對這一事件,組織開始對叢福恩展開了全面的調查,在加強內查的同時,進行多方面的外調,並制定了外調提綱(節選):

【1、通過原籍了解家庭成份、政治背景、社會上的來往關係;

2、通過旅大市軍管會查叢之大哥叢福正在押犯罪事實;

3、通過大連工具機廠了解叢之鄰居「戰平」是否華僑,政治身份及其他活動情況;

4、通過大連桂林街派出所及街道委員會了解叢和「戰平」的相互關係是否密切,是否有相互研究技術資料等問題;

5、通過旅大一建組織,了解叢歷年來的工作和政治表現;

6、通過叢的家中了解是否帶回有其他圖紙。】

這份外調提綱是在組織上進行了初步外調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內容主要查實叢福恩周邊有沒有可能是「階級敵人」的人,和他共謀此事以危害國家安全。在外調提綱中提到的「戰平」是他們走訪叢福恩家庭鄰居時有人提供的消息,該人是鄰居老友家的女婿,據說是華僑,在叢回家探親時時常在一起,因為這個華僑的身份,「戰平」成為重點調查的對象。

其實,這個「戰平」真實名字是詹一屏,是從泰國回來的華僑,在大連工具機廠當技術員,當時已下放到農村勞動。詹一屏的父親叫詹朝陽,廣東饒平人,是國民黨高級黨務官員,《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中有其小傳,綜合其他資料,詹朝陽的主要經歷如下:

畢業於北平朝陽大學。1928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訓處處長,1932年任河北省黨部執行委員。抗戰爆發後,任河北省民眾抗日別動總隊隊長,領少將軍銜。1939年任國民黨中央社會部總務司司長,1940年任河北省委員,兼任民政廳廳長,1945年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後又任廣東省民政廳廳長。曾任中統局華南區總督導、黨員通訊局華南區總督導、粵港澳區區長。1949年離開大陸前往泰國經商。晚年僑居加拿大,1977年去世。詹朝陽在國民黨中屬於CC系,並且是骨幹。

詹一屏在1949年也隨父親去了泰國,但因與其父的意見不同,並且在泰國入學受到諸多方面的限制,便於1951年和哥哥詹一振回到北京就學,後又到大連讀書,以後考入大連工學院,畢業後分配至大連機車廠工作。據資料所說,詹氏兄弟回國後,其妹詹一鈴、其弟詹一鑫也回到國內讀書。

在調查詹一屏的過程中,組織上調閱了詹一屏的檔案,並從中摘抄了部分內容,其中摘抄內容中有一份是1960年4月天津大學美術系副教授陳啟民的證明材料。陳啟民是詹一屏的舅舅,民國時期著名的美術教育家、知名畫家,在證明材料中陳啟民提到了他的妹妹,也就是詹一屏的母親已在抗日戰爭中去世。

經過慎密的調查,詹一屏已與海外斷絕了聯繫,並無問題,而叢福恩周圍所密切接觸的人也沒有懷疑的對象,當然也因為1972年時文革的高潮已經過去,由此組織上得出結論:

【鑑於上述事實,叢福恩出身於剝削階級家庭,資產階級思想嚴重,平時表現不夠好,不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單純技術觀點,借工作之機騙取機、絕密圖紙,根據現有查證材料,尚未發現泄密行為;其目的是撈取技術資本,搞技術壟斷,這種行為嚴重的違犯了保密紀律,情節嚴重,性質惡劣。並大量偷摸公家物資。但經多次幫助教育,對其錯誤有一定的認識,遵照毛主席「思想批判從嚴,組織處理從寬」的教導,經團黨的核心小組於一九七二年四月四日研究決定:對叢福恩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

這個事情也就此告一段落。

單就這件事情來說,叢福恩無疑是有錯的,處理也是合理的。不過筆者想要給大家說的是,在那個時代,人一旦有什麼「過錯」,人們的思維模式是先從階級出身開始查起,從階級鬥爭的角度出發,懷疑一切可以懷疑的人,就如同詹一屏,他僅僅是因為有著華僑身份,就成為了頭號「同案」嫌疑犯,雖然他僅僅是叢福恩鄰居家的一個女婿,也只是在叢福恩每年不多的回家探親時見過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故紙故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