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專注力,這個時代最必要卻又最稀缺的一種能力

前幾天,跟朋友閒聊,他提出了一個困惑,「我們公司經常組織培訓,其中也有一些很高階的課程,聽說價值不菲,但我在聽課過程中,經常出現思維漂移,有的時候,老師的一句話,就能聯想出好多事,然後思想就飄走回不來了,這是因為我的腦子反應太快了嗎?還是什麼原因?」

我聽完笑了笑,實在不想打擊他。在職場當中,我們的學習更多是以致用為目的,學習到一個新方法,連結到實際工作中,並應用以解決問題,這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但如果思想飄走就回不來了,這不就是聽課溜號嘛,哪裡是腦子快,分明是不專注。

關於「專注力」,在《認知覺醒》一書中,作者周嶺提供了很好的經驗。通常我們做事容易分心走神,可能會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太無聊,另一種是太痛苦。

如果我們覺得當下在做的事情太無聊,通常意味著這件事的難度完全在我們能力的「射程」範圍之內,做起來得心應手,甚至遊刃有餘。長時間停留在這種狀態,會覺得無聊以致於產生倦怠,會想要去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

相信學生時代我們都幹過「上課摸魚」或「寫作業摸魚」的事,家長總是憂心忡忡,「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其實「不專注」的背後可能的原因是「都會做」,所以覺得自己不用聽或者不著急做,於是頻頻在最後關頭上演高能戲碼。

第二種情況是覺得當下做的事情太痛苦,痛苦可能來自多個方面,比如不想做卻又不得不做,或者能力不足無法支撐夢想。人的天性是趨利避害的,當眼下的事情讓人感到痛苦,會想要去追求輕鬆舒適的事情

公司組織培訓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第一,員工是被要求參加的,並不是出於「內驅力」學習;第二,培訓的內容是公司希望員工提升的,而員工現階段也許不具備的能力,這也就意味著學習的過程可能會有點吃力,所以出現了思維漂移。

無論是「太無聊」還是「太痛苦」,這都不是太好的感受,分心走神的本質是逃避,當面對困難時,會不自覺退回到「精神舒適區」。所以,當我們覺察「專注力」不足,不妨審視一下,自己是「都會做」還是「聽不懂」。

不過話說回來,缺乏「專注力」的確是阻礙我們高效學習、高效工作的重要因素,經常性的分心走神會造成拖延和低效,還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

走神的時候,我們在想什麼呢?要麼沉浸過去,想那些已經發生改變不了的事情;要麼擔憂未來,迷茫著看不到方向,焦慮著能力配不上夢想;還有呢,不可能實現的幻想,俗稱「白日夢」;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活在當下」。

然而,想要在某個領域取得一定成就或發展,最需要具備的就是「專注」,該怎樣提升我們的「專注力」呢?

著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心流》一書中提出這樣一個模型,當我們對當下的事情感到無聊時,說明我們處在「舒適區」,應該提升難度;而對當下感到焦慮時,說明處於「困難區」,應該繼續提升能力。

這樣反覆交替就能夠讓自己進入心流通道,更加專注沉浸其中。當我們專注於那些讓自己感到有些難度,但又可以通過能力來完成的事情,這就是我們的「拉伸區」

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缺乏「專注力」的時候,先別急著擔心,探尋一下自己現在處在哪個區域,然後通過調試「能力」與「難度」的平衡,試著找到自己的「拉伸區」。

最後用一個小故事來結尾,也許你早就聽過,如果你讀懂了其中的深意,也就理解了「專注力」的意義。

一位行者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麼?」

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

行者問:「那得道後呢?」

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

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

老和尚說:「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情緒力研習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