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華為如何利用推特在海外開展影響力宣傳攻勢

支持華為的虛假Twitter主頁。

倫敦——布魯塞爾的貿易律師埃德溫·維默斯特(Edwin Vermulst)同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已經合作多年,他並沒有想太多就同意為該公司撰寫一篇文章,對比利時一項可能令華為失去巨額合同的政策做出批評。

文章於12月17日在一家荷蘭語網站上發表後,他就去做別的工作了。「那是我參與的開始和結束,」他說。

他不知道這篇文章有了自己的生命。它很快成了在比利時的一場支持華為的秘密影響力宣傳行動的一部分,該行動的核心是5G網絡,也就是現在已經成為中美地緣政治衝突中心的高速無線網絡技術。

根據研究錯誤信息和虛假社交媒體帳戶的研究公司Graphika的數據,首先,至少有14個Twitter帳號冒充電信專家、作家和學者,分享維默斯特和其他許多人的文章,攻擊比利時的立法草案限制像華為這樣的「高風險」供應商建設該國的5G系統。這些支持華為的帳號使用的是電腦生成的個人資料圖片,這是虛假活動的明顯特徵

接下來,華為高管轉發了這些虛假帳號,讓政策制定者、記者和商業領袖更容易看到這些文章。據Graphika稱,華為負責西歐公共事務和傳播的總監劉曉文的認證Twitter帳號擁110萬名關注者,去年12月,他在三周內分享了這些虛假帳號的60條推文。華為在歐洲的官方帳號有超過500萬名關注者,分享了47條這樣的推文。

華為駐歐洲高管劉曉文轉發了一個假推特帳號發布的埃德溫·維穆斯特的文章。華為的一名員工邁克·白(音)在自己的帳號上發布了這篇文章。VIA GRAPHIKA

參與調查支持華為行動的Graphika調查員本·尼莫(Ben Nimmo)說,這種做法表明,社交媒體操縱出現了新的變化。曾經主要用於政府目標的策略——比如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正被用來實現企業目標。

「這是商業,而不是政治,」尼莫說。「這不是一個國家針對另一個國家。這看起來像是一場促進大型跨國公司利益的行動——而且是針對一個歐洲國家的行動。」

Graphika曾為參議院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調查俄羅斯虛假信息提供研究,它表示,沒有足夠的證據確定誰是支持華為行動的幕後主使。

華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開始進行內部調查,「以查明究竟發生了什麼,以及是否存在任何不當行為。」

「華為有明確的基於國際最佳實踐的社交媒體政策,任何有關這些政策沒有得到遵守的說法,我們都會非常認真地對待,」華為稱。「一些社交媒體和網絡活動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表明我們可能沒有遵守這些政策,以及華為開放、誠實和透明的更廣泛價值觀。」

Twitter表示,在Graphika於12月30日提醒其注意這一活動後,它已經刪除了這些虛假帳號。

「根據Twitter的規定,平台操縱是嚴格禁止的,」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如果有明確的證據,我們將對相關帳號採取行動,可能包括永久停用。」

2019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設立的華為服務中心。MASHID MOHADJERI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華為堪稱中國科技行業皇冠上的明珠,美國一直在阻止世界各地的新5G網絡使用該公司的設備,華為因此受到了影響。川普政府表示該公司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認為中國政府可能利用華為的通信技術從事間諜活動。華為極力否認這些指控。

川普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來阻礙華為,包括切斷其關鍵半導體部件的供應,拜登政府並沒有承諾保留這些政策。英國去年宣布禁止使用華為產品;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也在討論各自的限制措施。

5G合同預計價值數十億美元。

比利時是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總部所在地,這凸顯了華為在歐洲面臨的風險,而歐洲是華為在中國以外的第二大市場。據研究公司斯特蘭德諮詢(Strand Consulting)稱,直到現在,華為和中國的中興通訊一直主導著比利時的電信設備市場。但隨著比利時政府考慮新的限制措施,該國無線營運商正在把5G訂單轉移給他們的競爭對手。

「他們擔心這可能會蔓延到世界其他地方,」斯特蘭德諮詢公司的創始人約翰·斯特蘭德(John Strand)說。

尼莫說,支持的華為行動在比利時的執行情況顯得很笨拙,很容易識別。但他說,這件事顯示出,秘密的網際網路活動如何通過一系列網站和虛假的社交媒體帳號,對維默斯特的文章這樣看似合理的內容進行清洗,讓它顯得中立而真實。

Graphika先是發現,一些較早前的支持中國行動中使用的Twitter帳號存在有關比利時5G政策的可疑帖子,繼而發現了這一支持華為的行動。比利時雜誌《納克》(Knack)和位於布魯塞爾的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主管米歇爾·范·胡爾滕(Michiel van Hulten)也發現了傳播支持華為信息的可疑行為。

被華為高管放大了聲音的14個虛假帳號散布了關於該公司的正面文章,以及對比利時5G政策的負面觀點。這場為期三周的活動似乎與比利時審查其5G政策的截止日12月30日有很大關係。

華為歐洲推特帳號轉發了兩個虛假帳號,這兩個帳號在兩個網站上發布了同一篇文章。

對普通Twitter用戶來說,這些虛假帳號看起來很真實。它們的資料中包括普普通通的個人照片和職業信息。許多帳號有超過1000名粉絲。

但經過仔細檢查,調查人員發現了這些帳號的問題所在。它們的很多粉絲似乎都是機器人。那些照片具有人工智慧軟體製作的特點,完美居中但有些小瑕疵,比如眼鏡不對稱。網絡商家會出售這種假人照片,以避免使用真人照片可能帶來的被識別的風險。

這些虛假帳號分享了多家網絡出版物的文章和評論,包括在其網站上發布政府新聞的歐盟報導者(EU Reporter)及其下屬媒體,包括倫敦環球網(London Globe)和紐約環球網(New York Globe)。

「如果比利時政府排除了特定供應商,那誰來買單?」一篇刊登在多家歐盟報導者網站上的新聞標題寫道。

歐盟報導者的出版人科林·史蒂文斯(Colin Stevens)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他「不知道有任何虛假Twitter帳號在宣傳我們的文章」。史蒂文斯說,華為過去曾向歐盟報導者發表的觀點文章支付報酬,但那些文章始終帶有免責聲明。他說,比利時5G的報導是獨立委託的,華為沒有參與。

「歐盟報導者絕不會故意參與一場虛假信息運動,」史蒂文斯在電郵中說。

調查人員在少數案例中發現了類似維默斯特的文章,華為向其支付了報酬,文章中包括了關於財務安排的免責聲明。其他批評5G政策的文章出現在了接受用戶生成內容而不進行審查的網站上,其作者照片都跟虛假Twitter個人資料中電腦生成的圖片一樣。

牛津大學網際網路研究院(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院長菲爾·霍華德(Phil Howard)說,隨著虛假信息愈加商業化,這種案例將變得越來越普遍。在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2020年的網絡虛假信息活動中,公關公司參與了63起。他說,這種業務通常是代表政治人物或政府進行的,但也可以應用於企業。

「那裡的資金流動越來越多,」霍華德說。「對任何大型跨國企業來說,大規模的社交媒體影響力運作如今都是傳播工具的一部分。」

在比利時,此舉除了讓華為的遊說招致不必要的關注外,似乎沒有產生什麼效果。沒有跡象表明政策制定者會放棄限制華為接入5G網絡的計劃。該立法草案現在必須交由該國議會審議。

而那位貿易律師維默斯特說,直到記者因為這篇報導聯繫他之前,他都不知道這場虛假社交媒體運動的存在。雖然他稱這種行為「傻」而「蠢」,但他希望繼續為華為工作。

「律師因法律意見獲得報酬,」他說。「一旦那篇文章進入公共領域,那任何人都可以用它做他們想做的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