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生活「四不」:不執,不懼,不計,不煩

陶勇醫生在新書《目光》中感慨:「回首過去的諸多挫折,往往也會有種欣慰和感恩,感恩曾經的自己那麼堅強地走了出來。」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使陶勇成為熱搜人物。

一位被他親手救治的患者,帶著菜刀砍傷了他。

當時,陶勇傷勢極為嚴重,在ICU待了整整兩周,才脫離生命危險。

精誠行醫卻遭此橫禍,難免會怨天尤人。

可即便經歷如此至暗時刻,陶勇卻沒有一蹶不起。

他把厄運當作一塊碰傷他的石頭,搬開它繼續前行。

在ICU期間,陶勇在病床上完成了《眼內液檢測臨床應用》一書;

還在恢復期時,陶勇就陸續參加了多場眼科學界的線上視頻討論。

轉眼一年,如今陶勇已習慣用一隻手洗臉、穿衣、敲鍵盤的生活。

有一次,好友李潤問他:「如果幸福指數滿分是100分,他給自己現在的狀態打多少分?」

陶勇說:「98分。」

這個數字讓李潤十分詫異,李潤曾拿這個問題問過很多人,很少有超過80分的。

這種對幸福的高感知力,恰恰源於陶勇對過去的釋然。

面對身心苦楚,他沒有沉湎於悲傷之中,而是選擇不糾結、不執著,自己默默消化著生命的磨難。

不執迷於過往,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學會放下,才能擁抱嶄新的篇章;

學會翻篇,才能邂逅絢爛的未來。

放過別人的錯,也是解脫自己的心。

就像王爾德所說:「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裡栽種荊棘。」

一個人唯有讓過去過去,才能笑看雲捲雲舒,收穫屬於自己的半畝花田。

美國詩人朗費羅曾說:「要以不憂不懼的堅決意志,投入撲朔迷離的未來。」

將來的每一天,都充滿不確定性。

正因為這份未知,才更值得期待。

然而生活中卻有很多人,活在對將來的恐懼之中。

他們害怕失業,害怕孤獨,害怕落後於人。

這份焦慮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徒添煩惱。

生命苦短,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才最重要。

在綜藝《我就是演員3》中,張頌文的演技驚艷全場。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他行雲流水的表演背後,是無數個暗夜的厚積薄發。

張頌文入行晚,他曾在印刷廠做過掛曆、在飯店當過洗碗工,還安裝過空調。

在最低谷的時候,他一年見了300多個劇組,一次次被否定,被斷言「不紅就是你的命」,收入連溫飽都無法保障。

雖然現狀無比荒涼,但張頌文卻始終鼓勵自己:「明天就會好的。」

他不擔心自己被同齡人拋下,耐心地打磨著演技,拍戲時全情投入,在家時養花種菜,把日子過成了一首詩。

這段努力紮根的歲月,化作骨子裡的底氣,讓他不懼將來的風雨。

他接的戲不多,卻部部都是精品,這讓他的演藝之路走得很穩很長。

將來現在將來,於現在有意義,才於將來會有意義。

你現在的一舉一動,決定著將來的喜怒哀樂。

倘若隨意蹉跎歲月,將來勢必後悔莫及;

倘若一步一個腳印,將來才會談笑風生。

你永遠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與其惴惴不安,不如爭分奪秒,用奮鬥為時光註腳。

公司樓下有兩家包子鋪,兩家店賣的包子表面看起來差不多。

可令人不解的是,地鐵口的那家店明明位置更好,裡面卻很蕭條;而馬路對面的另一家店,從早到晚都有人排隊。

後來,我去兩家店體驗了一下,心裡便有了答案。

地鐵口的那家店,店員習慣性板著臉,包子也總是冰涼。

更糟心的是,包子裡的餡極少,同事經常調侃說:「第一口下去沒有餡,第二口下去餡沒了。」

而馬路對面的另一家店,老闆娘一看到顧客走過去,便樂呵呵地打招呼,笑著詢問要吃點什麼。

一來二去跟顧客熟了後,老闆娘結帳時甚至會抹去零頭。

這家店的包子,一口咬下去熱騰騰的,湯汁汩汩湧入嘴裡,滋味美極了。

附近辦公大樓的同事,情願多走幾步,也要去馬路對面那家店。

久而久之,兩家店的生意有了天壤之別。

《大學》中言:「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桿秤。店家的人品怎麼樣,包子的餡料足不足,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管是做生意還是為人處事,只有不計較當下的得失,把眼光放長遠,才是持久之道。

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斤斤計較的人,看似精明,卻失去了人心;

厚道讓利的人,看似笨拙,卻收穫了人緣。

枯榮有數,得失難量。

有人說:「人生在世如長河入海,決定勝負的,從來都不是一關一隘的得失和一時一地的虧盈,而是百川聚來的泓沛。」

計較不如豁達,唯有守住德行,才能天長日久。

有個年輕人總覺得生活不如意,整天唉聲嘆氣。

為此,他專門去請教一位大師,想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擺脫霉運。

大師看著眼前煩躁的年輕人,一言不發,在桌上寫了個「煩」字。

年輕人不解其意,詢問這是什麼意思。

大師還是沒有說話,只是將「煩」字的火字旁捋直。

轉眼間,「火」字旁就變成了「川」字旁,「煩」也變成了「順」。

大師笑著說:「你看,煩與順,只差了一個小彎。當你把事情想彎了,就會煩惱。當你把心情平靜下來,就會一馬平川。」

年輕人聽完,茅塞頓開。

古訓有云:「煩惱本無根,不撿自然無,困惑本無源,不究自輕鬆。」

無獨有偶,路遙也曾說:「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煩心事。

如果你總是盯著眼前的煩惱,只會越想越煩;

如果你不理會這些紛紛擾擾,看淡即是浮雲。

世事繁雜,我們時常困於瑣事之中,為金錢而煩惱,為名利而掙扎。

然而,功名利祿實乃身外之物,越是汲汲以求,越是求而不得。

生命只有一次,不必自討沒趣,不必把時間浪費在無力改變的事情上。

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沒到來。

我們能左右的,只有此時此刻。

與其整日愁眉不展,不如把陰霾拋到腦後,恣意享受當下的美好。

餘生,願你我都能不煩世事,滿心歡喜。

繪本畫家幾米曾說:

不要在一件彆扭的事上,糾纏太久,糾纏久了,你會煩,會痛,會厭,會累,會神傷,會心碎。

實際上,到最後,你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跟自己過不去。

無論多彆扭,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人生在世,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情緒。

好事壞事,皆成過往,不必為難自己。

如果你總是耿耿於懷,最終會走更多彎路,踩更多坑。

唯有不沉浸於過往的傷痛,不懼怕將來的挑戰,不計較當下的得失,才能不煩於心。

從現在起,不執,不懼,不計,不煩,你終會邂逅更好的自己,擁抱更好的生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