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取捨之間,就是人生

生活中,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總是為近況擔憂,想快點擺脫眼前的困境、實現財富自由卻又無計可施;

總是一遇到點事情就煩躁不安,最後什麼都沒有做成;

總是想要的東西很多,真正得到了也僅僅開心三秒鐘;

總是困擾於複雜的人際關係,卻不知如何是好……

時間長了,不僅感覺生活了無趣味,自己也越來越不快樂。

聽過這樣一句話:「人生一切的煩惱都源於不懂取捨,有舍方有得,不舍則不得。」

說到底,想要生活過得更好,離不開一個「舍」字。

01

舍捷徑,捷徑是最長的彎路

古人云:「天道忌巧。」

很多人遇事喜歡走捷徑,但走的次數多了,就會發現,那些看得見的捷徑,其實都是人生的陷阱。

小滿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滿就讀於一所名校,畢業後勤勤懇懇工作,積攢了一點錢,想著再過幾年就可以付首付,買套房子。

偶然的一次朋友聚會,發小向小滿炫耀自己炒股賺了不少錢。

小滿蠢蠢欲動,也有了炒股的念頭,甚至在心裡精打細算了一遍,如果炒股成功,買房子的計劃就可以提前兩年完成。

就這樣,鬼使神差的,什麼都不懂的小滿開始了炒股。

一開始,的確是賺到了一點錢,嘗到甜頭以後,小滿就開始瘋狂投入,把攢的所有錢都投了進去,班也不好好上了,整天就盯著炒股軟體。

沒過多久,股市大跌,小滿虧得血本無歸,所有的錢都打了水漂。

這時,小滿才後悔不已。

幻想走捷徑能更快抵達終點,才發現捷徑是這個世界上最長的彎路。

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說:

「所有我們完成的美好事物,沒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因為這些事物都太難、太複雜。」

賺錢如是,做人做事亦如是。

那些表面上好走的路,往往暗藏陷阱,不僅不能讓你快速成功,反而會使你跑偏。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捨棄掉走捷徑的念頭,腳踏實地,才能過上真正想要的生活。

02

舍浮躁,浮躁的人生,走不長遠

人生之路,溝壑萬千。

面對複雜煩擾的世界,有的人能泰然處之、沉著應對;

有的人心浮氣躁,日子過成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年過年,朋友家裡來了一個遠方表叔。

表叔年近五十,頭髮都有些花白,上門居然是求著父親帶他學木工。

朋友見表叔衣衫襤褸,問母親,為何表叔過得如此潦草。

母親說,表叔從十幾歲輟學就開始學手藝。

一開始學做包子,學了幾天覺得無趣,耐不住性子,嚷嚷著要回家。

二十出頭,突發奇想要去學裁縫,不出半年,覺得學成太慢,又不了了之。

三十多歲,聽說賣熏鴨掙錢,興致勃勃跑到城裡,學了三個月的熏鴨,又悻悻地放棄了。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一轉眼鬢角已染秋霜,卻還是一事無成。

朋友聽完勸母親,「表叔這次看起來躊躇滿志,一定能跟在父親後頭好好學。」

母親淡淡地回答:「心是浮躁的,幹什麼都不會長久。」

果不其然,父親帶著表叔只做了幾天的木工活,表叔覺得工作又累又複雜,僅一個月的功夫,就悄沒聲地打道回府了。

多年後再聽到表叔的消息,才知道他日子過得潦倒,親戚朋友都趨於遠離。

《格言聯璧》有言:「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浮躁的人生,註定走不長遠。

人活一世,坎坷、羈絆在所難免,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捨去浮躁、靜心做事。

遇事屏住氣、沉下心,不急不慌,一切都會在計劃中慢慢實現。

03

舍精明,聰明過了頭,是愚蠢

自媒體作家李思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李思圓的前公司有位同事,來公司好幾年了,不僅沒有得到領導重用,漸漸地還被同事們疏遠。

一切都是源於這位同事實在「太過聰明」

午飯時間點餐,她總是先讓同事幫忙點餐,之後又說自己沒有帶錢,讓同事幫忙墊付,可後來總是不還錢,同事問及就說自己「忘了」;

大家AA制的聚餐,她拿起菜單全點自己愛吃又貴的菜,全然不顧其他人的感受;

出門見客戶,幾個同事外出搭計程車,她永遠悄沒聲地坐在後排,讓前排的同事付錢。

一次兩次還好,時間久了,同事們都看清了她的嘴臉。

沒有人願意再幫她帶飯,聚餐也沒有人再叫她,甚至出行也找理由不和她乘一輛車。

那位同事以為自己很聰明,占了大便宜。

孰不知,聰明過了頭,是最大的愚蠢。

一個過於精明,事事算計的人,最後往往容易活成一座孤島。

生活,要想有得就要有舍,想要行得踏實、活得自在,就要捨棄無謂的「聰明。」

多一些厚道、真誠和笨拙,往往更容易獲得別人的欣賞。

厚道,才是立身之本,也是行走人世間最好的通行證。

04

舍欲望,欲望越多,束縛越多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為什麼越活越沒有發自內心的快樂?」

高贊回答說:成年人得不到快樂的原因,是把欲望與快樂連接在一起。

的確,欲望越多,束縛越多,痛苦也就越多。

之前,「90後女護士欠巨債被趕出家門」的新聞傳得沸沸揚揚。

每個月拿著8000元左右的工資,每月的消費卻少則兩萬,多則三四萬;

出門就叫網約車,經常出入高檔場所,穿戴都是名牌;

經常打腫臉充胖子,請朋友吃飯、喝酒,一次消費就幾千元;

只要放假休息了,就坐飛機到各地網紅點打卡,根本消停不下來…

李玫工資不高,卻欲望太滿,一味追求所謂精緻的生活,導致最後欠下了幾十萬的巨額債務。

父母不堪重負,拿出領養證,表明李玫並不是親生女兒,欲將她趕出家門。

李玫的故事,其實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

工資只有幾千,卻過著工資幾萬的生活,花唄、借唄、信用卡,幾個渠道的錢倒來倒去,讓自己年紀輕輕就背負著不小的債務。

道德經》中講:「貪慾不可助長,知足方能長久。」

有時候,我們想要的東西很多,得到了以後,發現也不過如此。

說到底,人生是一個不斷捨棄的過程,想要活得輕鬆,就要拋開不必要的欲望,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凡事知足常樂、把握當下,用精神的充實替代物質的虛浮,生活才會熠熠生輝。

05

演員張鈞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人的一生就像雕刻一塊木頭,需要面對取捨。最後雕刻出來的木頭就是你想要的人生的樣子。」

漫漫人生路,需要面對無數的選擇,但緊要的只有幾步。

舍要勇氣,更要智慧。

把握人生的每一次取捨,放下不必要的,才能擁抱更值得的。

時光還長,願你我都能堅守己心,不懼歲月,不畏風霜,在每一個當下活出最好的自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