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人體的百病之源請好好守護

長期腎虛或腎氣不足的人,會引起骨骼系統退化、造血功能不足、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所以,腎虛是百病之源,補腎對於身患各種虛症的中老年人非常重要。

腎虛=生命力下降

黃帝內經》中說:「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人體肺之治節,脾之運化,心之神明,肝膽之謀慮,膀胱之氣化排泄,大小腸之傳導,皆賴腎之技巧。這就是在肯定腎的創造力,意思是說,一些高難度的技巧性工作的完成,與腎的功能正常密切相關。

腎是一個「作強之官」,「強」,從弓,就是弓箭,要拉弓箭就得有力氣。「強」就是特別有力,也就是腎氣很充足的表現,其實我們的力量都是從腎來的,腎氣足是人體力量的來源。腎虛就是生命力下降了,一個腎氣虛衰、精神萎靡的人很難有出類拔萃的表現。

腎虛為虛證之本

在生理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腎臟的精氣衰退,會出現精神疲乏、氣色晦暗、發脫枯悴、齒搖稀疏、耳鳴耳聾、尿頻尿多、性功能減退、不孕不育、骨軟無力、老年人骨質脆弱等衰老現象。在病理上,當人體各臟腑發病時,都可出現腎虛的表現。據此,一般認為腎虛為虛證之本。

比如說,五更瀉又叫腎泄,足見此病的發生與腎虛脫不了干係。一個人要把所吃的食物消化吸收,主要靠脾、胃、腎三者的密切配合。就好比熬一鍋粥一樣,熬粥要用鍋、勺、火。胃好像鍋,脾好比勺,腎陽就像下面的火,三者配合起來,才能把一鍋粥熬熟。倘若一個人腎虛了,脾胃的消化動力必然大大減弱,這時就可能發生五更瀉。

除此之外,頭暈目眩、心慌氣短、小便失禁、月經不調、畏寒肢冷、腰酸背痛、內踝腫痛、咳嗽哮喘等症狀或疾病,都與腎有關。

但腎虛≠腎病,腎虛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是人衰老過程中一個必然的現象。中醫所謂的「腎虛」,實質上是人體的泌尿、生殖、內分泌、免疫、神經、血管、骨骼等諸多系統功能中的部分功能協調失常,導致人體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適,並不像西醫腎臟功能喪失那樣可怕。

兩者又可以在人體內並存。比如慢性腎炎患者病久了,多少會有不同程度的腎虛表現,而腎結石多為濕熱症。中醫對腎虛的診斷需要辯證分析,並不是說「腰酸腰痛、性功能不好」就一定是腎虛了,要補腎。當然,這是腎虛的一個症狀和一個重要信號,但像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腎結石等腎病也會造成腰疼。從中醫的角度看,濕熱體質、瘀血體質、風寒等都能引發腰酸腰痛,不一定是腎虛造成的。

如此說來,不管是中醫中的「腎虛」,還是西醫中的「腎病」,都需要明斷病情,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白志誠腎病專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