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中小學生要考普通話 教育部建議的

中國教育部在本周三(6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年度《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其中首次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1)》,其中建議香港講普通話納入考評體系,並且確定簡體字的法律地位。

根據中共官媒央視報導,《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顧問郭熙介紹說,報告提出84條建議,其中包括香港應將普通話教育作為政策適度融入學校考評體系,連貫銜接小學、初中、高中的普通話教育。

《報告》分析了香港「兩文三語」的現狀,尤其是在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提出在法律上明確普通話與簡化字的地位、將普通話教育適度融入考評體系、粵港合作推進普通話教學等具體建議。

香港1997年起實施「兩文三語」的語言政策,兩文為中文和英文書寫,三語為粵語、英語和普通話。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前立法會議員、教協副會長葉建源,質疑撰寫報告者未必了解香港實際狀況。他指,在現行政策下,已有相應普通話的考試制度,評估教師與學生的語言能力。此外,中文作為香港法定語言之一,雖然傳統上慣常使用繁體字,但以簡體字書寫的文件在法律上同樣有認受性。他強調,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有獨特歷史背景和角色,應在「兩文三語」基礎下繼續改進,「三語」有同樣的重要性,亦應受到重視。

香港教學考評系統是否因此出現變動尚未可知。香港教育局回復《蘋果日報》問詢時,未有正面回應是否知悉和接納報告的建議,僅指香港語文教育政策是要培養學生擁有「兩文三語」,以提高香港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同時加強香港與大陸的交流和連繫。香港中小學設有普通話科,所有學生均須修讀。

這並非是香港教育系統首次受到北京的關注。就在今年4月,香港《明報》記者發現,當地中小學有關歷史的教科書出現緊跟大陸的趨勢,原來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改成了「中國國民黨」遷至台灣。

香港2019年6月爆發反送中運動,示威活動持續超過半年之久。根據路透社取得的警方統計數據,在9200名被捕的示威者中,約40%是年輕學子,其中超過千人年齡不滿18歲。路透社指出,意識到有如此多的香港年輕人對共產黨抱持敵意,中國領導層開始心生警惕。如今北京鎖定學校課綱、教職員工、考試和課外活動內容,試圖通過「再教育」的手段使香港年輕人成為忠於中國的公民。兩名不願具名的中國官員透露,他們預計在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任內會出現全面的教育改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