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深圳海域首次出現大量銀幣水母 有毒勿接觸

銀幣水母樣本。(香港文匯網)

繼布氏鯨、海市蜃樓之後,近日,深圳東部東山島至桔釣沙海域,出現一種「瓶蓋」狀生物,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工作人員檢測,證實該類生物為銀幣水母。這是首次在深圳海域發現數量較多的銀幣水母。大陸專家提醒,雖然銀幣水母的毒性較弱,但還是要避免直接接觸。

這些銀幣水母最早是由漁民發現的。經科研團隊化驗分析,證實銀幣水母處於繁殖期,通過出芽生殖的方式向水體釋放了大量水母體。隨後兩天,科研團隊加大了監測範圍,發現銀幣水母在大亞灣惠東一帶海域也大量出現。

據現場科研團隊負責人饒義勇指出,銀幣水母呈鮮艷青藍色,因形似銀幣而得名。銀幣水母沒有游泳能力,只能隨著溫暖的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所以也被人們當做「暖流指示種」。

饒勇表示,銀幣水母雖然毒性較弱,但直接接觸可能誘發皮膚起疹子,如果遊客用手觸碰了這種水母,切忌揉眼睛,因為可能刺激眼部神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