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令人羨慕的愛情,都違背了天性

作者:

在這個世上,

愛情似乎是最不能考驗的東西。

堅固時,能排山倒海,

但脆弱時,又一碰即碎。

但縱使是所有的生物,

都有自私的基因,

我也將違背我的天性,

忤逆我的本能,

去永遠愛你。

01

在號稱「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上,

生活著一種神奇的狐狸——藏狐,

它被稱為「行走的表情包」,

以鼠兔為食物,是人類的「益獸」。

它們當中有這樣一個大家庭:

一對夫妻,共同養育了4個孩子,

雙方相互依賴,輪流分工:

一人外出尋找食物時,

另一人則留守洞穴照看幼崽,

生活十分平靜而又幸福。

但孩子總嗷嗷待哺,

這次輪流到藏狐媽媽

外出去尋找食物,

可自此,就再也沒有回來。

爸爸幫孩子們捕捉到了獵物,

躺在草地上,等待著妻子歸家。

但它們不知道的是,

悲劇已經發生:

幼崽媽媽成為了臧狼的受害者。

藏狐是屬於一種單配製動物,

它們對婚姻有著極高的忠誠度,

一旦認定了對方,就終身陪伴。

當等待的希望破滅後,

儘管孩子需要母親,

它也需要妻子,

但最後,它還是一個人

承擔了養育家庭的責任。

標註領地,警惕危險,

餵飽幼崽,還要教授它們狩獵,

雖然這位單親父親已經十分努力,

然而家庭的情況一直雪上加霜:

奔波勞苦一無所獲,

它能捕捉到食物越來越少;

兒子們飢餓地相互撕咬、撲叫,

去爭奪父親所提供食物的分配權;

弱小的小女兒因久不進食,

已奄奄一息,似乎也撐不過明天……

所幸在這個夏天結束前,

依靠牧羊人的羊群掩護,

聰明的狐爸爸

勉強獵到了足夠量的食物,

孩子們暫時存活了下來,

可對妻子的思念,

卻並沒有終結……

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

遺忘才是。

接下遺留的期許,

也是愛情延續的一種方式。

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

遺忘才是。

接下遺留的期許,

也是愛情延續的一種方式。

02

在廣袤的東非平原上

生活著一種長腿、

中等大小的犬科動物,

它叫黑背胡狼,也稱「黑背豺」。

忠誠、可靠、貼心等特性,

被認為是理想伴侶的完美化身。

和人一樣,

黑背胡狼在尋找人生伴侶時,

通常喜歡送給對方禮物,

然後再彼此結合,組成家庭。

平時生活中,

公胡狼取悅妻子相當簡單,

只需承擔家務,多多跑腿,

幫忙照看幼崽,

然後擔當好守衛領地的職責。

夫妻兩人的行為模式幾乎一致,

通常會用相同方式一起做某件事。

就連標註領地這種工作,

也要一起挨個做上一遍。

一般公胡狼在前,母胡狼緊跟其後。

育兒方面,

它們有著完美的分工。

孩子完全可以依賴它們盡職的父母。

一對胡狼夫婦哺養了3隻幼崽,

父親負責每天的家務,

打掃洞穴、尋找食物;

愛人則可在旁安心地照料孩子。

胡狼媽媽哺乳小傢伙時,

胡狼爸爸會在一旁悄悄守護。

危險來臨時,

為了保護幼崽,

夫妻雙方一起對抗敵人。

據研究,黑背胡狼群體中,

很少會出現喪偶的單獨個體,

如一方發生不幸,

另一半幾乎很少能繼續存活下去。

不能沒有彼此,

在生活中相互扶持,

這是愛情發生的奇蹟。

不能沒有彼此,

在生活中相互扶持,

這是愛情發生的奇蹟。

03

長臂猿一直過著棲居樹上,

家族式的小群體生活。

它們遵循著一夫一妻制的婚姻,

被稱為是最佳愛情的典範。

經多次唱歌、試情接觸後,

長臂猿雙方才會達成

一種終身的配偶關係。

一般在家族生活中,

成年男性猿擔任首領,

它不僅要做一個關心後代的父親,

守候妻子的丈夫,

同時還要是防衛家園的勇者。

保護領土範圍內樹木林中,

供應孩子和配偶食用的嫩葉和果實。

sam和sage是一對恩愛的夫妻,

住在英國多塞特郡的猿類救助中心,

它們經過5年的戀愛,

才決定彼此一生相守。

每天膩在一起,

不分晝夜地在林間唱歌,

仿佛向周圍的人和動物宣告:

看,我們是多麼幸福的一對。

不久它們又迎來了兒子onion,

這只可愛的小長臂猿,

會向它的父母學習唱歌。

sam和sage共同生活了8年,

在一起唱了13年的歌,

直到意外突然來臨:

一枚桃核帶走了妻子sage。

sam不再想去吃東西,

開始逐漸地離群,

喜歡孤單地呆著,

甚至,它停止了唱歌。

對於擁有細膩情感的長臂猿來說,

這樣的悲劇具有雙重性:

你失去了愛人,失去了你的歌聲,

潛在地,你也將失去了你的領土。

然而2年後,

再次失去兒子onion的痛苦,

似乎又一次加深了sam的悲痛:

它的行為出現了極大反常,

常常坐在角落裡,埋低下頭。

有時它也試圖尋找情感方面的溝通,

比如緊緊抓住飼養員的手,

很明確表示,

它不希望你走。

因為有愛,

所以才會痛。

因為有愛,

所以才會痛。

04

人類對狼的偏見

源於它對其他動物的殘忍。

但縱使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看起來冰冷無情,

也並不意味著它,就沒有感情。

大多數的狼

傾向於單一配偶制的婚姻。

即只要愛人還在,

就永不遺棄,相伴終生。

在母狼63天的懷孕期間,

公狼不僅會時刻陪伴在身邊,

還會為妻子獵殺食物。

除是相互忠貞的伴侶外,

狼夫婦也是非常合格的父母。

幼崽在吃奶期間,

有些種屬的狼會將獵殺食物

撕成碎片吃下腹中反哺給幼狼。

美麗的額侖大草原上,

有兩隻跌跌撞撞的狼,

正被獵人追趕,跑上了山脊。

這是一對結成伴侶的夫妻,

雖然公狼體格健壯,

但因母狼的前腿受了重傷。

獵人很快追上它們,瞄準槍口,

這時公狼突然往山脊飛快跑去。

就在獵人遲疑之際,

受傷的母狼鑽進了一個山洞。

原來公狼並非撇下戀人獨自逃脫,

相反,在關鍵時刻,

它要吸引獵人的注意力,

為妻子帶來生存的機會。

但很快它就跑到斷崖頂部,

前方獵槍,背後懸崖,

只能直立身體,高昂起頭,

寒光凜凜的目光逼視著敵人,

後身體旋轉180度,跳下懸崖。

而那隻母狼,

知道丈夫無機會生還後,

它便扒塌了洞穴,將自己埋葬。

幾天後,

人們在埋葬母狼的洞穴上方,

發現了公狼的屍體,

還有一條長長的爬行血跡路線。

沒有人知道,

跳下懸崖的公狼,

是如何步步爬回到了妻子身邊。

因為有你,

我才願一生很長,

生命無期。

因為有你,

我才願一生很長,

生命無期。

[page]

05

灰鵝是鵝的一個變種,

它的形成具有1700年的歷史,

屬於一種鴨科雁屬動物。

因母鵝在坐窩時,

公鵝會寸步不離守在旁邊;

母鵝因吃食而離窩時,

公鵝又會替母鵝坐窩。

所以又被為「夫妻鵝」、「恩愛鵝」。

生活在奧地利

阿爾卑斯山深處的一群灰鵝,

經過科學家的觀察,

它們同樣是單配偶制生存的動物。

其中有一對恩愛的夫妻,

它們經常一起散步、睡覺、吃飯,

甚至在湖邊發呆,

享受著二人的浪漫世界。

但就在一個暴風雪的晚上,

那隻女灰鵝意外走失了。

失去伴侶的公鵝,

遭受到同類其他灰鵝的

驅趕、追逐和啄咬。

但每次,它會躲在湖邊,

安靜地呆著,

那裡曾是它們一起約會的地方。

由於不堪同類欺負的壓力,

公鵝向另外一隻母鵝求愛,

再次過上了平靜的日子。

但突然有一天,

那隻曾經走丟的灰鵝,

又奇蹟般地回到了這裡。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

這隻公鵝最後

還是選擇忠於自己的愛情,

和之前的戀人,

重新又在一起。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06

白鸛是一種長途遷徙性的鳥類,

它們同樣遵循一夫一妻的配偶制度。

任何一個和諧穩定的家庭,

都離不開完美的家務分工。

白鸛夫婦首先完成的第一件事,

就是搭建屬於它們自己的愛巢。

通常情況下,

公鳥會外出尋找和運送建巢材料,

女方則留守在家中築巢。

待新房建成後,

雙方還要負責後期住房的

維修和改造工作。

繁殖後代並非只是母鸛的工作,

公白鸛也要參與孵卵,

雙方每天輪換2至4次,

不過晚上多由母白鸛來孵化。

從雛鳥出生到能飛翔離家,

大概需要60到63天,

這一時期內的幼鳥餵養工作

也由雙方共同承擔。

malena是一隻雌性白鸛,

一次在飛到達克羅埃西亞地區時,

被獵人的獵槍射中,

雖被一個好心的老人所救,

但因傷勢太重,

無法進行長途的飛行。

幸運的是,

她遇到了klepetan,

雙方彼此相愛,很快有了孩子。

愛情的甜蜜和溫暖,

讓malena忘記遠離同類的孤單。

直到冬季將要來臨,

klepetan隨大部隊將要離開。

malena陷入了抑鬱、悲傷之中。

但漫長的冬天還沒完全過去,

那隻飛走的白鸛鳥klepetan,

又飛回到了malena的身邊。

雖然klepetan

無法克服候鳥遷徙的本能,

冬季需要飛到南非過冬。

可它並沒有忘記伴侶和孩子,

每年總是最晚一個離開,

最早一個返回,飛到妻子身邊。

一年來回往返16000公里,

十幾年從未有過失約,

直至生命走到終點。

所愛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

所愛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

07

雙角犀鳥因有酷似犀牛的角,

故得此名。

每年3-6月是它們的繁育期,

這時犀鳥們會離開群體,

和自己心愛的伴侶,雙宿雙飛。

它們將高大喬木的天然樹洞,

作為自己的婚房,

在接下來的婚姻生活中,

雄性雙角犀鳥可堪稱為

鳥類中的「」模範丈夫。

雄鳥要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幫助愛人加固並封閉樹洞,

以減少猛禽和蛇類等天敵的威脅。

因媽媽要留在洞中孵育寶寶,

所以封鳥巢的材料就需雄鳥來找。

它往返銜來泥沙、樹枝和種子,

製作成粘合劑,封閉洞口外側。

只留一個小孔,

便以向愛人投食。

雌鳥要等到寶寶出生並換羽後,

才能一起離開封閉的巢穴。

而在這之前,

這長達5個月的育鳥時間裡,

犀鳥爸爸要來回奔波,

為妻子和孩子尋找食物。

忠誠和責任,

永遠是愛情

能夠抵抗時間磨蝕的保鮮劑。

忠誠和責任,

永遠是愛情

能夠抵抗時間磨蝕的保鮮劑。

09

信天翁為一種海洋性鳥類,

它們天長地久的愛情,

首先要從相互起舞開始。

信天翁的求愛,

被認為是最禮貌、最紳士的方式。

它們嘴裡發出「咕咕」的歌聲,

同時還會非常有風度地,

向「意中人」不停地彎腰、鞠躬。

尤其喜歡把嘴巴伸向空中,

向伴侶展示自己優美的曲線。

如果雄信天翁求愛成功,

它的伴侶會和它一起,

伸直脖子,胸頸相互摩擦,

發出一種歡快的叫聲。

這預示著它們將會一起

完成後代繁殖,共同養育兒女,

成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紐西蘭亞南極地區的島嶼,

就生活著眾多的信天翁,

每逢夏季,

它們都飛到此處繁殖後代。

一隻雄性信天翁

也在約定好的地點,

等待伴侶的歸來。

每年它們都將分開六個月,

各自在海上飛行,

然後回到這座島嶼匯合

生育下一代。

很明顯,

今年雌信天翁來的有點晚。

時間在一天天地消逝,

如果戀人還不能及時出現,

它們將錯過今年的順利繁衍機會。

雖然這個島上有三百萬隻鳥類,

但它只在乎那一隻。

所幸最後,

那隻遲到的雌信天翁,

總算順利地飛回到地點。

等候多時的雄信天翁,

看到思念已久的愛人出現,

雖然剛開始有點害羞,

但只過一會,

它們就開始互舞起來。

不要著急,多點耐心

等待也是愛情的重要一部分。

不要著急,多點耐心

等待也是愛情的重要一部分。

……

英國生物學家道金斯

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說到:

一切生命個體,都有自私的基因,

都是基因的傀儡。

然而在自然的世界裡,

卻有10%的哺乳動物

和90%的鳥類,

它們克制了這種所謂的

「自私基因」或者「自私天性」,

選擇忠於它們的愛人及愛情,

遵循「一妻一夫」的配偶規則。

即使要分享自己的食物和領地,

甚至有因此感染疾病、遭受傷害的風險,

而共同撫養孩子的責任

更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但它們還是用忠誠、包容、互助

譜寫了令人感動的愛情壯歌。

藏狐爸爸失去了愛人,

卻堅強地一人去養育孩子;

火烈鳥安德魯亞

在看到被禿鷹殺害的妻子——

安娜的屍體後,

悲鳴不已,殉情自殺;

失去孩子的斑頭雁夫妻

在分道揚鑣後,每隔一段時間,

還會不約而同地回到築巢地點,

緬懷幼鳥又或是希望再見愛人。

其貌不揚的草原田鼠,

會為妻子梳理毛髮、築巢、

照顧幼崽,終其一生不變。

企鵝夫妻在分居6個月後,

再見時,僅靠戀人的仰天長嘯,

就能快速地認出對方。

視唱歌為生命的長臂猿,

因思念愛人封住了嗓音,

不吃不喝。

……

看了這些動物的情深

感覺我們人類,

都自覺不如。

文獻資料:

1.BBC記錄片《animals in love》、《地球脈動第2季》

2.bilibili出品紀錄片《未知之境》

3.CCTV-1紀錄片《秘境之眼》

4.論文《conserved tranomic profiles underpin monogamy across vertebrates》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視覺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