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從雷鋒到「流量明星」:中國「飯圈」的崩塌始末

8月23日下午,趙麗穎粉絲群的多個官方微博或大V被禁言,其中不乏有百萬粉絲的帳號。

起因是趙麗穎將出演電視劇《野蠻生長》並且再次二搭王一博的消息引發了雙方粉絲不滿,隨後發生了「互撕」,大有發展成一場網絡罵戰的趨勢。

甚至有粉絲稱「把事情鬧大才好呢」「各方混戰,才能讓你家工作室劇方看到隱患有多大」。

飯圈的瘋狂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次恰好撞在了整改的風口浪尖上。瘋狂瞬間被碾壓,「唯恐天下不亂」的粉絲群被禁言。

今年以來,飯圈的崩塌肉眼可見。

先是粉絲投入真金白銀和情感扶植起來的精緻偶像不斷爆出醜聞,不僅道德存在很大瑕疵,吳亦凡之流甚至還走向了違法犯罪。

接下來,讓大眾忍無可忍的飯圈亂像終於遭到了大規模整治,人肉搜索、造謠攻擊、網暴、互相拉踩、挑動對立、控制輿論等都成為重拳出擊的對象。不少背後資本和平台的利益也被極大打壓。

飯圈亂像,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可以招搖過市了。

曾經,追星意味著欣賞與喜愛,與偶像一起變得更好。但不知何時,挑戰公眾底線成了飯圈常態,最終只能走向被大規模整治的命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星本是個社會現象,與社會心理、媒介技術等的進化息息相關,但當追星成為一門生意,純粹從逐利角度出發,又不被適當控制時,為惡就不可避免了,就會反過來侵蝕社會價值觀,貽害無窮。

我們需要從更高的維度上了解追星從「鏡花水月」到「一地雞毛」的進化歷程,才能看清飯圈崩塌背後複雜的因素,從而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度的思考。

今天這篇文章篇幅較長,但看完絕對會讓你讀懂飯圈崩塌始末。

01追星狂熱從來就不是什麼新鮮事

高舉雙手、為偶像打call的粉絲文化,並不是現代文化獨有的,自古就有之,而且那時粉絲們瘋狂起來的無節操程度,比起現在也毫不遜色。

比如,古代形容男子貌美的成語「看殺衛玠」和「貌比潘安」就是以兩位「當紅男明星」作為典故。

衛玠晉朝美男子,才華風度都屬一流,自小他所到之處就一定會被人矚目,所以他常常要從圍觀的人群中奮力脫逃,時日一久,原本就體弱多病的他終於支撐不住病倒了,乃至最後離開人世。

另一位男明星潘安在受歡迎程度上也是不遑多讓:據傳他年輕時,駕車走在街上,即便老婦人都為之著迷。而那些仰慕他的女子往往把水果往潘安的車裡丟,每當他回家之時都是滿載而歸,整車都裝滿了瓜果。

可見,追星和粉絲文化在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只不過,經過多年的媒介和技術的發展,這種「傳統藝能」也在起著肉眼可見的變化,進而在不同類型的人群之間引起了不解和衝突。

在1993年由趙麗蓉、蔡明和郭達表演的央視小品《追星族》中,就生動鮮活地展示了三代人對於明星的不同理解:

代表老一輩的奶奶對各式各樣的追星詞彙充滿了誤判和誤解,她以為「四大天王」和托塔李天王一樣是神明中的一位;「追星族」是少數民族中的一支;歌曲《星星點燈》是評戲的一首……

而父親則對這類追星文化充滿反對,認為對於明星的過度迷戀影響了女兒的學業成績,因而直接明令禁止了女兒的某些追星活動,鬧得父女相當不愉快。

無獨有偶,幾乎同時期的著名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中也有《心中的明星》這一集,講述了家裡最小的女兒賈圓圓沉迷於香港明星張國榮無法自拔,從而在家庭中引起了衝突。

可以說,八九十年代以中國香港、台灣地區為首的明星文化強烈衝擊了剛剛開放不久的 大陸,使得以上場景在千家萬戶上演。這種有別於古代衛玠、潘安式的明星當然是近代才出現的產物,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在中國傳統家庭中引起不小的動搖。

02偶像=意識形態的年代

要搞明白這種衝突從何而來,首先要明白我們現在口中所說的「明星」究竟為何物。

現代文化背景下的「明星」恰恰是和近現代的文化娛樂工業同步出現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電影產業剛剛開始發展並運作之時,同這種娛樂產業捆綁起來的明星也就應運而生了,好萊塢女演員佛羅倫斯·勞倫斯正是這種背景下產生的第一個電影明星,她後來也被稱為「電影明星始祖」。

進入20世紀的中下業,隨著唱片產業的興起,與以搖滾樂出現為標誌的流行音樂文化的出現,娛樂產業越來越豐富,應運躋身明星之列的人也越多。

隨後,跟著電視機在家家戶戶的普及,電視明星、搖滾歌星、電影明星紛紛出頭亮相,而一個個龐大且每個環節都嚴絲合縫的產業也都逐漸成型,人類正式進入一個全民娛樂時代。

但在中國,為什麼到了八九十年代,依然會有老一輩把明星偶像視為洪水猛獸一般呢?

因為中國的偶像發展史和其他地區略有不同。

縱觀中國建國以來的歷史,明星並非是稀缺產物,從電影《英雄兒女》中的戰士王成,到頻頻在熒幕上出現的歌手賈世駿、郭蘭英,都當得起「明星」的稱號,但第一個有著穩定「粉絲群體」的明星,可能是另一個我們熟知的人:雷鋒

這是第一個明確「向他學習」的全民偶像。1963年初,樂於助人、勤於做好事的雷鋒犧牲不久後,他生前所寫的《雷鋒日記》被公布於眾,《人民日報》刊登雷鋒日記摘抄和評論員文章。

不久後,應《中國青年》雜誌社之邀,毛澤東主席揮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3月5日,《人民日報》等各大報刊刊登毛澤東題詞。自那之後的每個3月5日成為「學雷鋒紀念日」。也就是在這之後,雷鋒那身著一身軍裝的標誌性形象,他的好人事跡和日記語錄傳遍了中國的大街小巷。你可能不認得自己周圍的每個鄰居,但你不會不認得雷鋒。

這或許是在80年代港台明星「入侵」之前,參與度最高的一次「追星」和規模最大的一個「粉絲團」,雖然它有別於西方國家以娛樂產業為根基的追星運動,但是使這場運動成為可能的,同樣是報紙、廣播、電視和電影等傳播媒介。

雷鋒精神,也高度代表了建國初期那種,樸素而又熱烈,為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的無私奉獻價值觀。

不過,雷鋒之後的第二個全民偶像,則和娛樂產業接上軌了,它標誌著集體主義的退潮和向個人的回歸,而標誌著這個現象的偶像,叫鄧麗君

03鄧麗君的歌,費翔的顏

時間來到上世紀70年代,在某部隊的文工團,女兵蕭穗子正和她的朋友們在房間裡偷偷試穿著從廣東買來的新式襯衫和緊身牛仔褲。

這時突然傳來了敲門聲,原來是文工團小號手陳燦,他帶來了一個比磚頭還大的黑色錄音機,神神秘秘的把一盤磁帶放進收音機,按下開關鍵,一段甜美溫柔的歌聲傳了出來:「愛的日子裡,讓人難忘記」,這首歌就是鄧麗君的《儂情萬縷》。

這是電影《芳華》中的一個鏡頭。在那個年代,除了樣板戲和紅歌,軟綿綿的情歌都具有「腐蝕性的作用」。借用80年代的特殊書籍《如何鑑定黃色歌曲》的描述:

「糖衣裹著的毒藥,就是讓人們在甜蜜的愉快中吸收它的毒性;此類庸俗歌曲對中國某些青年男女,實是色情引誘之聲,精神麻痹之劑」

然而,「黃色歌曲」也阻擋不了人們對這個甜美女聲的嚮往,和一聽再聽的渴望,即便人們並不清楚這個聲音的主人長相到底是什麼樣。因為他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歌曲和偶像也可以十分個人化,是能訴說感情和思念的,而不僅僅是口號和標語的代名詞。

這份通過磁帶和收音機傳來的歌聲和悸動,比國外已經晚了整整幾十年。

隨著電視機由黑白到彩色的遞進,和在全國各地的鋪展開來,人們更多地接觸到了綜藝節目。

也正是這個時候(80-90年代),百姓生活的富足和需求的增加刺激了娛樂產業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抬頭,人們第一次接觸到了現代語境下的明星和偶像概念。

在電視上,偶像可以伸開腿腳,釋放自己十足的性吸引力——他們的代表人物就是費翔

1987年,來自台灣地區的中美混血歌手費翔在回大陸探親時主動聯繫了電視台,作為台灣歌手代表登上了當年的春晚表演來宣傳兩岸聯誼。雖然具有政治色彩,費翔卻因為俊美的形象和帥氣的舞蹈動作,像「熊熊火焰」溫暖了億萬女性的心窩,被視為「白馬王子」和「夢中情人」。

費翔的走紅,似乎是二十多年前美國著名搖滾歌星「貓王」的一個縮影:二者都有著姣好的面容,都通過電視成名並最終風靡全國,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每一個動作,和每一次扭胯都散發著荷爾蒙的氣息,看得台下的觀眾們心跳不已。

如果說鄧麗君的歌聲代表著私人情感的回歸,那麼以費翔為首的明星偶像則開始以面容示人,把聽眾和觀眾結合在了一起。人們喜歡偶像可以是喜歡他/她的歌,更可以是喜歡他們的顏,明星第一次和性吸引力聯繫在了一起。

這種風潮一旦開了頭,接下去就勢不可擋了。

04榨乾自己,也只見了劉德華一面

90年代,港台明星開始大肆「入侵」大陸,小虎隊、四大天王、張國榮等明星在民間,尤其是學生群體中紮根發芽,一時間「追星」成為新的時髦。這也就出現了開頭所描述的那一幕:老一輩對這些風潮無法理解,但年青一代對這些明星熱情難退。

港台文化進入家家戶戶後,改變的是年輕人的生活:那時沒有網絡,年輕人便到處搜羅雜誌和海報,貼滿房間牆壁。

[page]

一本雜誌,關於偶像的內容只有寥寥幾頁怎麼辦?他們就開始剪報,把偶像相關內容剪切下來集中整理收藏,一本本自製的寫真集可謂是他們最珍貴的寶貝。沒有社交軟體,粉絲向偶像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往往只能通過信件。白紙黑字中的崇拜和愛慕之情,真摯又熱烈。

不僅家庭生活開始改變,年輕人的行為模式也開始受到影響:由於港台劇的熱播,他們開始學習電影明星講話,新的流行詞彙也開始湧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老一輩家長接受不了孩子們滿口的「哇塞」和「哇靠」,不少家庭戰爭也因此而起。

可以看出,直到網際網路興起之前,追明星都是一個單向的行為。觀眾們被動地接受偶像的一切信息:照片、海報、音樂、電影、新聞資訊……

那時候的粉絲不像現在,並沒有左右明星的「生殺大權」,他們只能選擇接受娛樂公司所營造出來的形象。粉絲也還未能形成規模化的、有組織的群體性力量,他們可能會購買磁帶光碟,但是能在當面見到明星的也是少之又少,他們只是「受眾型粉絲」。

這時期最著名,也最駭人聽聞的後果當屬2007年的楊麗娟事件了。

這或許是一個受眾型粉絲的極端案例。楊麗娟是香港明星劉德華的超級粉絲,1994年的某天晚上她夢到了劉德華,從此開啟了她對劉德華的瘋狂追星之路。楊麗娟的父親為了實現女兒能見到偶像的願望,不惜賣房、賣腎,直到2007年3月26日在香港跳海自殺,而這件追星事件也在這時達到了爭議的頂峰。

楊麗娟對劉德華的感情就像是一塊扔進深井的石子,一直垂直地單向下落,卻得不到偶像的任何回音。

她的願望是「見到劉德華真人,而且希望能夠有一個短暫的交流,以便將自己的夢境說給劉德華聽」。但這在受眾型粉絲時代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這份無回音的情感最終逼瘋了楊麗娟,惹怒了溺寵女兒的楊父,這才最後有了那場跳海自殺的悲劇。而鬧出如此大動靜的楊麗娟,最後也不過只短短地見了劉德華一面而已。

可以說,那時候的明星是真正意義上的「明星」,他們高高在上,接受粉絲的頂禮膜拜。

「四大天王」在那個特定的年代給了所有人一種美好的幻想。90年代,正值國企改革和企業重組,大批工廠的工人下崗,引發了一輪巨大的「下崗潮」,那時候很多人都處在生活舉步維艱的情形中,更沒有心情和閒暇去談什麼情情愛愛了。

當劉德華高唱「給我一杯忘情水」的時候,「忘情水」「失戀」「前女友」在當時是一種更高層級的情感。

當時的香港處於97年回歸前夕, 大陸對香港的認知通常還是和「先進」「發達」「高級」畫上等號,一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有高度現代化的社會分工、市民文化。

所以四大天王和香港黃金一代的作品,不論個人情感、職場文化還是人生感悟,都大獲成功,既有職業化的文娛產業原因,也因為他們提前把現代都市人的感悟科普給了剛剛開啟城市化的 大陸乃至整個東南亞。

這種局勢一直維持到了21世紀初期,2003年的4月1日,香港明星張國榮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的24樓一躍而下,成為香港娛樂圈一個歷史悲劇。同樣和張國榮一同消逝的,是香港娛樂產業在國人中的影響力和地位。

直到目前,每年4月1日,網絡和線下都會有大批的歌迷粉絲進行集會,以此追悼張國榮的早逝,而這一切似乎在預示著,像張國榮那樣富有影響力且代表黃金一代的香港明星早已成為過去式,人們所悼念的不僅僅是張國榮,還有那個黃金年代的香港。

以驚世駭俗的「張國榮自殺事件」為標記的2003年,似乎可以作為一個分水嶺,在那之後, 大陸的電視台,娛樂產業逐漸成熟發達,手機簡訊、電腦網咖在大城小鎮普及開來,更別提彩色電視了。

也正因為這些變故,選秀節目有了群眾和物質的基礎,並逐漸生根發芽,也正是這個階段,「粉絲」這個群體開始形成,並慢慢呈現出其瘋狂和能量。

05粉絲可以決定偶像命運的時代來臨

什麼是選秀節目?明星自然不會去參加選秀節目,因為選秀節目本身就是產生明星的。我們在選秀節目中看見的只有草根,也就是和你、我、他一樣的普通人。選秀節目仿佛在說,你看,你也可以成為明星。

因此,在《超級女聲》的家長寄語環節,那屏幕上一個個生澀且口音濃重的面孔,讓大家喚起了對自己父母的回憶。也正是這些接地氣的環節,使得以《超級女聲》為首的選秀節目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歡迎。

第一、二屆《超級女聲》,讓湖南衛視當年的收視率僅次於央視一台,超女節目同時段收視率以碾壓性的優勢占據全網首位,並且帶動了極其龐大的社會關注度和討論度。

這些歡迎度和對選手的支持又將於何處傾瀉呢?

於是,投票機制出現了,而有著為某個選手謀求勝利的目標,一個個巨大的民間利益共同體形成了,他們就是所謂的「飯圈」和「粉絲團」的雛形。

的確,現在看來《超級女聲》在那個年代也的確讓飯圈第一次登上社會舞台。只要你有一部手機,所有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投出你寶貴一票。

「涼粉」「玉米」「盒飯」都取自選手名字中的一個諧音,並以一些食物的名字被粉絲團用以冠名,以顯示和偶像之間的親切感。一時間,你是「玉米」還是「盒飯」,「涼粉」還是「蠟筆」,成為人們身上的一張張標籤牌。

「粉絲」一詞為英文單詞「fans」的直接音譯,卻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中,詞義出現了一個細微的錯位:在《劍橋詞典》中,「fans」可以指代「支持一個人,一項運動或是一支球隊的人」,在給出的例句中,我們可以看到諸如歌劇、電影或是音樂這類的聽眾/愛好者也可以被「fans」指代,但在中國它卻指向了這個詞義中一個狹義的角落——fanatic(狂熱的)。

說到這個錯位的產生,2005年的《超級女聲》選秀節目可謂「功不可沒」,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早在一年前,2004年湖南衛視的同檔節目雖然也獲得了成功和不少關注,但那時候的支持者團體並沒有各自的暱稱。而隨著第二年超女的成功,連帶著流行起來的是一套新的粉絲話語系統:「玉米」「涼粉」「盒飯」。

而隨著這一套粉絲話語系統堆積,資本市場開始挪動龐大身軀緩緩滾動,粉絲經濟開始誕生其雛形。

由於明星與粉絲間的距離驀然地拉近,粉絲們也就不再擔心見不到自己的偶像。由於選秀節目需要粉絲的投票,那麼拉票會、歌迷會也就三天兩頭舉行,甚至還可以有和偶像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超女的年代,是小靈通、動感地帶、簡訊和話費這些關鍵詞為主導的年代。智慧型手機尚未出世之時,聊天溝通、信息傳播、酒桌段子大多得藉助掌上這一寸機器的幫助。而《超級女聲》在這裡添了一把火:簡訊投票制。

這種有別於傳統選舉的投票制度讓觀眾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力量可以影響到台上選手的去留。

這種看似「民主」的投票方式其實早有資本市場的覬覦在內,投票並非是一人一票,而是可以一人多票,也就是說只要粉絲捨得花錢,那麼把自家偶像送上冠軍寶座的機率將越來越大。

在這種情形下,觀眾們不遺餘力地用手機投票,動員身邊的親朋好友,乃至自掏腰包拉住身邊的路人,為自己喜歡的選手投票。

一時間,超女簡訊投票的火熱,讓敏感的商人嗅到了機會,也就出現了很多刷票公司要摻進來分一杯羹。有的刷票公司直接打出「3萬元進全國20強,20萬元進全國10強,300萬元衝擊冠軍」的口號,言下之意就是說,只要你捨得花錢,我就有能力幫你把你的偶像送上冠軍寶座,資本的大口毫不遮掩地,血淋淋地敞開在大眾面前。

根據2006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度報告數據顯示,《超級女聲》這個欄目為湖南衛視帶來的直接經濟收益達6800萬。其中貼片廣告有1800萬,冠名贊助費有2000萬,簡訊收入有300萬。

而在這之後,一個新型的偶像概念出現在大眾面前:養成系偶像。這種新型的偶像模式除了模糊、拉進了粉絲和偶像的距離之外,也使得一個個利益共同體抱成了團,集結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群體:粉絲團。

這也就是後來為人熟知的「飯圈」的雛形了。

06資本給粉絲挖了個「投錢黑洞」

在第二屆《超級女聲》結束後兩年,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CEO史蒂夫·賈伯斯發布了第一代iPhone,正式宣告了人類的信息獲取模式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智慧型手機時代。

隨智慧型手機應運而生的,是各類新的媒介技術和社交app。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上線,中國全民進入了直至目前還在延續的「微博客」時代。

與此同時,新浪微博的「加V認證」制度更是在網上直觀拉進了粉絲與偶像的距離,「話題標籤」使粉絲能更容易地找到屬於自己的群體,從前需要靠簡訊、電話溝通、線下集會的活動如今在網上就可完成,成本大大降低。

新媒介技術的發展為粉絲實踐提供了廣闊舞台,也賦予了粉絲群體性的協同創造和高效聯動能力,粉絲能更容易團結在一起,特別是當他們為了某個共同目標而集結的時候。

[page]

在之前的明星粉絲極端事件中,我們聽到的都是楊麗娟這樣的單向投入粉絲的「著名事跡」,而在這之後,粉絲——偶像的關係變得不再單向化,更像是一個雙向的箭頭,甚至這個箭頭一度有開始向粉絲那邊傾斜的趨勢。

到2013年,隨著TFBOYS的出現,養成系偶像的戰線開始拉得更長,粉絲甚至可以像「親媽」一樣看著他們一路從小長到大。

數字文化領域學者凱文·凱利曾說過:

「任何從事創作或藝術工作的人,例如藝術家、音樂家、攝影師、工匠、演員、動畫師、設計師、或作者等,只要能獲得一千位忠實粉絲就能維持生活。」

這句話在微博時代顯然更容易實現,而且我們可將它反過來理解——只要你擁有了一千位忠實粉絲,就能在維持生活的前提下作一個明星了,更不要提一萬、十萬名忠實的粉絲了。

資本市場自然也看到了這裡的商機和明星門檻的大大降低,於是自2014年後,各式各樣的選秀造星節目應運而生,《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火箭少女101》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在如今這個年代,明星不叫明星了,應該叫「愛豆」(偶像,英文idol的諧音)。和愛豆同步進化的,是飯圈的規模化和分工的多樣化。

粉絲群體因為相同的情感追求而聚集成一個情感共同體,為共同的偶像加油。心理機制和文化概念成為粉絲放棄個人追星行為而加入到群體狂歡中的重要原因。

巴赫金在「狂歡理論」中指出,人們在狂歡期間可以盡情放縱自己原始本能,與他人一起縱情歡樂,開懷暢飲,狂歌狂舞。

粉絲們會在舞台前熱情應援,期待與偶像的近距離接觸。他們也依靠交互性極強的社會化媒體平台,形成偶像的後援團。這些狂歡的行為能讓他們暫時拋開現實生活中的壓抑和煩惱,釋放內心的情緒。

而付出→回報這條線,是在早年間的受眾型粉絲團中所沒有的:付出再多,又有多少人能和劉德華見上一面,說上一句話,甚至握一握手呢?但現在不同了,粉絲在偶像身上投入的金錢、時間和物力是和他們最後所收穫的東西直接成正比的,只要你付出得足夠多,你就可以和自己的偶像見面、握手甚至獲得合影的機會。

但與此同時,社會對偶像的批評也接踵而至,輿論普遍指責現在的偶像才華、唱功、演技不如以往,似乎比起張國榮、劉德華、張學友這種影音雙棲且口碑俱佳的明星,實力和藝術造詣均有所欠缺,他們往往只是「空有一副好皮囊」,卻難以交出令人滿意的藝術作品,就如同工廠流水線上趕工製造出來的產品一樣,質量、水準都無法和傳統手工製品媲美。

與如同產品一樣批量製作的愛豆相對應的,是粉絲團體的規範化。

從前《超級女聲》有粉絲團在街頭賣力地為偶像拉票,請求路過的行人掏出手機為偶像投出一票,如今飯圈形成了一種完善的分工架構,包括攝影組、數據組、文案組、控評組、反黑組等分工明確的任務組別。基本上接管了之前明星的宣發工作室全部職能。

在愛豆的微博評論里,你會看到千篇一律的文案內容,它們大多出自應援會的手筆,而粉絲會根據不同的情況,排成隊列整整齊齊地複製粘貼。

在一篇名為《想不花錢追星,你敢》的文章中,作者女生完完整整地回顧了幾個月里,她在飯圈跌打沉浮的經歷,其規範、高效程度足以媲美一個小型的NGO(非政府組織)。

比如,她提到粉絲在愛豆的微博下往往會有幾種操作:掄博,指粉絲註冊數量不等的微博小號,轉發偶像的微博內容給其刷流量;熱搜控評,指粉絲自發組織在偶像的社交媒體下面把正面的評論點讚回復,使其上「熱門評論」,負面的評論就要麼無視,要麼舉報;打榜投票,即偶像有新歌之後,去各種評選榜上投票刷熱度。

她曾經為某個偶像加了「打投群(打榜投票群)」。群里有專門的管理人員,給她們發放大批從淘寶買來的、已經註冊好的某平台小號,並讓粉絲們手動登錄投票。群里人按組領號,每組10個。甚至管理員為了激勵組員,每天都會進行投票數量排名,並綜合幾天的結果,給予最票最多的幾個人一定的獎勵和考核。每天群里投票的前幾名,投票數量都能高至上百組。

打榜/投榜或許是最勞神的,而最傷財的無疑是一切和愛豆有關的大小周邊,他所代言的產品,以及為他們沖榜單所購買的單曲。

資本的大口是永無止境的,而同樣,只要粉絲手裡有無窮的錢,他們就可以不停地朝這個黑洞投下去。

因此,當她沒有掏錢購買一件看上去不划算的偶像周邊時,她的負罪感產生了:

「我心中異常惶恐不安,原因無他——我並沒有為了我的愛豆,購買那款味道不好聞的劣質香水」。

不知什麼時候,資本已經悄無聲息地把「花錢投入」培養成為粉絲們心中的常態。

07不能輕易從這場遊戲中逃脫

如今的飯圈比起十幾年前的超女粉絲團的上街拉票,二十幾年前的歌迷購買盜版音像產品,無疑更像一個分工明確的蜂群。而正是這種類似NGO的特性,使得飯圈在集體行動上有著更高的效率,和從上至下更強的整體性。

2020年初,武漢新冠疫情爆發。1月21日,朱一龍公益應援個站就發布微博,表示將聯合湖北省慈善總會、省希望工程等單位對武漢等地進行援助,提供口罩、一次性消毒棉片和洗手液,並附上了捐款連結。

20多分鐘後,10508位粉絲就籌集了178286.26元。而隨後其他明星的粉絲團也紛紛響應,一時間,張藝興、王源、蔡徐坤等粉絲團也加入進了這個高效的捐款行列。

在這一切響應速度快慢的背後,是操作流程的差異,以某明星粉絲團為例,他們的一般操作流程是:找物資廠家聯繫渠道——聯繫湖北醫院對接人——確認物資符合標準——計算需要捐款的數額——發動籌款——找物資廠家購買物資——寄出捐贈物資——公示帳單。

而根據湖北省紅十字會官網,紅十字會的工作流程大致是:接收捐贈款物——(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統一調配使用——公布使用情況。

飯圈能在重大問題上行動如此高效的一大原因,便是內部人員的多樣化,在飯圈中不乏平日從事市場、公關的專業人士,協調起來自然是輕車熟路,加上不必紅十字會的大額預算,飯圈的預算是相當有限的,因此她們需要在短時間內計算出最優解……

可以想見,這樣的行動力,將在平時的打榜中產生多大的效益。

而在平時追星的過程中,隨著這些時間和精力投入的越來越多,也使得粉絲在「出坑」和「退圈」時所付出的成本越來越高——當投入了足夠多的財力物力後,退出這個遊戲顯然是一件很不划算,也十分辜負以往自己的事情。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當明星們傳出負面新聞或是公關危機時,無論爆料的錘有多麼的實,微博上最活躍的粉絲團成員往往會選擇「相信自家的偶像」。

比如近期發生的吳亦凡性侵事件,我們都鮮有看到投入最多的鐵粉迅速脫粉的例子,而明星的粉絲後援團也會第一時間發表支持自家偶像的言論——當在偶像身上投入足夠多了之後,粉絲會視偶像為自己生活、衣食住行的一部分,因此對他們來說,與脫粉一同脫掉的,還有自己曾經付出的一部分,他們已經徹底地在「內團體」中安營紮寨了。

何為「內團體」?美國社會學家威廉·格雷厄姆·薩姆納曾在1906年就記錄了人們根據群體成員關心來區分自己這一普遍趨勢,而後來的社會學家進一步地把這種團體稱為「內團體」(in-group),把圈子之外的團體稱為「外團體」(out-group)。

其中,內團體可以指具共同利益關係,也使成員具歸屬感、密切結合的社會群體,而外團體則是在這之外的其他圈子。

在內團體圈子中很容易發生「內團體偏私」,也就是說,當人獲得一種群體成員身份後,即便所獲得的身份是虛假的,人們依然會不自覺地將自己所屬的內群體與外群體相比較,進而產生對自己所屬群體的積極認同,並傾向於給內群體成員較多的資源與正向的評價。強烈的群體認同會使成員形成積極的偏愛,並對自己的群體成員有積極的態度。

舉例來講,為何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總統大選時,雙方的選民僵持不下,且選民之間很少有流動到對面的案例(無論候選人爆出多大的醜聞)呢?

就是因為雙方的選民在社交媒體上,往往會轉發、評論和點讚支持自己黨派、醜化對方黨派立場的媒體,這樣一來的結果便是,雙方對自己黨派的信心與忠誠度越來越高,對對方黨派的厭惡越來越深,就如同兩座固若金湯的城池一樣,沒有絲毫的聯繫和流動。

粉圈進化到現在也是如此,當資本的雪球越滾越大,告訴你你的偶像只差你的那一點點支持;當你投入了一百、一千、一萬元進入這場遊戲;當你結識的圈內朋友越來越多,關係已經好到了線下面基的程度......這一切都在告訴你,你不再能夠輕易地從這場遊戲中脫退。

08小結

讓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如今在中國大陸爆紅的「頂流偶像」,我們能想到多少是來自香港的?多少是來自台灣的,或是其他華人地區的?好像並沒有太多。

曾經屬於四大天王、張國榮和費翔的「受眾型粉絲」時代已然過去,選秀和數據流量作為頭牌的時代早已到來,「火」意味著參演了足夠多的當紅綜藝和電視電影,因為這有足夠高的曝光度。

飯圈亂像下,「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早已成為口號,即便一朝成名,沒有長時間的流量維繫,沒有粉絲團的應援,你的星光也會很快黯淡下去,被下一波流量覆蓋、捲走。

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多的傳統明星選擇了向這個趨勢妥協,並成為其中一員。

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把二三十年前出道的女藝人們請到節目中,讓她們PK,並由粉絲打分決定她們的去留。寧靜、張雨綺、周筆暢……這些曾經的影視、音樂明星,如今也無法避免地被套進這張大網裡,接受曾經頂禮膜拜她們的粉絲的審視和評價。粉絲驚嘆於她們美麗的永駐,感慨為什麼沒有早一點發現她們的魅力,紛紛「路人轉粉」。

走過了偶像=意識形態的年代,走過了明星代表現代化進程的年代,做過單向受眾型粉絲,我們如今終於「當家作主」了,人人都可成為明星,只要你與網絡互連;成為粉絲的成本大幅降低,只要你肯動動手指關注。

社會發展到當下,讓追星變得太便利了,追星能釋放出的狂熱和能量也可毫無阻礙地在網絡空間蔓延,如果不加節制,後果可想而知。這也說明當下整治飯圈是多麼必要。

接下來我們進入的時代會怎樣?明星和粉絲的邊界還會進一步的模糊乃至消失嗎?我們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飯圈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不會消亡,消亡的是瘋狂且無底線的飯圈,以及壓榨青少年錢包的「生意」。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商隱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