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高感染率下如常生活 英國人衡量「自由的代價」

周五在英國雷丁舉行的雷丁音樂節上的音樂會觀眾。倫敦國王學院遺傳流行病學教授蒂姆·斯佩克特說:「我們的感染率真的很高,但我們似乎並不在乎。」

上周日,近6萬名足球迷擠進倫敦酋長球場(Emirates Stadium)觀看切爾西戰勝阿森納的比賽。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音樂劇《灰姑娘》(Cinderella)在多次因新冠疫情推延後,終於在西區(West End)閃亮登場。地鐵仍然強制要求乘客戴口罩,但一半的乘客都露著臉。

在英國每天報告超過3萬新冠新增病例之際,所有這一切都讓醫院承受了新的壓力,初步數據顯示,疫苗提供的保護作用在第二劑接種幾個月後會減弱。

大流行在英國進入了如此奇怪的新階段:即使病毒沒有離開,公眾也繼續過日常生活。鑑於此前英國在許多新冠病毒研究進展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從孵化變種到推出疫苗——專家表示,對其他國家來說,也許可以透過英國感受到未來的生活。

「我們的感染率真的很高,但我們似乎並不在乎,」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遺傳流行病學教授蒂姆·斯佩克特(Tim Spector)說,他一直在領導一項針對新冠症狀的主要研究。「看起來我們現在開始接受它了——這是自由的代價。」

這樣的淡定態度有可能部分源於一個事實,即英國的感染率雖然很高,但遠未上升到政府官員上個月預測的解除所有新冠限制措施下會達到的感染水平。也有可能是因為已經有很多英國人接種了疫苗,重症病例較少。還有可能是大家只是倦怠了,畢竟可怕的頭條新聞和令人窒息的封鎖持續了17個月的時間。

「有一種我們終於可以喘口氣的感覺;我們可以開始努力找回我們失去的東西,」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全球公共衛生項目負責人德維·斯里達爾(Devi Sridhar)說。「一直要求人們不要聚集真的很難,尤其是在沒有解決方案的情況下。」

上周在倫敦南部舉行的水晶宮隊和布倫特福德隊之間的英超聯賽比賽中的球迷。公眾在遵守遏制病毒傳播措施方面似乎逐漸掉以輕心。

斯里達爾教授說,在近80%的成年人已接種疫苗且病毒仍在廣泛傳播的情況下,就「是否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管理新冠」的議題上,英國可能成為其他國家的模型。她還說,證據尚無定論,因為英國仍面臨嚴峻挑戰,例如學校將在周三開學。

這幾乎肯定會進一步推高感染率,尤其鑑於英國一直不願為兒童和青少年接種疫苗。但流行病學家不願做出具體預測,因為許多人的預測在7月被證明是錯誤的,在「自由日」(Freedom Day)之後,大多數限制都被取消了,病例數卻立即下降了。

無論如何,新病例數不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與大流行的早期階段相比,感染者最終住院的比例要小得多。距離現在最近的可用數據顯示,8月24日有近970人入院。相比之下,上一波感染的最高峰1月12日的住院人數為4583人。

然而,住院人數正在上升,死亡率也在上升。上周的入院人數比前一周增加了6.7%,而死亡人數增加了12.3%,周六共有133人死亡。由於其他疾病的患者仍在等待就醫,醫生們表示,如果湧入新一輪新冠患者,全民醫療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將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

「我們發現病例數量在增加,我們再次面臨很大壓力,」在東倫敦霍默頓大學(Homerton University Hospital)醫院重症加護病房工作的麻醉和重症治療專家蘇珊·賈恩(Susan Jain)說。「我們所有的新冠病例都是自願選擇不接種疫苗。」

幾周來,英國首相鮑里斯·詹森(Boris Johnson)政府的注意力被阿富汗撤軍的混亂局面占據,幾乎沒有提及住院人數的增加——或者根本沒有提及大流行。

病例飆升的悲觀預測並沒有成為現實,政府感到鬆了一口氣,認為其策略已得到證實,由於疫苗接種活動取得成功,感染是可控的。

政府關於為年紀較小的青少年接種疫苗的政策不斷變化,尚未決定是否繼續開展針對12至15歲青少年的疫苗接種活動,儘管英國的醫療監管機構已批准為該年齡段人群接種疫苗。

今年春天,倫敦一家疫苗接種中心的新冠病毒疫苗。英國近80%的成年人口已接種疫苗。

皇家兒科與兒童衛生學院(Royal College of P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院長卡米拉·金登(Camilla Kingdon)本月表示:「針對成人的疫苗計劃推出非常成功,但坦率地說,針對少年兒童的疫苗計劃一直是混亂無序的。」

與此同時,公眾在遵守遏制病毒傳播措施方面似乎逐漸掉以輕心,一些流行病學家表示,這一因素導致英國的病例率高於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這些國家的感染率目前正在下降。

「我確實在室內公共場所戴口罩,」69歲的菲利普·克羅斯利(Philip Crossley)走在北部城市布拉德福德的一條街道上時說。「我注意到很多人沒有戴口罩。也許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他們仍然可能攜帶病毒。」

在唐寧街外,反對封鎖的抗議者西蒙·帕里(Simon Parry)說,他從未在公共運輸工具上戴過口罩,也沒有被人要求過。

他承認:「人們看著我就好像我要殺了我的祖母一樣。」然後他說,他認為爭論正在朝著他的方向發展,最近在地鐵上,一名女子與他交流後摘下了口罩。他說:「我把讓人們在地鐵里摘下口罩當做我的使命。」

一位政府部長格雷格·漢斯(Greg Hands)在Twitter上發了一張自己戴著口罩坐地鐵的照片,但抱怨周圍只有大約一半的乘客這樣做。

倫敦市長辦公室的薩迪克·汗(Sadiq Khan)表示,其數據顯示,82%的乘客表示他們始終在地鐵和公共汽車上戴口罩,鑑於中央政府決定不在全國實施公共運輸戴口罩的措施,這一數字很可觀。

其他批評者指責政府的信息矛盾,將矛頭指向詹森的保守黨成員,其中許多人最近回到擁擠的議會會議廳討論阿富汗問題時沒有戴口罩。政府的官方立場是,人們在室內時應該戴口罩。

對於一些反對英國反覆封鎖的人來說,恢復正常是值得歡迎的,也早該這樣做了。但有些人表示,自由與安全之間的緊張關係很容易重新出現。

上個月倫敦地鐵的乘客。 倫敦市長辦公室薩迪克·汗說,數據顯示,82%的乘客表示他們始終在地鐵和公共汽車上戴口罩。

英國最高法院前法官喬納森·薩姆普森(Jonathan Sumption)始終直言不諱地批評封鎖措施,他說:「辯論的激烈程度已減弱,但如果再出現一輪疫情,它還會捲土重來。」

「如果疫情重來,」他還說,「那麼我們就會陷入即使疫苗也不起作用的境地。我們有什麼退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