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監管席捲三大領域 看懂背後"重新分配"脈絡

從宏觀角度來看,2021年對中共來說格外重要,既是建黨百年,又是20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前一年,加上疫情、外部環境不佳等因素,」維穩」自然成為當局」承先啟後」的首要考慮。

中共近期對資本、藝文以及教育等3大領域推動大規模監管,引發外界關注。這些領域乍看各不相關,仔細爬梳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且依循著財富」重新分配」邏輯。

關於中共近期的監管浪潮,又以資本領域最受矚目。外界一般認定,當局在去年11月揭開行動序曲。

當時,監管部門約談了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並宣布暫停螞蟻集團的上市計劃,隨後又發布」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將矛頭指向」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平台經濟領域經營者」。

不過,根據新華社在中共19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結束後所發布的通稿,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早在去年8月25日與黨外人士舉行座談會要求制定好」十四五規劃」建議時,便提出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開放和自主、發展和安全」等五大關係。

之後,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去年12月定調,2021年度的經濟工作目標之一便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至此之後,包括騰訊、滴滴、美團等網絡科技巨頭都陸續被要求整改、罰款,甚至遭調查。

這番整肅的目的到了今年8月下旬逐漸明朗。

8月17日舉行的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便提出,要透過」三次分配」的制度安排促進」共同富裕」,即全體人民的富裕,而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以」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也是」夯實黨(中共)長期執政基礎」。

「共同富裕」主要內容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二次、三次分配協調製度安排。

初次分配透過市場各個要素獲得報酬;二次分配以稅收、轉移支付再平衡;三次分配為自願公益捐贈。

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創業」致富帶頭人;擴大中等收入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橄欖型結構」。

官媒推測年收入50萬元人民幣以上為高收入家庭。

關於」三次分配」,新京報當時引述中國經濟學家厲以寧先前發表過的看法指出,初次分配是透過市場上的各個要素獲得要素報酬;二次分配就是透過稅收、轉移支付再平衡;三次分配就是」透過自願公益捐贈進一步調節」。

隨後,習近平8月30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21次會議時便強調,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因此,他要求,要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戰略高度出發,促進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在過去兩個月里,中國藝文界、教育界也掀起監管風暴。各式」劣跡藝人」被舉報,其中更有不少是因逃漏稅等問題而遭全面封殺的案例、投入大量金錢追星的」飯圈文化」也遭禁絕;教育領域當中,如日中天的補教業也在」雙減」政策下掀起倒閉潮。

從各大官媒以及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近期的刊文中,則可以基本歸納出,這些行動同樣是為了防範資本無序擴張。

例如,新華社7月底便曾發文指出,平台經濟發展要走向良性有序的軌道,對培訓機構的監管則是針對民生痛點進行糾正;行業監管政策有利於中國長遠發展。

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暨國家監察委員會8月底也在官網刊文,指演藝圈亂象是資本驅動」飯圈」文化,牟取暴利又影響社會消費習慣;文藝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不能任由資本無序擴張。

這篇文章並稱,」資本無序擴張」也出現在平台壟斷、課外教育培訓負擔過重的現象中,指這些都是」資本逐利最大化」所導致。

從宏觀角度來看,2021年對中共來說格外重要,既是建黨百年,又是20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前一年,加上疫情、外部環境不佳等因素,」維穩」自然成為當局」承先啟後」的首要考慮。不過監管之後,如何重塑新的秩序,才是考驗的開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韻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