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世茂集團在三條紅線內 也出現違約問題

上海世茂房地產副主席許世壇2016年出席港交所的公司新聞會資料照。(曾嘉連/大紀元

符合中共當局「三條紅線」指標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世茂集團也開始出現違約問題,這預示著大陸負債纍纍的房地產行業還沒有見到春天。

法國投資銀行Natixis(法國外貿銀行)亞太經濟學家吳卓殷(Gary Ng)周五(1月7日)告訴美國財經電視台CNBC說:「與其它陷入困境的開發商相比,市場對世茂違約這件事更擔心,因為世茂被認為相對健康。」

他說,世茂符合中國(中共)政府對開發商債務水平的所有三條紅線要求,世茂的掙扎反映了在當前環境下企業轉型的更大壓力。

路透社周四(6日)報導說,世茂信託違約以及協商ABS展期。

中誠信託周四表示,房地產公司世茂集團的有關信託計劃已違約,涉及金額達6.45億元(人民幣)。另據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世茂旗下的子公司上海世茂建設1月下旬將有兩期共11.65億元人民幣ABS(資產支持證券)到期,公司正與持有人協商展期,初步方案是年內分期兌付本金,到12月兌付完畢。

消息一出,外界對世茂集團財務健康狀況的擔憂迅速升溫。世茂旗下境內外債券周五全線跳水。

Tradeweb數據顯示,世茂周五的美元債券價格介乎34.5至40美分。本周價格已經下挫了20多美分。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該公司有大約64億美元的美元債券未償還。

FactSet慧甚的數據顯示,世茂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價格大跌5.4%,收盤為4.70港元,相當於60美分,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收盤水平。在過去的一個月里,該公司股價下跌近半。周五當天大多數主要開發商的股票都上漲了。

上海世茂建設周五試圖消除這些擔憂,稱其沒有公開市場的債務違約,儘管面臨一定的流動性壓力。該公司承諾要加大銷售、回款、資產處置等方面的力度,並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

隨著北京政府在過去兩年中尋求減少開發商對債務的依賴,中國龐大的房地產業受到了壓力。過去幾個月,全球投資者主要關注中國恆大的償債能力以及對中國經濟的潛在溢出效應。

近期才開始有世茂等符合三條紅線的所謂「健康」開發商出現財務緊張的報導。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廣州富力地產本周早些時候也披露,因未能及時出售資產,它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回購債券。

吳卓殷表示,市場過去幾個月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情緒越發消極,2021年6月份時市場對開發商的悲觀看法只有15%;到同年12月,因恆大不能按時支付投資人後,這一指標飆升到35%。

信託貸款的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企業已經更難獲得融資,未來可能出現更多債券之外的產品違約。

野村分析師在1月4日的一份說明中說:「儘管中央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都實施了寬鬆措施,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2021年)12月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改善;非一線城市的情況尤其如此。」

野村估計,中國開發商2022年第一季度面臨198億美元到期的離岸美元計價債券,第二季度面臨185億美元的離岸債務。這意味著,2022年上半年平均每一季度的償債規模要達到接近2021年第四季度償債規模的兩倍。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大紀元記者王祥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