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從2020年開始就沒有過過「年」

作者:

1月24日,兩年前的這天,爸爸新冠病發,倒在地上。

半年的搶救,一年半的康復,即使後遺症這麼嚴重,但他還堅強的活著。

兩年時間,三個跨年,我們家從2020年開始就沒有過過‌‌「年‌‌」。

前段時間爸爸狀態還不錯,雖然人不能說話,不能動,不肯睜眼,好在身體每項指標基本正常。

媽媽說,無論如何,今年過年我們要回家,要團圓。

原定1月20日出院的,康復科醫生說保險起見,做個檢查就回家,結果發現白蛋白很低。那就再打五針白蛋白,讓抵抗力增強一些,再出院。

再定的出院日子是1月24日,然而,22號晚上開始,爸爸發燒了。一天一夜的低燒後,24號白天開始高熱,血壓也掉下來了。

肺部感染!這四個最怕的字,還是出現在病危通知書上了。

大半年來,我為了讓爸爸回家,頂住各種壓力,買房賣房,終於在我現在住的房子樓下買了一套二手的小房子。為了讓爸爸媽媽回來住得舒適,方便,裝修翻新我花了好多心思——所有的門都是1米以上的寬門,方便輪椅病床進出;所有地面都是平的,不能有較大的高低差;廁所里的扶手都按醫院的標準安裝到位;能拆的牆都拆了,為了讓房子有更大的活動空間……

壓力太多了,也太大了,首先就是經濟方面的。房子和裝修的費用之大,自不必說;孩子的心理出了問題,看一次心理醫生的費用比一對一學科學習貴得多,買一次藥,隨隨便便3000往上;舞蹈和鋼琴課不能停,至少效果比看病吃藥好;爸爸的看護不能不請,媽媽一個人顧不過來,也抬不動;康復科住一個月的價格是‌‌「萬‌‌」為單位起步的;平時醫療護理物資和幾十種藥品也是每個月必須的開銷。

本來是賣房來支撐這些的,買家簽了合同又反悔了,讓我措手不及。幸而老房子的拆遷款及時到位,一個月數萬的各種開銷才得以維持。算是祖輩福佑後代了。

錢的問題可以想辦法解決,心理壓力大,這是沒有辦法抗拒和克服的。從疫情開始,孩子就不怎麼說話,不願意出門,跟同學老師幾乎0交流。我早知道孩子出了問題,總覺得隨著時間推移,她再大點就會好的。直到今年9月底,班主任找我談話,我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再不干預,萬一出了大事這個家就徹底塌了。帶孩子看白雪光教授,教授看我一眼就說‌‌「你要和孩子一起吃藥治療啊‌‌」。

一度有幻聽,只要孩子不在我眼前,我就感覺有人在喊我,總以為門鈴在響,以為是不是有高墜了,物業來通知我下樓。臨睡前門窗檢查無數遍,半夜驚醒時,不放心再查幾遍。

對以往那個爸爸的想念和依賴到了自己都覺得病態的程度。11月初,爸爸暫時轉院去另一家康復醫院,我們夫妻開兩輛車來醫院運送行李。孩子還在上舞蹈課,快下課了,我和老公都在手忙腳亂,沒辦法去接她。情急之下我第一反應就是掏出電話給爸爸打,想讓他開車去接孩子。清醒過來後,眼淚模糊得沒辦法開車,停在路邊等淚乾。

學校新配的辦公電腦,裡面沒有我常用的視頻剪輯軟體,我拿起電話就找爸爸,想讓他給我裝軟體。爸爸生病前幾天,得意洋洋的跟我描述他怎麼找到軟體最新版的破解,爸爸跟我吹噓時眯著眼睛的樣子就一直在我眼前浮現。

炒菜的時候,放味精要起鍋了,一不小心撒多了,爸爸的聲音就在我耳邊嘮叨‌‌「味精不能給多了,這個東西吃多了不好‌‌」。聲音那麼真實,我以為爸爸就在我背後,猛一扭頭,才知道,又是幻聽。

我現在坐在icu的門口,寫下這段文字,並沒有想像中淚流滿面。icu門口的那些為親人堅持的人們給我力量。中年人的世界,哪個不是一地雞毛?

我們是被新冠後遺症折磨的一家人。你身邊還有些把新冠當大號感冒的人,你轉給他看看。

祈禱爸爸這次能過關,過年要是回不來也無所謂了,只要感染控制住,能出icu回到普通病房就行!

我們等你,總有春暖花開的一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江一

來源:賣大叔的白菜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