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30歲後想要預防患病,這4項身體檢查不能忽視,早發現早治療

30歲是一個特殊的年齡,人一旦過了30歲,身體各項機能都會逐漸出現下降,甚至現在有不少30多歲的年輕人患上了慢性病、癌症之類的疾病。

要預防患病,就要做好身體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有效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提高治癒率。

那麼在30歲以後有哪些身體檢查一定不能落下呢?

1、肝癌初篩檢查

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有肝炎患病史,比如B肝,再加上肝炎病毒容易垂直傳播,經常會造成家族聚集性發病。

因此,如果家裡面有直系親屬患有肝炎或者肝癌,那麼就需要每年定期對肝臟進行檢查,檢查肝功能、B超、肝炎指標。

除了上述人群,長期酗酒的人也應該每年定期檢查肝功能。

2、乳腺癌初篩檢查

乳腺癌也有遺傳的傾向,如果母親患有乳腺癌,那么女兒患乳腺癌的概率要比普通女性高出2至3倍。

所以如果直系親屬患有乳腺癌,那麼就應該定期做針對乳腺的健康檢查,通常來說,最常用的乳腺癌初篩的檢查方式是超聲,而且檢查成本相對沒有那麼高。

除了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女性朋友日常的自檢也很重要,就是自己觸摸乳房,看有沒有腫塊,乳房表面有沒有凸起物,或者乳頭有沒有不明溢液。

注意自檢要避開生理期,因為女性生理期的時候會出現一定的生理性乳腺炎,這是正常的情況,不必要過於擔心。

3、腸胃癌初篩檢查

部分腸胃癌是有家族遺傳傾向的,如果家族中的一代或兩代人中有超過兩人患有腸胃癌,而且患病年齡低於50歲,那麼家族的後代就是腸胃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做好胃腸腫瘤的初篩檢查。

除了家族遺傳,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會增加胃癌患病風險,現在的年輕人生活節奏快,飲食不規律,營養攝入不均衡,再加上經常外食,增加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機會。

因此日常要多注意保持飲食衛生,降低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機率,降低腸胃癌發病風險。如果經常出現胃腸不適,就要提前進行檢查。

4、肺癌初篩檢查

個人長期吸菸,或者有肺部疾病史,經常感到胸悶、氣短,長期咳嗽甚至出現咳血問題,應該進行胸部CT檢查。

在生活中也不乏看到一些人,本人並不抽菸,但卻患上了肺癌,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在生活當中經常接觸到二手菸;

所以如果家人或者同事長期在室內抽菸的話,那麼也應該定期進行胸部CT檢查。

有些人吃飯、買衣服花個幾百塊錢都不覺得是什麼事,但是花幾十塊錢做個身體檢查就覺得很貴,很划不來。

但其實,對健康進行投資,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身體好,才能做更多的事情,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因此要預防疾病,每年一定要定期做肝癌、乳腺癌、腸胃癌、肺癌的初篩檢查,避免患上嚴重疾病。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醫說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