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仿製藥為何干不過印度?美中俄交惡,去全球化浮台面;中企遭美祭旗,外資狂拋;

 美國與中俄交惡「去全球化」浮台面 國際貿易正瓦解 憂中企遭美祭旗 外資嚇逃 狂拋百億資產 中國成俄售賣能源天堂 俄油氣公司降低信貸門檻出口中國 中國趁火打劫?低價買進俄企業股票 中國人為什麼用不上好藥?仿製藥上中國為什麼干不過印度? 「中國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關店230家

俄羅斯烏克蘭的入侵正在改變世界政經格局,加速「去全球化」趨勢,世貿為內核的國際貿易體系正在瓦解。

由於北京對俄羅斯的示好,中國公司恐遭美國祭旗,資金外逃,本周中國股市如過山車,引爆2年來最嚴重的資金外流。不過,中國企業也可能趁機低價買入俄羅斯企業股票。

為了緩解西方國家的制裁,俄羅斯油氣公司對中國出口降低信貸門檻,但這能拯救俄羅斯能源產業嗎?

中國人為什麼吃不上好藥?仿製藥可以在印度、南非落地開花,為什麼中國不行?中國人為什麼只能在傾家蕩產自費買進口藥與用醫保吃不到好藥之間選擇?請看自由亞洲電台中國「最錢線」節目的分析報導。

中俄與美國交惡「去全球化」浮台面,國際貿易正瓦解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面臨的制裁幾乎扼殺俄國際貿易能力;華爾街日報報導,這也標誌著國際貿易「去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凸顯,199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樂觀氛圍,從歷史的漫漫長河來看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歐美的制裁包括停止購買俄羅斯能源,還有大幅切斷俄國金融業的跨境支付能力,無不加大俄國對外貿易的難度;現在美國國會也在醞釀起草決議,敦促政府應致力將俄國逐出世界貿易組織(WTO)。

事實上,最近十幾年來,全球化趨勢就一直在慢慢消褪:2008年時,出口貿易貢獻全球31%的國內生產總值(GDP),2020年降至26%;2010年時,牽涉到關稅及貿易壁壘的國際貿易額為1260億元,到最近幾年,此數字已高達1兆5000億元。

全球化一直受到諸如就業流失、未必符合國家利益等批評,前總統川普2018年發動對中國貿易戰後,去全球化趨勢浮上檯面;新冠疫情下,美國高度仰賴外國生產的醫療用品及晶片更讓此說備受討論。

以世貿為內核的國際貿易體系,其實也不過是1995年冷戰結束不久後才成形的態勢;達特茅斯學院全球貿易史教授歐文(Douglas Irwin)表示,當時的思維是「從『一個世界』看一切」,仿佛全世界都將在世貿的架構下,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在冷戰後的樂觀氛圍下成立的世貿,不但沒有逐出會員國的紀錄,甚至根本沒有創建相關制度;而隨著美國與中國、俄羅斯的關係日趨惡化,這種思維已備受挑戰。

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成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就說,當時的氛圍「既特殊且天真」,很快就禁不起檢驗,一個全球性的貿易體系「恐怕只是一時的幻想」。

展望未來,希爾曼推測,全球將會出現更多由各個志同道合的國家組成一個集團,有些可能類似美墨加協定(USMCA)那樣明文公諸於世,也有可能是無形但事實上存在的集團。

憂中企遭美祭旗,外資嚇逃,狂拋百億資產

由於北京對俄羅斯的示好,中國公司恐遭美國祭旗,資金外逃,本周中國股市如過山車,引爆2年來最嚴重的資金外流。

彭博》報導,中國滬深300指數本周下跌4%,全年跌幅擴大至13%,成為全球主要指數中表現最差的指數之一。

由於全球投資者正在脫手中國股票,上周港滬通淨賣出360億元人民幣,創下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中國股市之所以遭到外資拋售,彭博分析,除了中國兩會公布的經濟措施太少,不足以刺激增長,也與北京對俄羅斯示好,中企可能會受到制裁有關。

彭博認為,鑑於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資金拮据未除,監管逆風依舊存在,加以俄烏戰爭引發的大宗商品上揚,使北京的寬鬆政策進一步複雜化,預料中國股市可能繼續承壓。

中國成俄售賣能源天堂

受到西方嚴厲制裁打擊的俄羅斯,正指望中國因對天然氣和石油的強勁需求而拋售俄羅斯的庫存。

法新社自北京的報導稱中國是一個耗費能源的巨人。而中國與鄰國俄羅斯有超過4000公里的邊界線,中國的能源需求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而急劇上升。去年,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也是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正在穩步增長。

俄羅斯天然氣只占中國消費的5%。雖然中國正在不斷增加進口數量,但仍然遠遠低於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地歐洲的進口。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去年歐盟進口了1550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此數據大約是中國的10倍。

此外,根據澳新銀行的數據,俄羅斯為中國提供了16%的石油,去年平均每天交付159萬桶。

中國在獲得俄羅斯天然氣方面有兩種選擇:通過管道連接,或通過液化天然氣(LNG)運入的氣化終端,通常先通過海運。

第一條俄中天然氣管道於2019年投入營運。該管道被稱為"西伯利亞之力"。到2025年"西伯利亞之力"將擁有每年380億立方米的產能。

第二條天然氣管道,即"中國動力2號"。如果該項目順利進行,它將為中國提供額外的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該報導稱,伴隨著俄中管道的是一份巨大的對華天然氣供應合同,估計在30年內超過4000億美元,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中國的CNPC經過十年的談判於2014年5月簽署。巧合的是,簽約幾個月前,莫斯科入侵並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普京吞併克里米亞行為導致西方制裁和與歐洲關係的大幅冷卻。

在入侵烏克蘭的三周前,克里姆林宮的強人普京在北京談及一份向中國供應1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新合同。

[page]

中國趁火打劫?低價買進俄企業股票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還不止戰,歐美經濟追殺令齊發,外界正盯著中國如何馳援俄國。《經濟學人》最新評論認為,中國對俄羅斯的幫助只有「一點點」,習近平看到俄國遭全球追殺後,第一要務自保,將3.2兆美元外匯存底進行乾坤大挪移,重新配置資金池,同時也不忘趁機占俄羅斯便宜,低價買進俄羅斯能源企業股權。

《經濟學人》報導,俄羅斯遭國際制裁後,外界以為中國是俄國的希望,但中國的技術能力根本無法取代西方。其中,中國CIPS規模太小,還非常依賴SWIFT;另外,歐美也可能對想要幫助俄羅斯的中企或金融機構祭出制裁,中國銀行小心翼翼的原因在此。

報導指出,看到俄羅斯的慘狀,中國最優先事項避免遭到反噬,並且從中吸取教訓,這包括改善其支付系統,並通過投資大宗商品等方式,將其3.2兆美元的儲備資產從西方貨幣和帳戶中分散出來,例如讓外國公司和政府在中國自己的資本市場上發行更多證券,從而為中國開展新的資產池。

除了重新安排龐大的外匯存底外,中國也不會放棄趁機占俄國便宜。報導直言,隨著麥當勞和殼牌等西方公司撤離俄羅斯,中國公司看到商機,可能會在俄羅斯尋找做生意的機會,誠如彭博日前披露,一些中企正在關注俄羅斯廉價能源資產,伺機而動。

俄油氣公司降低信貸門檻出口中國

羅斯石油生產商蘇爾古特油氣公司(Surgutneftegas)為了繞過西方制裁,允許中國買家在不提供信用狀(LC)擔保的情況下獲得石油。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這一條款調整讓蘇爾古特得以繼續從俄羅斯遠東的科茲米諾港(Kozmino)向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出售ESPO混合原油。

4月俄羅斯ESPO原油出口量為75.4萬桶/日,是中國最大的現貨原油來源。

消息人士稱,為了繞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限制,中國企業正在使用開放帳戶,這類帳戶允許客戶延期付款,但要求在貨物裝船後三天內付清全款。

中國人為什麼用不上好藥?仿製藥中國為什麼干不過印度?

中國人吃不上國際上的好藥,甚至還不如印度、南非等落後貧窮的地區,這背後有著利益相關方的深層博弈。中國人為什麼只能在傾家蕩產自費買進口藥與用醫保吃不到好藥之間選擇。藥品採購體系和醫療管理出了什麼問題。印度為什麼能成為世界性的「窮人藥房」?中國的進口藥和仿製藥有著怎樣的江湖利益?

自由亞洲電台的「中國最前線」節目對這些問題做了深入分析,阿波羅網將持續把這些內容呈現給大家,告訴您中國藥價居高不下的幕後真相。

進口專利藥的高價格是專利制度的產物,而專利制度則是為了保護藥企的智慧財產權,使他們能夠收回前期巨大的投入,本身無可厚非。

這些國際大公司並非唯利是圖之輩,它們不論出於何種目的,都在為提高藥品的「可及性」做著努力。比如默克公司在80年代近乎免費地向中國轉讓了B肝疫苗的技術,遏制住了中國近乎失控的B肝爆發傳染。

印度發達的仿製藥工業,和原創藥的國際大公司之間關係並非水火不容。輝瑞、禮來、吉利德、葛蘭素史克等公司都紛紛與印度藥廠合作,生產所謂的「授權仿製藥」在窮國銷售。降低窮國窮人買藥的成本,讓藥品拯救更多人的生命,這對於跨國公司並非是單純的慈善。這也能夠積累更多患者數據以便未來的研發,同時也培養未來市場。

據知情人士披露,這些公司在進軍中國市場之初,便紛紛僱請出身紅色權貴家庭的員工。這些代理本身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既不斷阻撓中國利用「強制仿製」生產藥品,也不積極與國外總部協商降低價格。而本國落後的製藥企業也樂得利用這個空檔繼續銷售自己過時落後的產品。使這得中國長期只能使用較富國和窮國都落後十年左右的藥物。

2002年河南「愛滋村」事件爆發之際,許多專家鑑於中國農村嚴峻爹愛滋病防控局面,呼籲國家與各國際藥企協商仿製愛滋病相關藥物,或參照印度以「緊急衛生事件」為由對相關藥物進行強制仿製,也遭到了各大藥企中國代理商的阻撓。

中國2015年之後開始有意識推進仿製藥的生產,但中國相關企業失去了發展的機會窗口,無論是產品數量、一致性評價水平還是成本方面,都依然落後於印度同行,而且加上中國極其不友好的醫保給付政策,中國仿製藥的未來仍不明朗。

「中國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關店230家

繼海底撈此前宣布關店300家後,「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3月11日發布公告稱,去年公司關閉了230家門店。

《中國證券報》報導,宣布關店的火鍋巨頭不僅僅呷哺呷哺一家,海底撈在2021年也關閉了300餘家店,導致相關的損失達到33億元~39億元。

海底撈的股價從2021年初至今,最大跌幅超過83%,股價從85港元跌到現在的13港元。

相比之下,呷哺呷哺情況更糟。從2021年初至今,呷哺呷哺最大跌幅超過86%,股價從最高將近27港元,跌到現在不足4港元。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