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曈小曈:修昔底德陷阱真的成立嗎? 詳解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
看來,修昔底德陷阱,是一個複雜詞彙。無論落後還是強大,和挨打並無必然關係。西語有諺:凡動刀者,必死於刀下。可以肯定的是,蠻橫無禮的,早晚會挨打。

本文通過剖析一些專家的常用詞彙--「修昔底德陷阱」,讓大家理解語言的複雜性。見微知著,從一個小小的洋氣的詞語,可以看到背後的奧妙。

修昔底德陷阱

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這一說法來自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巨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的評論,「使戰爭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勢力的增長和因而引起斯巴達的恐懼」。即在現實中,兩個大國的戰略判斷與感情好惡的致命結合,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導致健康的競爭變成你死我活的敵對,甚至更糟。那麼,

修昔底德陷阱真的成立嗎?

其實不需要這麼文縐縐,可以用很通俗的句子表達。猴山上有一群猴子,猴子裡面會有一個猴王,通常是最壯實最有力的那個,等待年輕的猴子慢慢成長,年輕猴子裡面的強者,就會試圖不斷挑戰猴王的權威,雙方撕咬血戰,雖然老猴王經歷多次勝利,但最終的結果肯定是新的年輕的強者成為猴王。

所以,換一個主語。一個新崛起的猴子必然要挑戰現任猴王,而現任猴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使得猴群戰爭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新猴勢力的增長和因而引起老猴王的恐懼。

這確實是動物世界的狀態。但是,人是猴子嗎?人類有自己的思維與意識,不能止步於動物。

雅典和斯巴達衝突的原因

為什麼雅典勢力的增長會引起斯巴達的恐懼?在面對共同的波斯敵人時,雅典和斯巴達曾經是共同戰鬥的盟友。

其實修昔底德已經在文章中給出了答案,雅典將領伯里克利說:「靠暴力維持而非靠意識形態(良好的觀念)維持的雅典帝國不能長久。」一句話,是愈發貪婪而好戰的雅典帝國,引起了斯巴達的恐懼。

經過二十多年漫長的戰爭,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被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打敗了。無論輸贏,雙方都大傷元氣。

即使當時雅典能夠打敗斯巴達,因為其巨大的內在壓力和損耗,雅典自身也會很快分崩離析,就像同時代遠東的秦帝國。

修昔底德陷阱,只是說明了野蠻而貪婪的崛起必然會引發強者之爭,但並非論證所有的崛起都會引發你死我活的衝突。從博弈角度,人類之間有零和博弈,也有雙贏博弈。那麼,世界上是否存在各方多贏、和平崛起的可能?

比較一下歐洲國家不同的崛起方式

西班牙和英美的不同崛起

人們常常稱大英帝國為「日不落」帝國,其實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是西班牙。

西班牙崛起於15世紀大航海時代,因其國內是深度的皇權專制,所以西班牙人在海外複製了國內的政經模式,對殖民地進行了國企壟斷下的掠奪式開採。

表面上看來,西班牙獲得了天量財富,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起一百多年間,西班牙從南美、墨西哥等地掠奪了超過40萬兩黃金和3.5億兩白銀,16世紀末世界貴重金屬開採中的83%為西班牙所得。但是,西班牙在殖民地搶奪的財富大多進了皇家/權貴口袋,民眾未能受益,在1588年無敵艦隊敗於英國艦隊後,西班牙就一路下行。

西班牙是資源掠奪型,大英帝國的風格與西班牙明顯不同,英國人是商業貿易型。不信去看下英國人與外界簽的各種(通商)條約,主要內容都是保證商業活動的正常進行。這樣的發展模式,明顯比西班牙人高明。隨著大英帝國的崛起,原來的霸主西班牙就衰弱了,迄今為止一直是歐洲的二流三流國家。

而美國的崛起,和以往所有的爭霸戰有著本質差異:「殖民地人民是在英國法律的框架內提出權利要求。獨立戰爭的本質,是一群跑到北美的英國人在用英國法律維權,是英國式改良而不是法國式革命。」毫不誇張地說,美國脫胎於英國,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美國的外交政策和英國類似,奉行光榮孤立和政治均衡政策。二戰的例子最為典型,美國一直拒絕參與歐洲和亞洲的戰爭,在日本人德國人放大招之前,美國都是重要的物資供應方,直到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一周後,希特勒在柏林對美國宣戰。正是日本、德國主動作死,二戰的形勢得以迅速逆轉。

值得指出的是,在美國超越英國坐上世界頭把交椅後,英國並沒有沒落。迄今為止,英國一直位於世界最已開發國家之列,更是與美國長期保持特殊盟友關係。

從十六世紀西班牙人的掠奪式崛起,到十八世紀英國人和二十世紀美國人的商業式崛起,有著根本的差異。英國首相迪斯雷利在1852年曾說:「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邱吉爾說:「寧可失去一百個印度,也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後來居上的美國,更是主張門戶開放政策,其維護海權的目標,是減少市場流通的障礙,這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看下同一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崛起方式

德國的崛起與毀滅

大陸國家的地緣政治相當複雜,而其金字塔式的社會架構,更需要當政者的謹慎小心和深謀遠慮。

大家知道,德國是在近代由普魯士實現統一和並在歐洲崛起,宰相俾斯麥功勞卓著,但人們卻只記住了「鐵血」二字。事實上,俾斯麥最偉大的,並不是他的軍事成就,而是他深刻的政治能力和遠見。

對內,俾斯麥壓制人們的戰爭熱情,並不強求快速武力統一德意志;對外,俾斯麥更是審時度勢慎用武力,不該戰堅決不戰。更加難得的是,在那個強調國家利益至上的群雄爭霸年代,俾斯麥在打敗奧地利後依然讓奧地利保持實力,並努力和英國、俄國保持良好關係。正是在俾斯麥的引領下,德意志帝國實現了低成本的統一和崛起。

悲劇的是,當1898年7月30日俾斯麥去逝,德意志在熱血青年威廉二桿子的帶領下,迅速走向俾斯麥生前一直努力限制的軍國主義道路。十幾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走到了英國、法國和俄國等所有強國的對立面。吃了一次敗仗還不夠狠,在二十年後,驕傲的德國人還是慘敗。

順利說一下,勝利國也有深重的教訓。法國是一戰的勝方,號稱老虎總理的克里蒙梭企圖徹底摧毀德國,在《凡爾賽條約》中獅子大開口,讓德國人陷入無法承受的經濟困境,很快,後面更慘烈的二戰就來了。雖然說二戰是希特勒發動,但能說和克里蒙梭的短視毫無關係嗎?

作為戰勝方,克里蒙梭試圖給德國人挖了一個深坑,卻最後把法國也一起拉進了深坑。如果按照伍德羅威爾遜或者羅爾喬治的想法實施,德國納粹未必能夠上台。反觀二戰後,美國在打敗日本和德國之後,卻幫助日本和德國重建社會、恢復經濟。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領導者的觀念和能力差距,在同類事件中展現的淋漓盡至。任何地方的崛起和衰敗,都不是偶然的事情。

日本的毀滅與崛起

在東亞,日本在近代的崛起過程,也值得認真反思。明治維新後,日本走上了經濟自由之路,在經歷甲午戰爭打敗大清、日俄戰爭打敗沙俄後,日本人的自信心極度膨脹。

很快,脆弱的文官政府被舉國高漲的軍國主義熱情衝垮,日本人打著解放亞洲的旗號開始了強勢擴張,占領了大半個亞洲,直到撞上美國的鋼板,在吃了二顆原子彈後徹底老實了。

日本在二戰中被打敗,天皇走下神壇,麥克阿瑟當政,算亡國了。但日本被美國占領後,拋棄了稱霸的雄心,從傳統的擴張掠奪模式,轉向現代的市場經濟模式,卻迎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轉變發展模式的日本,僅用了三四十年的光景,已經遠遠超越了二戰前的文明和發展水平。二戰前的日本,不過是已開發國家隊伍中的末流。現在的日本,不費一槍一炮,已經位列已開發國家隊伍中的一流。

觀念,決定未來。

綜述

看歷史,我們可以更全面地認識「修昔底德陷阱」的說法。

動物世界的強者崛起,必然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弱肉強食。人類社會的大國崛起,可能是野蠻崛起。如當年德國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的崛起,必然視其它大國為敵人。

人類社會的大國崛起,也可能不是野蠻崛起。如德國的俾斯麥時代,領導者在綜合實力的基礎上尋求政治均勢的崛起,儘量避免戰爭,更不尋求打垮對手。更好的崛起模式,是英美的商業優先模式,在有限衝突中降低社會的成本,在市場交易中獲得更高的收益。

現在,日本、德國是美國最強的工業競爭對手,英國是美國最強的金融競爭對手,澳洲、巴西、阿根廷是美國最強的農業競爭對手;印度是美國最強的軟體業競爭對手。總體上,都保持著合作基礎上的良性競爭關係。

但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專家扯什麼修昔底德陷阱呢?其潛台詞是:「因為我強大了,所以我要挨打了」。你看看,這話是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說的,難道你們還不信嗎?專家們確實不容易,以前說「落後就要挨打」,現在說「強大也要挨打」。總之,橫豎都要挨打,亡我之心不死啊。

看來,修昔底德陷阱,是一個複雜詞彙。無論落後還是強大,和挨打並無必然關係。西語有諺:凡動刀者,必死於刀下。可以肯定的是,蠻橫無禮的,早晚會挨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歷史之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