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80年前的這場絕密空襲竟成為二戰轉折點

1942年4月18日,B-25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起飛,對日本東京進行首次空襲。(美聯社資料照片)

距今80年前,1942年4月18日,16架B-25B轟炸機在杜立德(James H. Doolittle)中校帶領下從美軍航空母艦大黃蜂號(USS Hornet, CV-8)上起飛,對日本本土實施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場空襲行動。

國民黨今(23)日在臉書指出,這場行動造成的軍事戰果不大,但政治影響卻極為深遠。

為了防止本土再度遭到轟炸,日本海軍隨後發動中途島海戰,並在這場決定性戰役中被美軍擊敗。從這個角度來看,杜立德空襲可謂是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國民黨表示,值得一提的是,中華民國不只沒有在這場行動中缺席,還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國民黨披露,因為執行空襲任務的B-25轟炸機,沒有辦法在完成轟炸任務後又回到航空母艦上,只能繼續向西飛行到盟邦中華民國的國土上降落。16架轟炸機除了一架飛往蘇聯遠東地區外,其餘15架分別在浙江、安徽與江西等三個省份降落。機上75名機組人員除三人在迫降和跳傘中陣亡,八人被日軍俘虜之外,其餘64人都在當時第3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將軍所指揮的國軍與軍統局轄下的忠義救國軍游擊隊協助下獲救,並平安回到大後方。後來晉升為將軍的杜立德於1974年造訪台北時,就曾當面向蔣宋美齡女士和顧祝同將軍表達感謝之意。

曾經於1942年4月18日率領B-25轟炸日本東京的美國退休空軍中將杜立德將軍,在1974年3月25日訪問台北,敘述當時戰史。(圖/資料照片,姚琢奇攝)

國民黨在臉書直言,為了幫助杜立德和機組人員脫離險境,中華民國也付出了極為高昂的代價。日軍為了反擊,沿著美軍轟炸機的飛行路線發動「浙贛會戰」,造成約25萬軍民死傷。即便如此,中華民國軍民堅持抗戰的意志和救助友軍的決心卻沒有因此而動搖,爾後仍持續援救在交戰中遭擊落或因機械故障而迫降敵後的美軍飛行員。據統計,直至抗戰勝利,獲得救助的美軍飛行員達735人,成功獲救的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遠高於同一時期歐洲戰場的比例。由此可見中國忠實履行同盟義務,為勝利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有多大。

因此,2011年空軍司令部邀請杜立德將軍的孫女,同時也是美國著名空軍歷史作家珍娜杜立德女士(Jonna Dolittle Hoppes)訪台時,她就表示,此行除了感謝中國軍民對杜立德將軍的恩情外,也希望將@中華民國空軍的英勇事跡介紹給美國空軍,以此促進兩國空軍的友誼。

曾參與杜立德空襲的B25轟炸機,2012年在俄亥俄州的一處空軍基地展示。(美聯社)

2015年,駐美代表沈呂巡大使於雙橡園宴請曾擔任杜立德副駕駛,當時已經99歲的柯爾中校(Lt. Col. Richard Cole),並向他表示敬意。柯爾中校和女兒歇爾女士(Cindy Cole Chal)也特别致電向當年負責組織營救的浙江省民政廳廳長阮毅成先生在舊金山的後代致意,雙方情誼延續至後代,場面十分感人。

中國國民黨強調,向來珍視中華民國與美國的戰時盟誼,也未曾忘記這段中國軍民和盟邦一同奮戰的光輝歷史,值此八十周年之際,謹以此文悼念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同胞,紀念和平之可貴,以及向所有曾參與空襲和救援行動的前輩們及其後人致敬。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中時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