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中國村民與300萬條蛇同住 「抱蛇像抱孩子」

在他們眼中,蛇從一個兇猛、殘忍的動物變成一種「搖錢樹」,再變成一種需要與人和自然共同繁衍生息、互惠互利的「朋友」,

1986年6月4日,《江漢日報》上曾刊登過一篇有關於蛇的離奇故事。

湖北利川市有位叫程明地的捕蛇人,有天出門時在路上遇到一種有劇毒的紅花野雞項蛇橫在路中間,程明地熟練地將其打死踢到一邊繼續趕路了。

沒想到的是,沒走幾步就看到七八條紅花野雞項蛇擋在他面前,程明地心下覺得發憷,但畢竟有好幾年的捕蛇經驗,還是三下五除二將這些蛇全都打死了。

慢慢地他發現不太對勁,越來越多的蛇在他出行的必經之路上等他,伺機發動攻擊。

這一天,他一直在不停地揮舞手中的柴刀,蛇群一波又一波向他湧來。程明地在打死73條蛇以後,踉踉蹌蹌地跑回了家。

奇怪的是,在此後長達五年的時間裡,程明地一直被各種蛇群圍堵或追殺,最終不幸中了蛇毒而身亡。

此事一經報導馬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在人們的潛意識裡,蛇這種東西,又嚇人、又噁心、甚至在一些民間傳說中還帶有某種玄幻靈異的色彩。

當地記者和其他捕蛇人聽說這件事後,曾專門去程明地的墓地祭拜,結果,有不少人親眼看到他的墳頭上聚集了一大群蛇,似乎在狂歡一般吐著火紅的信子。

而這件事情更是讓人們對蛇這種生物充滿了忌憚和敬畏,如今的城市裡幾乎見不到蛇,即便在農村,大部分人也是敬而遠之。

但是浙江湖州德清縣有一個很特殊的村子,叫子思橋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中國第一蛇村」,顧名思義,這個村子裡面有大量的蛇,其總量高達300多萬條。

中國蛇村

村子很小,方圓不到一公里,總共一百多戶人家,加起來不到700人,卻是家家戶戶養蛇,村民們不僅對蛇毫無顧忌,甚至與蛇同吃同住,相處得其樂融融。

本來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莊,到如今,這個村子靠養蛇已經有超過5000萬元的產值,甚至有養蛇大戶年收入超過千萬。子思橋村野成為頗負盛名的富庶之地。

子思橋村的村民們是如何走上養蛇這條道路並且發家致富的呢?這一切都要從這個年入千萬的「蛇王」說起。

蛇王如何與蛇結緣

在平坦的小道上一路走來,四周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白牆黑瓦也是典型的南方小鎮的建築風格,如果不是村口那座醒目的牌樓上「中國第一蛇村」六個大字,真會讓人覺得這是調養身心、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中國第一蛇村」六個大字「

穿過牌樓向西一直走700米左右,就到了「蛇文化博物館」,館長是子思橋村的村民楊洪昌,

從創建到登記註冊並對外開放,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這位楊洪昌,便是帶領整個子思橋村開始養蛇的第一人。

楊洪昌如今已年近古稀,身子骨卻非常健碩。

半人高的磚牆,他輕而易舉地跨過去,蹲下身子掀開了腳底的木板,他說這是蛇池,木板下面是保麗龍做的蛇巢。

眼前是密密麻麻的暗紅色的蛇,突然的光照讓它們受到驚嚇,開始不安分地到處亂爬,互相纏繞,有的已經溯著牆壁爬到牆頭,楊老一一將它們抓到手中,轉眼間已經抱起二三十條蛇,拿給記者看。

記者哪裡見過這種場面,嚇得連連後退,沒想到腦袋似乎掃到什麼東西,轉頭一看,頭頂的樹枝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掛上了好幾條蛇,嚇得記者不停尖叫。

楊洪昌卻司空見慣一般,樂得哈哈大笑,從容地說道:「不怕,它們不會攻擊人,再說這些都是赤練蛇,沒毒。」

博物館

楊洪昌年紀很大了,生意也做得很大,但每天都會親自抽查蛇的養殖狀況,「一一檢查是不可能的,太多啦」,楊老笑著說到,養了近三十年蛇,大概狀況哪怕不看心裡也有數,但習慣了,總是想看看。

隨後楊老清理好蛇池,邀請記者進了家,喝了點茶,就開始講述自己是如何與蛇結緣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子思橋村只是一個默默無名、貧窮落後的小村莊,村里人世世代代靠種地為生,尋常年月只能勉強維持生計,年輕人們為了發展陸陸續續走向城市,村里人越來越少。

楊洪昌就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從小家境貧寒,沒吃過幾頓好飯,沒過過幾天好日子。

父母身體也不是很好,所以楊洪昌早早地就跟著父母下地幹活,成為了家裡的頂樑柱。

常年起早貪黑乾重活,營養又跟不上,二十歲出頭時,楊洪昌便患了一種叫做「強制性脊柱炎」的病,經常疼得直不起腰來。

要是患個其他的病,倒還好說,但這種病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判了刑,

強制性脊柱炎在那個時候幾乎是不治之症,號稱「不死人的癌症」,尤其對於一個家庭的頂樑柱來說,楊洪昌已經無法再幹活了,也就意味著這個家庭將會失去收入。

於是楊洪昌與父母想盡一切辦法去治病,雖然家境拮据,但為了這個病,還是不惜一切代價去求醫問藥,可不管什麼醫院還是偏方,一直沒有什麼效果。

幾經輾轉後,楊洪昌來到了上海,這裡條件更好,名醫更多,機會也就更大。

可是楊洪昌實在沒有錢了,他並不能去大醫院找專家看病,只能四處打聽有沒有德高望重的老中醫幫他看看。

沒想到他還真找到了一個老中醫,這位醫生說,他的脊柱炎多半是因為風濕引起的,就算去了大醫院也不可能治癒,倒是可以通過一個偏方稍加控制,如果多養一養,興許能好轉。

楊洪昌自己琢磨了一會兒,覺得這位中醫說得有道理,他老家背面靠山,村中有河,雨季又長,村里上點年紀的人很多得風濕骨病的。於是連忙追問中醫口中的偏方。

蛇村村貌

中醫對他說,你這個病,想要一步到位治好是不可能的,只能慢慢養,你回去以後,弄幾條蛇來泡酒,每天喝上一點,能祛風通絡、活血鎮痛,時間長了說不定能好起來。

得知這個辦法,楊洪昌也顧不得有沒有療效,只能死馬當做活馬醫了。

但他根本沒錢專門去買蛇,想了想老家後山樹林中經常有各種蛇出沒,於是他一咬牙一狠心,在幾個好友的幫助下來到後山,抓了幾條蛇回去泡在藥酒罐中。

「那時候我也怕蛇,但為了治病,顧不得許多了」,楊洪昌喝了口水繼續講了下去。

他就這樣每天喝兩杯藥酒,隔幾個月再去後山抓蛇,慢慢地也就熟練了,抓蛇的時候不再害怕,也抓得更快了,甚至還能分得清幾種不同種類的蛇。

就這樣過了三年,楊洪昌深知自己的身體已經好起來了,腰疼的頻率越來越低,也逐漸有力氣幹活了。

他由衷地感謝那位老中醫,如果不是他,現在自己還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呢?

老中醫不僅給他帶來了重新幹活賺錢的身體,甚至,還帶來了一個賺錢的新思路。

沒錯,他準備從事捕蛇、賣蛇的行當,因為本身的經歷讓他看到了蛇的藥用價值,也讓他了解了關於蛇的市場行情。

[page]蛇王的成功之路

楊洪昌重新下地了,但幹活沒有以前那麼賣力。

一方面是由於身體剛剛恢復,不適宜進行太繁重的體力勞動;另一方面是,他要節省一些體力,幹完農活後去後山捕蛇。

楊洪昌生活照

靠著莊稼維持生計,平時捕點蛇拿去賣算是額外收入,楊洪昌生活漸漸變好了,還攢了點錢。村民們發現這個生機,紛紛跟著楊洪昌進了後山。

起初大家都很怕蛇,不敢抓,楊洪昌經驗豐富,他給大家講解如何辨別哪種蛇有毒,哪種蛇沒毒,還有怎麼抓蛇才會儘量避免被咬到。

在楊洪昌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捕蛇賣蛇的行列中,

在那個生活條件低下的小村莊,只要能賺到錢,沒有人會嫌苦、嫌累,更沒有人會因為怕蛇而後退一步。

所以,被咬到的人不在少數,但因此賺到錢的人更樂得其所。

時間久了,楊洪昌想到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大傢伙兒天天這麼捕蛇,總有一天要把蛇捕完,那以後怎麼辦?

於是楊洪昌從此不再去捕蛇,他想自己養蛇來賣,這樣產量又高,又不用擔心破壞生態。

說干就干,楊洪昌已經打定主意要干養蛇營生,他掏出這兩年務農和賣蛇攢的一萬塊錢,買了4000顆赤練蛇的蛇膽,準備帶回家孵化。

因為赤練蛇是當地最常見的蛇,考慮到存活環境和性價比,他覺得這種蛇最合適不過了。

楊洪昌興致勃勃地用石頭和沙子搭建好蛇窩,每天醒來就迫不及待地去看自己的蛇膽有沒有破殼的跡象。

蛇蛋孵化的時間大概在兩個月,可是眼瞅著已經過去五十多天了,只有極少數蛇蛋孵化出幼蛇,剩下三千多顆幾乎是紋絲不動。

直到80多天過後,楊洪昌的心算是徹底涼透了,這第一批蛇是孵化失敗了,一萬多塊錢血本無歸,孵化出來的幾十條蛇,還不夠來回的運費。

待孵化的蛇卵

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決定就這樣畫上了慘烈的句號,楊洪昌的心情難過得無以復加,妻子和父母都站出來數落他。

「本來就不同意你養這些東西,家裡幾千條蛇出來進去的多嚇人啊?再說了,這東西天性就是野,靠你能把他養活了?又不是養貓養狗,給口吃的就行。」

八十年代的一萬塊錢,對大部分地區的人來說都不是小數目,更何況是子思橋村這樣落後的小村子,

鄰居們看到這種情況,本來躁動的心瞬間冷靜下來,大家還是拿起袋子、棍子,一股腦兒鑽進後山,繼續捕蛇去了。

但機會這種東西,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和肯堅持的人,楊洪昌多年來關注養蛇行業和市場,他知道蛇是可以靠人工來養活的,自己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自己沒有認真了解過蛇的生活習性,和孵化環境要求。

他迅速從失敗的陰影中調整過來,去外地觀察、求教,對相關知識做了詳細的了解,也確定了第一次養蛇失敗的原因,果然跟自己預料的一樣。

幾個月後,他回到了家,還帶回來四萬枚蛇蛋,順便買來很多關於養殖蛇的書籍,這些都是他用貸款的錢買的,這一次,他要置之死地而後生,決心扳回一局。

家人看到這個情況,吵得不可開交,覺得楊洪昌一定是瘋了,中了蛇妖的蠱惑,這個人家要完蛋了。村里人聽說以後,也在背地裡開始對他指指點點。

楊洪昌生活照

楊洪昌沒有理會這些流言蜚語,他知道很多東西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別人無法分擔,但總有一天,他要向別人證明自己的決定是不是正確的。

這一次,他選用了泡沫箱裡鋪泥土作為孵化蛇蛋的「模擬洞穴」,因為這種材料與石頭或磚牆相比,溫度更加恆定,蛇蛋在裡面不易受溫差影響,成活率就會更高。

他每天最緊要的事就是觀察蛇蛋的變化,一旦有一絲異樣,就會翻開書本仔細查閱,再不行就馬不停蹄地跑到市區請教別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後,楊洪昌看著孵化成功的三萬七千多條幼蛇,樂得合不攏嘴了。

這一次,他用自己的倔強和孤注一擲成功地讓親友們刮目相看了。

按照市場價格,每條幼蛇按照3.8元的價格出售,楊洪昌一下子到手十四萬,還掉貸款後,手上還剩五六萬,他成為了子思橋村最富有的人。

這一招出手馬上吸引來了全村的村民,包括曾經對楊洪昌冷嘲熱諷的那些人,紛紛來討教養蛇的方法,楊洪昌並沒有為此心懷芥蒂,更沒有因為自己手頭有錢就變得趾高氣揚。

他把自己養蛇的經驗全盤托出,教大傢伙兒怎麼買蛇蛋,怎麼孵化,怎麼銷售。

遇到一些比較複雜的情況,他也會親自跑到對方家裡進行手把手的指導。

養蛇場

幾年下來,全村人都加入到養蛇賣蛇的行業中,而且所有的家庭都擺脫了貧困,依靠自己敢想、敢拼、敢做的這股勁兒,過上了富足的日子。

中國第一蛇村

如今的子思橋村已經今非昔比,村里道路寬闊,樹蔭濃郁,白牆黑瓦,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蓋起了兩層小樓。提起蛇,大家語氣寬和,熟悉的像老朋友。

在村里閒逛幾圈,會發現有的小孩們手中拿著的除了玩具,還有兩三米長的蛇,

他們對蛇一點都不害怕,任憑蛇盤在自己的脖子上,或纏在手臂上,像戴著首飾一樣自然,大人們笑著說:「從出生就天天和蛇生活在一起,沒有害怕的。」

一位頭髮灰白的老奶奶在院子裡忙碌,她指著自家的蛇池給大家看,說自己從四十幾歲開始養蛇,已經養了十幾年。

她彎下腰一下子摟起幾十條蛇,親切地像孩子一樣。

但無論大家如何介紹自己養的蛇多麼溫順多麼乖巧,記者還是不敢靠近這些令人發憷的生物。

正常人對蛇的恐懼是刻在基因里的,這是進化的結果。

子思橋村一百七十多戶人家,捕蛇養蛇的歷史已經有三十年,當然有人被蛇咬過,甚至也有人因此喪命。

但並不會影響大家對蛇的喜愛和尊重,因為對他們來說,沒有蛇,就沒有現在的生活。

「他們會第一時間跑來找我,甚至不去找醫生」,楊洪昌大笑著說到,論起被蛇咬,我應該是經驗最豐富的,他抬起手臂,上面大大小小的咬痕有的已經斑駁,有的還清晰可見。

毒蛇的咬痕只有兩個孔,沒毒的蛇咬完會留下一排牙印。

楊洪昌樂意與大家分享這些,如果被毒蛇咬到,要趕快把毒擠出來,或者在被咬的地方旁邊劃兩個口子放血,否則就會出大事情。

有時候根本來不及跑去醫院,大家馬上就會來找我,「被咬得多了,我也成半個醫生了。」

儘管養毒蛇非常危險,但幾乎每家都會養一部分毒蛇,因為毒蛇藥用價值更高,能創造更多利潤。

而在這些養蛇人的心中,最危險的工作莫過於取蛇毒了。

取毒師每隔20--30天取一次蛇毒,事先準備好帶有薄膜的容器,將毒蛇攥在手中,在毒蛇張開大嘴的瞬間,用它的毒牙刺破薄膜,它就會射出毒液。

這個過程非常危險,因為毒蛇的攻擊性比一般的蛇高出許多,它的頭可以360度旋轉,稍不留神就會被咬到,而一旦咬到並射出毒液,後果不堪設想。

蛇毒的產量很少,每條毒蛇一個月只能取到一兩滴毒液,因為取毒過程極其危險,產量又極少,所以蛇毒的價格非常昂貴,被稱為「液體黃金」。

蛇毒的藥用價值很高,每一百毫克蛇毒可以製成8萬劑抗毒血清,就能夠拯救四千人的生命,因此,在養蛇人心裡,毒蛇雖然脾氣暴烈,卻是非常受尊重的。

儘管有人在取毒時不幸喪命,但並沒有因此放棄毒蛇的養殖。

這也是一個人人聞之色變的職業,現在全國的取毒師不超過百人。子思橋村雖然家家養蛇,但也有專門的取毒師,並不是各家自己取毒。

1996年,楊洪昌創立了德清縣莫干山蛇類實業有限公司,養殖場地幾經擴大,如今已擴大到75000多個平方,在全國範圍內與150個養殖戶簽訂了訂單,還建立蛇類加工場地2000多個平方,GMP認證的蛇類保健品生產線一條,每年的保本收益在700萬元以上。

此外,楊洪昌還收到了相關部門頒發的《企業境外投資證書》,他把生意做到了韓國,與韓國金&丁株式會社達成了深度合作,並在韓國KBC電視台等多家媒體的推動下,數次受到韓國農業部門邀請,擔任蛇類養殖場的技術顧問。

蛇村的人對蛇的感情是幾十年慢慢積澱下來的,正如80後養蛇人楊曉霞所說:「我們老一輩,像我爸爸他們,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主要是比較粗曠型的養蛇。到後面我們希望是全部可以我們自己繁育出產,讓我們這個行業能夠可持續更替。」

在他們眼中,蛇從一個兇猛、殘忍的動物變成一種「搖錢樹」,再變成一種需要與人和自然共同繁衍生息、互惠互利的「朋友」,

可以說,子思橋村人民的致富經,不僅僅是勤勞、果敢帶來的,更是充分地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帶來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網易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