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真正成熟的人,往往有這3種境界

看過這樣一句話:

「人生旅程總是跌宕起伏,這是宇宙中恆久不變的定數。」

世事無常,每個人都是命運擺弄的棋子。

然而,有人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有人拿到一手爛牌也能成人生贏家。

人與人的差距,就藏在遇事的第一反應里。

真正成熟的人,遇事往往有這三種境界。

遇事不慌

有人說,人生的常態就是一場兵荒馬亂。

疫情之下,晴雨難料、小區封禁、油價大漲……不少人的生活節奏全被打亂了。

有人邊帶娃網課邊線上辦公,時不時地吼上幾句、抱怨一頓;

有人因為沒搶到菜焦躁,看著到手的寥寥工資,只想躺平擺爛;

有人在地鐵站內無奈嘶吼:「368萬的貸款,你讓我怎麼還?」

多次計劃好的事情被無限延期,苦苦煎熬的異地情侶難見一面,幾年未歸的遊子只能通過視頻表達歉意。

時代的一粒塵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陣猝不及防的慌亂。

可生活就是這樣,永遠充滿著變故,總有令人崩潰的瞬間。

年初,在網上認識了一個80後創業女孩。

她從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地上車庫和一個不足千元的烤箱起家,用3年時間成為擁有50多名員工的食品企業掌舵人。

疫情的到來,給女孩的創業路按下了「暫緩鍵」。

原料進不來、產品銷不出、成本還在瘋狂上漲,企業一度陷入困境。

無奈下,她只好將實體店和3家分廠關掉,光設備虧損就得上百萬。

員工討要工資,家人不停抱怨,自己還要被銀行和經銷商催著還款。

面對巨大壓力和漫天質疑,女孩沒有慌,一人走到街角咖啡館,品著苦澀的咖啡,看著窗外的墮胎,思考未來的出路。

整個下午,靜下心的她查閱了大量資料,電話諮詢了專業人士,決心重新開始。

第二天,女孩就著手招募人員、搭建團隊、學習視頻拍攝,開啟線上輕創業,通過視頻直播分享美食和創業心得。

現在,女孩早就還清了所有欠款,還收穫了五百多萬的忠實「鐵粉」。

《昭德新編》中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生活中總會遇到大小瑣碎和棘手難題,越是心浮氣躁,越容易亂了陣腳。

慌亂間,忙中出錯事小,事態擴大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先握好舵盤、穩住自己。

糟糕的境遇背後,也許另一扇窗正在為你打開。

來事能扛

熱播劇《人世間》中,殷桃飾演的鄭娟稱得上是「受難天使」:

被親生父母拋棄,靠養母賣冰棍長大,正值花季遭人侵犯,未婚先孕成焦點……

從這些經歷中隨便拎出一個,都足以摧毀一個女孩對人生的美好期待。

常人面對這種境況,要麼打掉孩子,要麼尋死。但鄭娟毅然生下了兒子,帶著年老的養母和失明的弟弟艱難生活。

她說:「每個人都有難處,別人能過,我鄭娟也能。」

後來,遇到周秉昆,鄭娟覺得可以安生過日子了。

不曾想,丈夫失手傷人不幸入獄。她義無反顧地挑起照顧病重周母和三個孩子的重任。

無論生活多麼艱難,鄭娟都沒有依附任何人。

她把周父寄回的錢存起來,每天記錄家中十幾口人的生活開銷,靠200多元錢硬撐了大半年,愣是沒用丈夫存摺里的一分錢;

她左手牽著兒子,右手扶著弟弟,頂著旁人的閒言碎語,每天往返太平胡同和周家,風雨無阻;

就這樣,鄭娟扛住了生活的苦難、別人的流言,熬過一關又一關。

周秉昆提前出獄,她以為終於等來了一家團聚,誰料這時傳來兒子命喪異國的消息。

兒子的英勇行為本可以得到學校十萬美元的賠償款,但鄭娟拒絕了。

她不想兒子的死和錢沾上關係,餘生也不會去花兒子用命換來的錢。

因為她雖然苦了一輩子,但認得清什麼對自己最重要。

一樁又一樁的苦難向鄭娟襲來,每一樁都被她扛住了,不僅得到周家所有人的認可,還與丈夫攜手安穩平淡地度過餘生。

作家蘇芩說:「人,不需要有那麼多過人之處,能扛事就是才華橫溢。

能扛事的人,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行不通的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舊選擇熱愛。

成長的歷程,就是一段處處艱難、重重闖關的旅程。

扛得住,出眾;扛不過,出局。

來事能扛,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能力。

事過則忘

曾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個人總抱怨生活很累,便去拜訪高僧,求指點。

高僧遞給他一個背包,讓他每往前走一步就往包里扔一塊石頭。

那人照做了。

一路走來,背上的包越來越重,人也越走越累,最後不得不折返回來。

高僧告訴他,這就是你生活很累的原因,時刻惦記著石頭,負擔只增不減。

有些事情就像背包里的石頭,裝得太多、記得太清,只會越攢越沉,成為額外的包袱。

《菜譚根》中說:「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事去隨空,心中清靜,整個人活得也輕鬆。

見過我大姨的人,都誇她心態好,幾乎沒見她因為什麼事煩過、憂過、惱過。

她經營生活的一大竅門,就是善忘。

早些年,大姨家日子過得緊巴。

姨夫常年在外打工,她一人帶倆孩子還得打著零工補貼家用。

公婆三天兩頭變著法地為難大姨。她不是因為做飯不合胃口被公公說教,就是因為廁所沒打掃乾淨被婆婆責罵。

大姨不鬧脾氣,也不計較這些,該洗衣洗衣,該做飯做飯,該打掃打掃,盡心盡力照顧老人、帶好孩子。

她婆婆癱瘓在床這幾年,都是大姨一人忙前忙後就醫、照看。

親戚都問她:「你不記你婆婆的壞啊?」

大姨一笑了之:「今兒的事明兒就忘了,記那些幹啥,沒必要揪著不放。」

莫言在《生死疲勞》中說:「世事猶如書籍,一頁一頁翻過去。人要向前看,少翻歷史舊帳。

日子總要往前走,不能老讓過去縈繞在心頭。

該翻篇的就翻篇,該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人活一輩子,誰沒遇到些坎兒,誰不被人刁難過。

要知道,生活不是盯著傷心事盯出來的,而是昂首挺胸朝前一步步走出來的。

已過的事兒,不必再追;曾經的傷害,學著放下。

事過就忘,既不給自己添堵,也不給別人難堪。

周國平在《人生不較勁》裡寫道:

「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以支配對待命運的態度,平靜地承受落在自己頭上不可避免的遭遇。」

生活有苦有甜,改變不了已發生的事實,但也不能被悲慘的現實擊垮。

遇到起伏,要穩得住;稍有動盪,要扛得住;塵埃落定,要忘得掉。

正如《浮生六記》中說的:「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

沉時坦然,浮時淡然,不怕事、能扛事、善忘事,才是成熟的最高境界。

願你我走過滄桑、越過駭浪,都能成為內心豐盈、強大的那個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富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