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周曉輝:涉紅碼鄭州政法委官員被輕罰 背後有鬼

作者:
公開資料顯示,1971年出生的馮獻彬長期在鄭州市警局任職,曾在2018年任鄭州市警局副局長,不到4年就轉任鄭州市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在河南這個更注重關係、人情的省份,他的升遷表明其能量還是不小的,他的背後與其利益糾纏的不僅僅是公安和政法委的勢力,或許有我們不知曉的鄭州或河南高層。而能被提拔到鄭州團委書記的張琳琳,筆者不想過多揣度,但從中共官場女官員的升遷軌跡看,沒有過硬的靠山也是不可能的。

2022年6月22日,鄭州當局通告,懲處幾名在健康碼由綠變紅事件中負責任的官員。但此舉並未解決紅碼事件背後的疑團。圖為2021年1月27日,乘客在抵達湖北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時檢查自己的健康碼

「河南紅碼,河北打人」是近期讓國人最為憤慨的兩件事。在6月21日河北公安廳針對唐山打人事件發布通告,傳遞出真相仍被掩蓋的信息後,民間是一片悲涼之音。隨之在22日晚,河南鄭州市紀委監察委官方微信也發布了對紅碼事件的處理結果,同樣引來民眾的不滿。

這個結果就是對五名官員分別給予相應的處分,原因是他們違法相關規則,「擅自對不符合賦碼條件的人員賦紅碼,嚴重損害健康碼管理使用規定的嚴肅性,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是典型的亂作為」。

其中鄭州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管控指導部部長馮獻彬,被撤銷黨內職務、政務職務;團市委書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管控指導部副部長張琳琳,被黨內嚴重警告、政務降級;執行他們命令的市委政法委維穩指導處處長趙勇、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管控指導部健康碼管理組組長陳沖,以及鄭州大數據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耀環,分別是被記大過、記過處分。

為阻止儲戶取款,故意將1317名村鎮銀行儲戶和停工樓盤業主賦紅碼、剝奪了公民人身自由的官員,明明是濫用職權,卻只被處以黨內和行政處分,這同樣只能讓民眾再次發出「中共哪裡都是一片黑」的感嘆。

而早在此事曝光後,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就對媒體指出,將健康碼用於防疫之外的有關做法,涉嫌違反中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六條、《個人信息保護法》第三十四條,相關公職人員涉嫌《刑法》中的濫用職權罪。

然而,即便有法律專家明確指出了鄭州官員已經觸及法律,但鄭州當局卻依舊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勞東燕對此處理結果在微博上評論道:「如此惡劣的濫用職權行為,竟然只給予行政處分,而沒有對任何人追究刑事責任。只能表示無語。就等著私下競相效仿之吧。」

那麼,為什麼馮獻彬等人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呢?背後一定有貓膩。首先我們來看,為什麼與銀行業務無關,分別任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管控指導部部長、副部長的馮獻彬和張琳琳,要下達明明是違法的給銀行儲戶和業主賦紅碼的命令嗎?是誰要求他們這樣做的?他們收取了怎樣的好處?

據大陸財新網報導,無法正常取款的河南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柘城黃淮村鎮銀行、上蔡惠民村鎮銀行、開封新東方村鎮銀行背後的大股東均為河南許昌農商銀行,而許昌農商銀行的控股者是許昌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許昌農商銀行和河南新財富集團存在秘密關聯。4家村鎮銀行與河南新財富集團通過內外勾結、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資金掮客等涉嫌非法吸收公眾資金,涉及存款人共約41.3萬人。

根據警方此前的通報,證實2011年以來,以河南新財富集團實際控制人呂某為首的犯罪集團,涉嫌利用村鎮銀行進行一系列嚴重犯罪。另據《第一財經》等媒體報導,呂某真名叫呂奕,老家是河南南陽。然而在公開渠道,卻很難找到有關呂奕的信息。目前,警方已立案調查,並已抓獲一批犯罪嫌疑人,查封、扣押及凍結一批涉及資金及資產。

合理的推斷是馮獻彬和張琳琳,或是其中一人,或是兩人一起,都收到了與許昌農商銀行、許昌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或河南新財富集團有關人員的請託,讓他們利用職權,阻止儲戶取錢,防止銀行爆雷。停工樓盤的房地產公司的情況也與之類似。而在大陸凡事都要靠權靠錢擺平的大背景下,他們必定也收取了一定的賄賂。這又涉及受賄罪。

請注意在鄭州紀委的通報中,並沒有提及他們為何「亂作為」,為何明知違法相關規定也要亂作為。這是因為不能說,明眼人都知道背後的貓膩就是有利益關係存在。

那麼,原本就是查腐敗的紀委為何卻不順藤摸瓜,查出這背後的腐敗呢?這大概率是因為馮獻彬和張琳琳的官方背景,一個是政法委常務副書記,一個是團委書記。而且他們背後一定還有未公開的勢力,在阻撓事態的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1971年出生的馮獻彬長期在鄭州市警局任職,曾在2018年任鄭州市警局副局長,不到4年就轉任鄭州市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在河南這個更注重關係、人情的省份,他的升遷表明其能量還是不小的,他的背後與其利益糾纏的不僅僅是公安和政法委的勢力,或許有我們不知曉的鄭州或河南高層。而能被提拔到鄭州團委書記的張琳琳,筆者不想過多揣度,但從中共官場女官員的升遷軌跡看,沒有過硬的靠山也是不可能的。

馮獻彬和張琳琳背後未公開的背景,無疑是鄭州市紀委只能對他們進行黨內和行政處分的原因,因為繼續查下去,牽扯出的官員恐怕難以想像。

鄭州的這波操作其實並不應令人意外,類似的手法我們在徐州、在唐山都看到了,那就是拋出一些小嘍羅,或者犧牲一些大馬仔,來平息民眾的憤怒和輿論,保護更大的利益集團和官員。至於被處理的嘍羅和馬仔,都會得到相應的補償。

如果鄭州的馮獻彬和張琳琳,哪天另有任用或官復原職,大可不必奇怪,只要中共存在一天,這樣的事情就不會消失,因為這才是中共官場的生態。至於勞教授所言各地會「競相效仿之」,也一定會出現,因為當官員們發現一些「亂作為」付出的代價低,收益高時,他們一定會選擇「亂作為」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江一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