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民航半年虧損千億 考驗中共清零政策

今年上半年,中共民航運輸業總體虧損達1089億人民幣(約149億美元),12家航空公司已資不抵債。圖為北京新國際機場等待起飛的航班,資料圖。

中國民航運輸業跌入低谷,今年上半年總計虧損超過千億,12家航空公司已資不抵債。這不禁令外界懷疑,中共的病毒清零政策還能持續多久。

據中國官媒「第一財經」7月9日報導,主管民航的官方機構中國民用航空局召開年中工作視訊會議,新任局長宋志勇在會上透露出一連串數字。

今年上半年,中國民航運輸整體虧損達1089億元(人民幣,下同,合162億美元),超過了2020、2021全年的虧損額。疫情以來,累計虧損近3000億元(446億美元)。

在疫情的反覆衝擊下,上半年的中國民航運輸跌入低谷:日航班量最低時只有2967班,為2019年同期17.8%;飛機日利用率只有4.4小時,較疫情前下降4.9小時;共有615架飛機停場封存,占全行業機隊規模15.2%;營業收入3072億元(457億美元),比疫情前下降41.8%。

宋志勇說,在收入銳減的同時,還有三處成本不斷增加:一是國際油價大幅攀升,預計燃油成本全年可能增加860億元(128億美元);二是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匯兌損失較去年同期增加167億元(25億美元);三是防疫物資消耗如今變為剛性成本,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經營困難。

截至目前,中國的航空公司資產負債率達82.2%,較疫情前上升11.9%,12家航空公司已經資不抵債。

中共病毒(COVID-19)大流行以來,各國的航空客運都受到重創。但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及各國的政策調整,多數國家的航空客運業已逐漸復甦,而中國恰恰相反,虧損越發嚴重。

在中共的「病毒清零」政策下,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如今在中國呈現沒有規律的傳播狀態,不同省市時不時地冒出不同程度的疫情,可是中共政府沒有放鬆「清零」政策的跡象。

今年年底前,中共將召開領導人換屆的二十大。有觀點認為,習近平為尋求連任,不大可能改變防疫政策,以免出現疫情失控的局面。

中共官媒《北京日報》報導,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6月27日的北京黨代會上稱:未來五年,北京將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蔡奇是二十大進入中共最高權力機構的候選人之一。

該黨代會的新聞截圖在社交媒體上傳開後引發民怨,網民紛紛表示對疫情防控早已身心俱疲。《北京日報》於是緊急將報導中的「未來五年」這四個字刪去。

獨立撰稿人諸葛陽明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假如中國民航業每半年虧損1000億元(149億美元),還能撐五年嗎?更何況如今已是百業蕭條。」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易凡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