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媒體:無證移民被拜登政府送來紐約

2022年5月22日,美墨邊境牆旁,一位移民在太陽升起前等待邊境保護局處理她的申請。

根據外媒7月21日的調查報導,導致市長亞當斯向聯邦政府請求緊急資助的、來自美國南部邊境的數千名無證移民,是拜登政府從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送來的,儘管這些人在紐約並沒有親友。

28歲的普拉達(Veronica Prada)周三(20日)在紐約市布朗士的一個遊民收容中心告訴《紐約郵報》,她和丈夫帶著4個孩子,4月26日從家鄉委內瑞拉出發,7月11日在德州的聖安東尼奧市附近跨過美墨邊境進入美國。

邊境執法人員把他們和其他移民帶到登記處理中心,移民官告訴了他們申請庇護的有關信息,並約定8月23日在布朗士會見移民律師。普拉達說,她和丈夫並沒有要求來紐約。

聖安東尼奧的一個天主教教堂給他們一些食物、衣物,並把他們送上前往華盛頓特區的一間教堂的巴士。在華盛頓,教堂人員把他們送上去往紐約市的另一輛巴士,之後,他們周日在曼哈頓上城下了車。

他們從那兒徒步走到布朗士的遊民接待站,接待站告訴他們沒有床位,於是把他們送到了布碌侖的中轉旅館。從此,他們天天都去接待站,期望能有床位,並同時能跟他們一起從委內瑞拉來的朋友住在一起。

但是普拉達說,中轉旅館也不能保證每天晚上回去有房間住。而每天她都很猶豫是否還要去接待站,因為大多數去接待站的都被打發回去了。

住在接待站的帕拉達(Jorge Parada)說,他和太太、兩個孩子來自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7月2日跨過美墨邊境。他說他的一個朋友較早進入美國,就來到紐約,他也決定「冒險」來紐約。

帕拉達說,他的朋友告訴他要住在接待站。於是在聖安東尼奧見過移民官後,帕拉達一家到灰狗車站買了車票,就一路來到紐約。他覺得紐約看起來像個他願意居住的地方,「讓我們想起家,一個大都市。」帕拉達說。

帕拉達說他原希望自己符合居住「輔助公寓」(Assisted Living)的要求,但周二有人告訴他不合格。「他們告訴我們再回來一次,再約一個時間,看看我將來是否符合條件。」帕拉達說。

紐約市政府網站說,紐約市有310萬移民,其中大部分已經歸化入籍。但還有相當數量的綠卡和無證移民;紐約市無證移民人數大約56萬。

周二(19日),市長亞當斯說,已經有二千八百多個來自美南邊境的無證移民進入紐約市尋求庇護,他們目前已經進入紐約市的遊民管理系統,令已經超負荷的遊民系統壓力更大。亞當斯呼籲聯邦政府「立即」發送「額外的資源」幫助紐約市,因為紐約市「正為迅速增加的遊民所居民和迅速增加的庇護申請者提供服務。」

同時,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周二說,白宮「已經與(紐約)市長辦公室有接觸」,但沒有給出細節。而且,尚皮耶還讓記者聯絡聯邦應急管理辦公室,因為該辦公室是這類問題的責任單位。但周三該辦公室沒有回應媒體的問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大紀元記者杜國輝紐約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