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活得通透的人,往往有這4個特徵

在《人生》的扉頁上,路遙寫過這樣一段話: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你每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就此,網上專門發起了一個熱門討論:到底要怎樣做,才能過好這一生?

獲贊最多的回答是:

「不隨便對誰心懷期望,也不輕易嘗試去改變誰,懂得圈子不同不可強融的道理,努力後也能接納自己的力所不能及。如此,足矣。」

短短几句話,概括了人一生的處世哲學。

很多時候,油滑世故能保人一時無虞,但往往睿智豁達才能護人一世周全。

這個道理,活得通透的人,都懂。

不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小說《妻妾成群》裡,接受過新式教育,卻選擇嫁入有錢人家的女學生頌蓮,最後瘋了。

作家蘇童用白描的筆法,將頌蓮悲慘的人生經歷向世人娓娓道來。

苦心經營的茶廠倒閉,不堪重負的父親割腕自殺,才上了一年大學的頌蓮只得輟學回家。

空蕩蕩的宅院裡,失去父親呵護的頌蓮獨自面對著來自繼母的刁難。

繼母以「無力撫養」為由,要她選擇打工或者嫁人來養活自己。

毫不猶豫,頌蓮選擇了「嫁人,而且必須是有錢人」。

繼母陰陽怪氣地說:「嫁有錢人家,那就只能去做小咯。」

可頌蓮不在乎,她只求富貴傍身,好讓自己能在繼母面前出口惡氣。

終於,她如願了,成了赫赫有名的陳佐千老爺的四姨太。

那年,頌蓮19歲,陳佐千50歲。

本來,對於年輕的頌蓮來說,人生的選擇還有許多:勤工儉學,進窄門行坦途;也可以選擇自食其力……

無論哪種方式,即便日子過得苦一點,但總歸活得更有尊嚴一些。

她選擇的卻是一條「捷徑」,出賣自己的青春,以此換取陳家的庇護。

世人神機卻無路,聰明反被聰明誤。

總有人以為自己勘破天機,手握捷徑,便能保自己前途無憂。殊不知,人生並無捷徑,捷徑的盡頭只有陷阱。

這個道理,氣盛的頌蓮從沒細想過。

深宅大院的陳家,太太當然不止一位,頌蓮位列第四。

每個太太都盤算著如何獨占老爺的寵愛,為此,鉤心鬥角的算計一刻沒停過。

頌蓮傻傻地以為,大太太人老珠黃,二太太體態臃腫,三太太輕浮低俗,老爺的選擇只該是青春貌美、知書達理的自己。

依傍著老爺的寵愛,自己的一生斷然是錦衣玉食的。

可惜,她錯了。

涉世未深的頌蓮根本不懂大家族裡盤根錯節的人情世故,也洞察不到隨著時境變遷陳家的變化,更無法放下太太的身份。

她的不識時務引來眾怒,老爺也對她失去包容和耐心,大太太當面斥責,而其他人見風使舵,更不把她放在眼裡......

最終,她瘋了。

宮崎駿說過一句話:

「不要輕易將期望寄托在旁人身上,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

凡事寄希望於旁人,在旁人身上找安全感,最終都會為自己埋下隱患。

不試圖改變別人

《小王子》裡,離開星球的小王子開始了自己的星際旅行。

他在第一站就遇到一位愛折騰的國王。

覲見國王時,小王子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國王便怒叱他:「我不准你打哈欠,這樣有失禮儀。」

當小王子申辯是因為「自己走得很累,沒忍住」時,國王又說:「那你快再打幾個,這是命令。」

小王子不知所措。

再後來,國王又向小王子提出一連串的要求:讓他去當司法部長,當大使……

可小王子對這些毫無興趣。

很多時候,人總有一種執念,就是改變別人

但很多人生煩惱,偏偏就來源於此。

這世上最難的事,莫過於改變別人。

《人間值得》中就寫道:「千萬不要嘗試去改變一個人,那樣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還會讓自己處在痛苦之中,無法自拔。」

同事Erica就經歷了這樣的挫折。

Erica是一家500強企業的銷售經理,她曾碰到過一個險些讓她崩潰的員工。

這位員工依仗自己資格老,業績平平不說,還很不服從管理。

剛開始兩人是平級,後來Erica升職了,成了這位老員工的上司。

可這位員工並不把Erica放在眼裡,一塌糊塗的銷售業績更是無數次拖團隊後腿。

為了提升業績,Erica建議他勤出差拜訪客戶,他卻拒絕道:「家裡有病人要照顧,無法出遠門,實在要去的話,我也必須當天返回。」

說者有恃無恐,聽者瞠目結舌。

為了不影響團隊業績,Erica只能想法子幫他提升業務能力。

為此,Erica勞神費力地為他爭取培訓機會,還重新設置了團隊的業績考核標準……

可惜,所有的付出,都收效甚微。

折騰了一年多,筋疲力盡的Erica終於意識到:「這人壓根兒就沒法改變,得想辦法換掉呀。」

隨後,Erica將他轉去處理售後,不出所料,他被客戶投訴,客服部門將他退了回來;

Erica又提供外區的銷售職位讓他參加競聘,果不其然,不願出遠門的他直接拒絕了。

反反覆覆3個月,這位員工主動提出離職走人了。

英國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矗立著一塊無名墓碑,上面刻著一段話,大意是:

小時候,覺得自己能力超群,可以改變世界;長大後,發現世界太大自己太過渺小,便一心只想改變別人。待歷經挫折後,終於明白,這世間,你唯一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

和同頻的人在一起

在《百家講壇》的錄製現場,主講人趙玉平向台下觀眾提問:

「如果一隻鶴站在雞群中間,大家想想,是鶴比較難受,還是雞比較難受?」

大部分人認為鶴立雞群,就像是一場降維打擊:鶴不會難受,雞倒是會自卑。

可趙玉平卻說:

「我倒是覺得那隻鶴可能會難受。如果高貴的鶴最終選擇與雞合群,那結果只有兩個,要麼被雞同化,要麼被雞逼死。

「這倒恰恰驗證了一個定律:你所處的圈子,決定你的命運。

確實如此。

人生一世,每個人都是活在各自的「圈子」里。

要想活得舒心,就得選擇一個與自己同頻的「圈子」。

而「圈子」,則像一面鏡子,見證著世人的變化,成長亦或墮落,圈子都會彰顯無疑。

《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老師的女兒酷愛學習,閒暇時光全部花在讀書上,滿心想的就是怎樣學好外語,大學是去美國還是去澳大利亞……

而周圍的同學討論最多的總是明星八卦,心裡琢磨的也是怎麼化妝,怎麼交男朋友。

女孩兒看不上這些不思上進的同學,同學們也瞧不上女孩兒這「裝得厲害」的作派。

這狀態是不是像極了那隻雞群里的鶴?

鶴在雞群里顯眼突出,但雞群並不是鶴該待的地方。

待在不適合自己的圈子裡,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

與同頻的人心意相通,齊頭並進,才是人生一大幸事。

為了儘快離開這個並不屬於自己的環境,女孩兒暗自努力,終於如願考入名校。

之後,一切都變了。

女孩兒的周圍都是潛心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大家都專注在學業上,外界的蜚短流長不再影響她的學習節奏。

在這裡,女孩兒如魚得水,再不用擔心自己是個「格格不入的怪物」。

所謂愚者合群,智者同頻。

人生路上,與「同頻共振」的朋友相遇,有一個讓自己舒心的圈子,是一種幸運。

難怪莫言曾說,和同頻的人在一起,擁有可供回首的歲月,這便是最妙的人生。

與自己和解

歌曲《平凡之路》裡有這樣一句歌詞: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這首歌的評論區,有這樣一則留言:

「小時候跟著父親去集市賣菜,心驚肉跳只擔心被同學看見,便拼命將自己隱藏起來。

「現在回想起來,那條街,綠樹成蔭,斑駁的陽光灑在青石板上,若不因躲藏而錯過,那一定是自己見過最美的風景之一。」

作家笛安曾說,一個人的成熟,是從接受自己的平凡開始。

生命無論如何繁華,最終都會歸於平凡。

每個人都堅信自己終會不平凡,但真正能收穫那不平凡人生的人總是寥寥無幾。

前段時間,3個北大女生畢業10年後的臥談視頻火爆全網。

視頻中,32歲的世中一臉輕鬆地與另外兩個小夥伴調侃著當年各自的「幼稚」之舉。

2007年,小鎮女孩世中考上北大。

隻身赴京的她坐在計程車上,興奮地對自己說:「新世界的大門即將為我開啟。」

在北大的日子,世中執著地走著自己早已規劃好的「專攻學術」的路。

為此,她從法學系轉到中文系,繼而讀了碩士與博士。

但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

在她博士即將畢業時,她所在的課題組裡,其他同學將一篇與她的研究方向相同的重要論文率先發表出來。

這意味著,她必須從頭開始。

世中意識到自己的才華和精力不足以完成後續學業,便在讀博的第四年放棄博士學位的攻讀,以碩士身份畢業。

當時的她懊惱地說:「我已拼盡全力,但新世界的大門並未向我打開。」

多年之後,再論此事,她雲淡風輕地笑道:「早不遺憾了。我本是個普通人,既然已經盡力,就不該一味苛責。」

人生一世,最重要的不是如何面對人生的高光時刻,而是努力之後,平靜地接納自己的平凡,接納那力所不能及的結局。

作家周國平說: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這不是妥協,而是通透。

不執迷於「已失去」和「未得到」,從平凡的生活里獲取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這才是凡人的偉大所在。

有位作家說過:

「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生活中,老天給你的任意起點,就是給你機會,要做一個明辨方向的人。

即便生而平凡,也要活得通透,也要擁有不懈改變的能力。

唯此,你的前進才將變得無比堅定,才有機會看到更美好的世界。

人活一世,擁有一個通透的活法,真的比什麼都重要。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讀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