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李克強忙暈;美富豪稱中國經濟近乎徹底崩潰,曝下步可能動向;

美前財長:中國經濟超美4大挑戰 日本蘇聯都沒做到;中國電動車因電荒無法上路 多地增35萬根充電樁應急;美半數企業裁員

中國電荒危機捲土重來,總理李克強接連三次要防止拉閘限電,是高溫引發電荒還是另有原因?

受疫情影響,全球第二大連鎖影院Cineworld將申請破產,拖累美股院線類股普跌。

美國房地產富豪史帝分(Graham Stephan)指出,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一場「近乎徹底的崩潰」,震波可能嚴重衝擊全球。

中共官方的上半年外貿數據非常漂亮,不過副總理胡春華促「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引發外界對外貿外資數據受質疑。

最近甲骨文沃爾瑪、蘋果等大企業近幾周先後宣布裁員,調查顯示超過半數企業凍結招聘計劃。

電力危機捲土重來,忙壞李克強,樓市惡化嚇壞外資,轉投別國市場

中國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8月18日7省市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用電量急速攀升,電力危機捲土重來,成為拖累中國經濟加速下滑的因素之一。

彭博8月17日報導,由於需求大幅下降,中共病毒疫情反覆和電力供應緊張等不利因素,高盛集團和野村控股進一步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

高盛將其對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測從3.3%下調至3%。野村將其預測從3.3%降至2.8%。

包括陸挺在內的野村經濟學家周四稱,「北京可能會採取更多措施來遏制經濟放緩,但在政府改組的一年中推出全面刺激計劃的可能性很小,而維持動態清零的政策使傳統刺激措施的效果大大降低。」

8月17日,中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到國家電網調研並開座談會稱,能源電力安全保供是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的基礎保障。他表示,要確保電力安全保供,確保民生、公共服務和重點行業安全用電,堅決防止拉閘限電。

7月12日,6月21日,5月17日至19日,李克強三次要求堅決防止拉閘限電。

摩根史坦利援在8月15日的一份報告中,援引AlphaWise消費者調查報告說,大約四分之一的購房者傾向於在施工暫停時停止支付抵押貸款。

更加不妙的是,海外投資基金在很大程度上遠離了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這減少了一個潛在的資金來源。

報導說,一些投資者已經轉向了亞洲其他地區的公司。

駿利亨德森(Janus Henderson)駐新加坡的亞洲房地產股票投資組合經理Xin Yan Low說,該公司已經退出了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幾乎所有投資,現在更多的是觀望。

她說:「亞洲地區仍有許多備選方案,尤其是現在重新開放的新加坡、澳大利亞市場,基本上都已恢復全面開放,這個很重要。」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說,拒絕償還房貸表明,幾十年來一直膨脹的中國房地產泡沫已經出現破裂,基本問題就是房子估值過高。

中國電動車因電荒無法上路,多地增35萬根充電樁應急

中國高溫天氣持續,部分地區的河流乾涸、酷熱以及限電措施嚴重影響工廠營運、農作物產量。目前,中國多個省份的用電負荷屢創新高,甚至影響電動車出行。

中共國家電網為應對用電高峰,在重慶、浙江及湖北三省市試點新增35萬根電動車充電裝置。鬧電荒的情況下,增設充電樁能解決電動車上路難問題嗎?

首批開展試點的是重慶、浙江、湖北三省市,復蓋近35萬根充電樁,在下午3時到晚上10時用電尖峰時段,適時適度調整充電功率,平抑用電高峰負荷。

浙江時事評論人士蔣先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他很難理解鋼廠減產、許多企業開工不足的情況下,電力供應仍然不足:「不知道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按說中國今年初以來,很多用電量大的企業開工不足,很多工業企業處在停產或半停產的狀態,在此情況下,為什麼各地都在限電?唯一的解釋是現在的電力供應環節出了問題。「

股價暴跌80%!報導稱全球第二大連鎖影院Cineworld將申請破產,拖累美股院線類股普跌

8月19日,全球第二大連鎖電影院Cineworld跌幅擴大至80%,報導稱該集團正準備申請破產。

Cineworld周三表示,儘管自去年重新開放影院以來,上座率逐漸回升,但由於電影數量有限,最近的上座率低於預期。

Cineworld最大的競爭對手AMC娛樂控股公司目前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即上座率不高,新電影供應有限,但AMC成功籌集了超過22億美元的股本以度過疫情,而美股的投資者更是讓它成為了一隻Meme股。

受此消息拖累,美股院線類股普跌。

美富豪稱中國經濟近乎徹底崩潰,曝下步可能動向

中國房地產危機蔓延,導致銀行無法面對儲戶、各地爆發的抗議活動。美國房地產富豪史帝分(Graham Stephan)指出,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一場「近乎徹底的崩潰」,震波可能嚴重衝擊全球。

史帝分說,中國人痴迷於房地產,中國70%的財富與房地產相關(是美國的兩倍)。中國公民更喜歡投資房地產,因為中國股市是出了名的不透明和不可靠。

問題在2021年中旬,中國最大的開發商之一的恆大開始拖欠債務後爆發。許多開發商的處境也相似。銀行不分青紅皂白地向面臨連鎖違約的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貸款,導致儲戶損失存款。

史帝分指出,調查顯示銀行存在腐敗行為,其中一些被犯罪集團接管,將存款轉移到國外。超過40萬儲戶成為此類活動的受害者,公眾對銀行系統的信任度驟降。

史帝分指出,如果中國經濟崩潰,美國與世界各國將無法倖免。中國企業大量投資美國股票,可能在危機期間出售這些股票。結果可能會使投資者情緒轉向恐懼並引發拋售。短線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來自中國的消息。

[page]

調查:美半數企業裁員52%凍結招聘,超40%撤銷錄取通知

諮詢業者PwC周四(18日)發布的調查顯示,美國各行各業700多名企業高端主管和董事會成員,半數表示正在裁員或有裁員計劃,52%說已凍結招聘。超過40%撤銷錄取通知,還有差不多的比率調降或取消了現在常見的延攬人才的入職獎金。

但與此同時,大約三分之二的公司正提高薪酬或擴大提供心理衛生福利。最常見的作法是,允許更多人永久性居家辦公。

調查結果反映出當今勞動市場的矛盾狀況,人才短缺之下,技術員工多半能開出工作條件,即使各家公司設法在其他領域裁減人力,特別是科技和房地產等受創嚴重的行業。

勞工部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下降,表明對勞動力的需求維持穩健。但裁員和招聘凍結更形普遍,而且不僅僅是在成長過熱的科技新創公司。甲骨文、沃爾瑪、蘋果等大企業近幾周也先後宣布裁員。

胡春華促「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官方上半年外貿外資數據受質疑

中國副總理胡春華本周在北京出席全國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的視訊會議時說,要「著力提振外資企業預期、穩住存量外資」,「以實際行動增強外資企業信心」,意味著中國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企業的能力存在隱憂。不過,官方剛公布的1至7月使用外資金額近八千億元人民幣,學者對此提出質疑。

周四(18日),中國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人民幣7983.3億元,增長21.5%。

資深財經評論人士蔡慎坤周五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他對胡春華的一番講話內容感到蹊蹺,因為官方最新公布今年7月份的外貿數據,可謂相當驚人.

時事評論人士張嘉譯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在這樣的混亂情況下,無論是外資、內資,還是國內的就業市場,還是外商投資,甚至包括融資、熱錢,都會在這樣一個混亂的市場流動。如果沒有大的政策性轉變,未來三到五年,整個中國市場都會非常疲軟。他們也很著急,又互相拿不出辦法。」

美前財長:大陸經濟超美面臨四大挑戰,日本和蘇聯都沒做到

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表示,有關中國大陸經濟規模將超越美國的預測,堪比過去大家對日本和蘇聯看走眼。

哈佛大學教授、彭博電視付費嘉賓的桑默斯說:「人們會回顧2020年對中國大陸的一些經濟預測,就像回顧1960年時對俄羅斯或1990年對日本的經濟預測一樣。

他列舉中國大陸未來面臨的「各種」挑戰,包括:「巨大的」金融風險;推動未來成長的動力來源不明確;「共產黨參與更多企業;以及,適齡勞動人口減少和老年人人口比重上升。

與此同時,桑默斯認為,中國大陸目前經濟放緩「很可能」對美國通膨有些緩解作用,特別是透過其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

小米集團第二季度財報淨利潤同比下滑67%

8月19日,小米集團發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第二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均大幅下滑。

財報顯示,小米第二季度營收701.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20.1%;淨利潤13.9億元,調整後淨利潤20.8億元,同比下滑67.1%。

什麼情況?亞開行:將討論停止對中國發放新貸款

亞洲開發銀行(ADB)總裁淺川雅嗣最近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Nikkei)採訪時表示,「我們打算明年開始討論中國是否能夠終止亞洲發銀行的新貸款。」

近年來,中國經濟顯著增長。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亞洲開發銀行向符合某些標準的國家提供貸款,這些標準包括人均國民總收入7455美元或以下、在國際市場上難以獲得資本和經濟發展指標低於某一水平的國家。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