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40歲以後,請過放下面子的生活

俞敏洪說過這樣一句話:「只要出於同情心和面子做的事,幾乎都會失敗。」

為什麼我們總是抹不開面子?總是照顧別人的面子?為什麼不敢大大方方地拒絕別人?

小時候,我們的腦海里有十萬個為什麼。長大後,仍舊如此。

當我們到了四十歲時,正處於中年的「中間」,日子有多難,可想而知。

不管是從生活壓力的角度來說,還是從現實社會來說,放下面子,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01

面子不值錢,還會弄丟錢。

1996年的時候,我在上中專。

有一天,我和同學外出。

忽然,同學小張一掏口袋,就掉出了一塊錢。難堪的是,錢落在了垃圾箱旁邊,樣子變得髒髒的。

大家的眼睛,齊刷刷地看著小張。

他說:「走吧,不就是一塊錢嗎?」

到底小張,是想要撿錢,還是真的不在乎呢?作為同學,我無法精準地猜測出來。但是從小張的家庭情況來分析,他是在乎錢的。

當年,在學校食堂里,花一塊錢就可以吃一頓飯。

因為面子,丟了小錢。我們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趙匡胤這樣的大人物,也會因為吃了西瓜,給不起一文錢而紅臉。

總有一些人,因為面子,丟了大錢。

三國時,魏國的大臣鍾會,花了千萬金,建了一座豪宅。剛剛完工的時候,很多人去參觀,嘖嘖稱讚。

他本人也表示,過幾天就辦喬遷宴。

外甥荀勖,因為家裡的一把寶劍,被鍾會拿走了,也不歸還,懷恨在心。趁四處無人,荀勖把鍾會的父親的遺像花在豪宅的大門上,親人們見物思人,流淚了。

鍾會因此捨棄了豪宅。

從古至今,因為面子弄丟發展機會、敗壞錢財,甚至破壞家庭的故事很多。

可見一斑,面子的事情,牽一髮動全身。

被動做沒有面子的事情,還可以理解。總有一些人,主動做「丟面子」的事情,因此耗費大量的錢財。

比方說,借錢買奢侈品、豪車,因為還貸的能力有限,導致加油的錢都沒有了。要是借錢不還,就樹立了老賴的形象,也許豪車都不得不變賣。

40歲的人,生活百般難,你還要護著面子,靠什麼來賺錢、存錢?低端的工作你不想做,高端的工作你沒有能力去做;處處都想著往臉上貼金,為了「虛情假意」買單。

02

面子不重要,過好日子才重要。

很喜歡這樣的觀點:錢是做人的底氣。

有的錢,就有了工作的選擇權、家庭的保障、交際的籌碼、晚年的幸福。

一個真正富有的家庭,是很低調的,他們不會說家裡存款多少,也不會過奢靡的生活,還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努力讀書,為賺更多的錢做好準備。

唐朝時,鄭浣擔任河南尹,有一個堂孫找他幫忙,希望能夠謀一官半職。

堂孫打扮樸素,得到了鄭浣的喜歡,並推薦他去做縣尉。

鄭浣讓僕人蒸了餅,招呼堂孫吃。堂孫把餅皮丟了,吃了中間部分。

鄭浣說:「你是農民出身,種糧食有多難?怎麼會有奢靡之風呢?」說完,他就收回成命,給了堂孫一些回家的路費。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吃著粗茶淡飯,過著幸福的日子,不奇怪。外人認為你很摳門,還笑話你,絲毫都不妨礙你的「幸福」。

40歲的人,也老大不小了,怎麼能夠沒有頭腦呢?

其一,抓住錢面,放下所謂的面子。

如果做掏糞工,能夠月入過萬,那就別坐在辦公室里,拿月薪兩千。也許這樣的邏輯,很多人嗤之以鼻。

要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吃飽,一家人不餓。在你的背後,有父母和孩子,愛人。如果你沒有錢,一家人都要挨餓。

如果暫時沒有好的工作,那麼打零工之類的事情,也要去做。別挑肥撿瘦,生活實力不允許。

賈伯斯說:「聰明人更關注自己的成長,時刻保持開放的心態,而不是捍衛面子。」

保持樂觀的態度,捨去外人的「指指點點」,你的心中有陽光,關於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其二,抓住情面,結交志同道合的人。

想要賺錢,肯定不能單打獨鬥,要有人幫你一把,你也要感恩。

我的一個好朋友,小時候一起讀過書,長大後一起外出打工。當他結婚的時候,我剛剛買了房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因而,我給了兩百塊錢紅包。

令人驚訝的是,朋友借著我過生日的機會,給了我一千元紅包。他的意思很明顯——幫一把。

社交需要花錢,但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真正靠譜的親戚朋友,是那些交往不很頻繁,但是有困難的時候,一喊就到的人。

和不在乎面子的人交往,你會學到很多東西,也不會為「虛偽」買單。單純地吃吃喝喝、互相吹捧,顯然是沒有意義的。

03

40歲之後的生活邏輯,就是學會「虛實結合」:一方面給別人面子,體現尊重;一方面放下自己的面子,敢於過卑微的生活。

出門辦事,給別人一個笑臉,就容易多了;遇到虛偽的人,不要拆穿;看到礙眼的人,不要發牢騷,保持沉默。

唯有真正與你交心的人,才能批評和真誠建議。當然,不太好聽的話,需要單獨交流,給人一個台階。

關注自己的家庭,大家一起過簡單的生活,需要的開銷少了,賺錢的壓力也小了。

學者梁實秋說過:「四十開始生活,不算晚,問題在『生活』二字如何詮釋。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很多的中年危機,都是因為沒錢。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之,有了錢面,才有情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