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中共救助俄羅斯經濟:謹慎且有利可圖

作者:

法國世界報 RFI

中國對俄羅斯經濟的救助情況,是周五法國世界報的一個內容。該報記者娜塔莉·吉伯特(Nathalie Guibert)指出,中國對俄羅斯經濟的救助,是謹慎的,是對中國有利的。

相關的文章寫道,自1月份以來,中俄兩國之間的貿易額急劇增加,尤其是在能源領域。自夏季以來,隨著國際制裁開始對俄羅斯的經濟造成影響,中俄兩國之間的貿易額急劇增加。但是,北京方面對俄羅斯的支持仍然是非常謹慎的。對制裁感到恐懼的中國大銀行對購買俄羅斯商品只是提供有限的融資。

文章繼續寫道,今年1到8月,中國進口了價值729億美元的俄羅斯產品,其中絕大多數是石油和天然氣: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0%。

至於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巴黎蒙田研究所亞洲顧問顧德明指出,根據中國海關,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在戰前就已經幾乎呈垂直線增長,在戰後繼續增長,並在7月至8月期間加速增長」。因此,在1月至8月期間,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4%,總計442億美元。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只是在烏克蘭戰爭的最初幾周有所下降,並早就恢復到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的水平。

中俄之間的雙邊貿易是不對稱的,中俄雙邊貿易的核心是能源。兩國於6月份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簽署了一項增加俄羅斯天然氣通過西伯利亞電力1號管道運輸量的協議。第二個類似的基礎設施的實際建設仍然有待進行。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弗朗索瓦·奇米茨(François Chimits)表示,中國表現出的,是務實的機會主義。他說,中國正在盡其所能地維持俄羅斯的生存,同時由於中國的國內形勢也艱難,所以,中國小心地避免將自己暴露在進一步的經濟動盪之中。

根據顧德明(François Godement),中俄之間的實體商品交易和貨幣交易的加速,是在5月份。也正是在5月份,北京攻擊美國的言論激進化了。面對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中國立場的最大特點,是機會主義和謹慎的混合物。

顧德明強調,「中國以務實的方式拒絕讓俄羅斯把自己放到與歐洲競爭的位置」。但是,北京購買更多的天然氣,並增加石油儲備。中國一半以盧布支付,一半以人民幣支付,中國是沒有便宜莫斯科的。

法國世界報的相關文章表示,北京到底是以什麼價格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的,目前尚不清楚,但觀察家們認為,中國拿到的折扣在20%到50%之間。除了白俄羅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所有客戶中,價格最低的是中國。

顧德明評論說,「中俄兩國之間的協議對中國非常有利,俄羅斯因此成為了中國的第一個石油供應國」。北京的交易做得很不錯,因為,北京轉手又把它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用大約50輛液化瓦斯罐車,高價轉售給了歐洲。

弗朗索瓦·奇米茨(François Chimits)指出,「中國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填補經合發組織(OECD)或七國集團(G7)對俄羅斯的制裁所造成的空白。」他表示,自夏季以來,他們觀察到「中國商品出口強勁增長,……在半導體這一關鍵領域,中國的出口在3月至8月期間猛增了340%。

另外,很少有中國公司像西方集團那樣完全撤出俄羅斯。只有深受軍人們歡迎的民用無人機製造商大疆表示,不會再向莫斯科或基輔出售任何設備。

世界報相關的文章還寫道,近幾個月以來,普京多次呼籲習近平給予他更多的支持:他可能認為,北京對他這個戰略夥伴的經濟支持沒有達到友誼「無上限」的水平。

不過,觀察人士們認為,北京對莫斯科的支持應該會持續下去。因為,中國希望「利用對俄羅斯的支持,在台灣問題上取得進展,並在中國共產黨代表大會臨近之際強化其外交政策的意識形態內容。克里姆林宮現在正試圖大力支持這種解讀,並毫不吝嗇地在台灣問題上支持北京。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