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核酸盛世之下,我們都坐上那輛轉運隔離的大巴…

9月12日—9月18日這一周,在疫情防控下各類重大的民生事件、社會議題屢遭輿論壓制無法登上熱搜時,明星李易峰卻因嫖娼醜聞霸榜頭條。

同以往明星的那些「塌房」流程相似,在李易峰因「失德」而遭全面曝光之後,諸多品牌紛紛與之解約,出演的某劇某電影陸續被下架,一些正能量的代言形象也被緊急清理(註:李易峰曾為國安警察形象代言人),各路媒體開始集體下場批判聲討……

許多網民都對這種動輒全網封殺的道德審判氛圍感到厭倦,有評論說「民生疾苦充耳不聞隻字不提,明星褲襠長篇累牘批了又判」,而這種選擇性的輿論聚焦,客觀上的確消解了更有公共價值的圍觀和關注。

同在這周內發生的貴溪強姦案,若無自媒體的勇敢發聲,甚至無法進入公共視野:江西貴溪市天祿鎮一名女孩於中秋節當天遭到當地村支書的強姦,據稱事發時其父母正被隔離。

這一惡性事件在網絡上引發關注後,當地警方卻在通報中玩起了文字遊戲,只辟了部分謠言,但沒闡述真相,例如解釋清楚女孩父母在何處隔離,這引發了後續洶湧的輿情。

可當人們想要急切的了解這起案件的更多細節時,官方卻將相關的追問屏蔽殆盡,強制人們關注藝人的私生活之污,而非官員的獸行、防疫的妄為。

有網友指出,無論是對「失德藝人」的嚴厲懲罰、還是層出不窮的防疫亂象,實則都是以破壞人們對社會的穩定預期為代價,我們不知道第二天會發生什麼,且始終處於安全感缺失的狀態,這將極大透支每一個人乃至全社會的未來,然而一個好的社會應是基本可預期的社會。

本周官方媒體還在積極為一則消息闢謠,此前有個別自媒體借疾控官員之口,稱「動態清零已成為基本國策」,諷刺的是部分官媒恰是積極的傳謠者,其幕後心態值得細品。至於動態清零政策還將持續多久,有兩條新聞足以展示背後利益攸關者的心態:

1.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近期宣布,結束新冠疫情雖未到終點,但已勝利在望。然而,相關微博話題「#世衛組織稱新冠疫情結束在望」卻遭到屏蔽,這一舉動大有單方面宣布新冠疫情不得結束的霸道意味。回顧譚德塞上一次在牆內中文網際網路被評論清零還是因為今年5月發布「清零戰略不可持續」的「謬論」。

2.杭州計劃於11月舉辦一場2022年核酸藥物產業論壇,將會議主題起名為「核酸盛世」,這受到苦核酸檢測久矣的民眾怒罵,你之盛世,我之地獄,萬民在困苦,惡魔在狂歡。

事實上,即便動態清零政策已在逐步經歷人心轉向,但其背後領袖決策、制度模式、防疫思路伴隨的巨大慣性仍推動一切滾滾向前,在此前提下,人們既無法討論當下,也無法預期未來。

一位網友分享了旅行歸來的個人見聞「外面是一個自由繁榮快樂的世界,而我們像是倉鼠困在籠中,把軲轆越踩越快」,目前這篇微博已觸碰紅線遭到刪除。

清零式防疫不會停止,相關的悲劇也就必然不會中止:

9月18日凌晨貴州一輛轉運新冠隔離人員的大巴車發生重大事故,47人中27人死亡20人受傷,據稱當時車上乘客正被迫前往隔離點,完成著「貴陽市社會面清零」的大任,最終未死於新冠,卻死於新冠。

當一個國家因防疫大計讓民眾無法免於飢餓、因防疫大計讓強姦案嫌犯受到間接保護,因防疫大計讓核酸檢測成盛世常態,因防疫大計讓無辜民眾死於人禍而非車禍…誰能說此類防疫大計不是基本國策呢?

誰又能說我們沒有被迫坐在一輛凌晨狂奔的大巴上之上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中國數字時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