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克里米亞大橋被炸:當「堅不可摧」被摧

2022年10月8日清晨,克里米亞大橋發生爆炸、起火,視頻顯示一側公路橋被炸斷為幾截,一座承重橋墩燃起熊熊大火,橋樑一度完全中斷通行。

據稱,爆炸是由一輛(也有稱兩輛)滿載的油罐車引發,隨後俄方指控系烏克蘭情報人員所採取的破壞性行動,並稱「必須採取強硬反應」,而烏克蘭方面也實質上承認了這一指控,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Mikhaylo Podolyak)表示,克里米亞刻赤大橋的爆炸僅僅是「開始」,「所有非法的都必須摧毀」、

克里米亞大橋原名刻赤海峽大橋(Krymsky most),連接被俄自2014年單方面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東端和俄羅斯本土的塔曼半島,二戰後期始建,但建成後僅3個月就因質量問題坍塌。俄吞併克里米亞半島後於2016年再次動工,僅用了兩三年(公路2018年5月15日,鐵路2019年12月23日)就宣布竣工。

這座大橋是俄2014年強行吞併克里米亞半島後不惜血本搞的戰略性工程,旨在徹底封閉亞速海,並將克里米亞半島和俄本土連接起來,這不僅在後勤保障等方面有現實意義,而且有強烈的宣傳和心理暗示意義,可以說,大橋就是俄維繫其在克里米亞半島存在的紀念碑,也是半島親俄派底氣之所在。正因如此,俄才在開戰之初高調貼出「刻赤大橋堅不可摧」這樣的宣傳畫。

2018年,普京駕駛卡車慶祝克里米亞大橋公路通車。

如今「堅不可摧」的刻赤大橋「摧」了,而且「摧」在普京70大壽(他生於1952年10月7日,當初曾高調親自出席大橋通車儀式)、俄通過單方面推動「四州入俄」宣稱「亞速海是俄羅斯內海」的戲劇性時刻,結合此前哈爾科夫-紅利曼和赫爾松方向接連三次慘敗,對俄構成的戰略性損害可想而知,也令其2014年以來最自以為穩固的攫取物——克里米亞半島,凸顯出前所未有的脆弱性,對俄社會和半島的戰爭信心構成進一步打擊。

戰術上,隨著赫爾松方向接連敗退,向東連接本土的刻赤大橋後勤和民生補給壓力陡增,一側公路橋全毀會雪上加霜,但不至於構成決定性影響,因為畢竟半島三面環海,而烏克蘭並沒有制海權,此舉更多是戰略性的傷害和打擊,顯示烏克蘭有能力威脅俄一切自稱「堅不可摧」的東西,不論是有形的大橋,還是無形的「永遠吞併」。

俄在爆炸當天就恢復了大橋未受損部分通車,這顯然同樣是姿態展示,如此幅度的爆炸,橋樑應力結構不可能不受影響,即便相對獨立的鐵路橋無恙,使用相同承力部件的另一側公路橋就這樣通車,也和玩兒命無異。

俄官方已表示要「強硬反應」——嚇唬誰呢?還有比發動十幾萬大軍攻入對方國界、強行吞併對方疆土更「強硬」的「強硬」?還是那句話:戰場上靠火炮拿不到的東西,戰場外靠嘴炮同樣拿不到。

順便提醒下某些如喪考妣、高喊著「打擊民用目標可恥」的漢語圈人士:就在不到一個月前,當俄軍在哈爾科夫州潰敗、惱羞成怒轟炸烏克蘭境內民用電廠、電網設施之際,歡呼雀躍「這就是戰爭」、「這才是正當性」的,難道不就是你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陶短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