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推特上的中國:習近平講話變化不大,強調「穩定」,不許「躺平」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星期日(10月16日)的二十大演講在推特上備受關注。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的講話內容和以往沒有太大變化,但還是透露了一些政策制定趨勢,包括通過人工智慧加強對公眾輿論的監控。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2022年二十大開幕式上講話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星期日(10月16日)的二十大演講在推特上備受關注。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的講話內容和以往沒有太大變化,但還是透露了一些政策制定趨勢,包括通過人工智慧加強對公眾輿論的監控。

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泰蘇指出,在習近平今年的講話里,「穩定」比以往更加重要。

「如果今年的黨代會講話與往年相比有什麼深層變化的話,那大概就是穩定被提高成為了目標,而不僅僅是經濟增長需要的條件。後者,事實上,已經被淡化了一些,」他寫道。

保證穩定的前提之一是了解公眾輿論。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合伙人凱娜(Kendra Schaefer)指出,中國宣揚的「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是通過了解民眾的擔憂與不滿來改變或制定法規。隨著科技發展, 中共當局越來越依賴社交媒體偵測輿情。

「社會主義民主將越來越根據人工智慧化的公眾觀點評估來獲得信息,比如那些《人民日報》使用的,可以掃描社交媒體和網絡環境,尋找熱點和爆點,告知政策制定者並相應地進行回應。」

「。。。我預計看到政府進一步投入資源發展公共輿論監測系統,為預測式政策制定打下基礎。」

密西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高敏(Mary Gallagher)將習近平講話中對經濟的部分總結為:不許躺平,不要期待國家幫你做你力所能及的事。

對此,她評論道:「問題是,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中國人長久以來工作得夠努力了。國家需要在稅收、財產、戶口上進行制度性改革。」

不過,高敏發現習近平講話中對性別平等和工作歧視的涉及比她預想的要多。

「也許中共意識到了,工作場所中泛濫的對女性的歧視無法幫助他們達到人口生育目標,」她說。

許多中國分析人士指出,儘管習近平預計即將迎來突破性的第三任期,但他在開幕式上的發言 內容與過去相比,總體上沒有出現太大變化。

耶魯大學的張泰蘇教授細數了習近平在講話中涉及到的一些話題,包括依法治國、投資環境保護、共同富裕等。他發現,習近平有關這些領域的講話內容在過去五年裡都沒怎麼變化過,一直強調持續當前方向。

「如果你仔細想的話,這其實是有道理的,」張泰蘇寫道,「他的第三任期已經打破了足夠多的非正式政治常態了。除非絕對必要,他大概不想在其他事情上製造不穩定,最起碼能安撫住黨內的其他派系。」

他在另一條推文中總結說:「如果這場講話有任何指示性的話,那就是中國接下來兩年的政策制定應該不會和前幾年的有太大區別。」

在對台政策上,專家們也表示沒有發現多少不同。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她的分析中寫道:「和我們在過去看到的相比,並沒有新的信號或是更強的緊迫感。(唯一的變化)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警示外國人不要干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