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近平將如何「規範財富」? 二十大閉幕,市場派出局,寒冬降臨;

敗光近5000億,習獲三連任,雄安新區死灰復燃;美禁令衝擊 台積電斷供中資先進晶片;民營企業家20大集體失聲;中美房地產走勢

中共二十大已經閉幕,不僅習近平連任成功,而且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員都已換成習近平的嫡系。將為中共政治和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和轉變。請看專家和學者們的分析和判斷。

美國房價已經見頂,正在回落,會重演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悲慘一幕嗎?

台積電已經決定暫停供應上海壁仞智能科技(Biren Technology)先進晶片,以便確保遵守美國最新的晶片法規。

二十大閉幕,市場派出局,寒冬降臨

網友@二大爺說:朝鮮這個國家最讓人感慨的地方在於,它既是中國人的過去,也是中國人的未來。

中共二十大在北京閉幕。現任總理李克強和政協主席汪洋不在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名單之列,意味著改革派被清除出新一屆中共領導核心,為開啟習家王朝掃清了障礙,屆時,百年大黨將淪為維護習家王朝的統治工具。歷史規律告訴我們,任何人打破規則強行連任,都是一場更大動盪的開始,縱觀世界各個角落修憲謀求連任的案例,無一例外。接下來中國將走向何方成為網民最為關心和擔心的問題。

網友@蔡慎坤發帖說:習近平連任,可以清晰看到未來中國的政經走向,鄧小平推動的改革開放將被徹底廢棄,人民經濟取代市場經濟,國進民退侵蝕每一個領域,在共同富裕的幌子下,中產階層迅速消失,一些人曾經擁有的財富也將化為灰燼,言論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人們連有限的出行自由也將一去不復返。

光近5000億,習獲三連任,雄安新區死灰復燃

習近平3連霸後,已淪為鬼城的「河北雄安新區」有機會大復活。中國河北省委副書記廉毅敏證實,5年來雄安新區已投入4600億人民幣,將穩紮穩打持續建設,表明這項習近平所吹捧的「千年大計」計劃不會熄火。

5年前,中共官方聲稱雄安新區總投資金額將達30兆人民幣,希望比肩廣東深圳、上海浦東,大撒幣的計劃被稱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一度掀起雄安投資熱潮。

最後因中美貿易戰、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房市低迷等因素,加上洪水氾濫,雄安新區的建設停擺,街道冷清,偌大的高鐵站近期每天卻只剩一趟往返北京的列車,從千年大計成為千年爛尾。

面對開發停滯,外界大都唱衰雄安新區,未料,河北省委副書記廉毅敏10月18日在中共20大的第一場記者會上表示,雄安新區5年來已投入4600億人民幣,未來將穩紮穩打持續建設,似乎想掃除外界疑慮。

對於中共官方希望助習完成千年大夢一事,美國之音打槍,稱中國民間大多唱衰雄安新區,部分人士甚至認為,雄安新區恐以鬼城、爛尾樓收場。1位網民則嘲諷,偉大領袖的千年大計,相信會在1千年後完成。

1位雄安當地人也惡評連連,開罵北方官僚主義嚴重,很多事依照領導喜好辦事,誇張的說,一間房子裡用什麼樣椅子都得他決定;外來投資者被拖欠工程款,賠到內褲都不剩的人,比比皆是。

美對中禁令衝擊,台積電斷供上海壁仞先進晶片

根據彭博報導,台積電已經決定暫停供應上海壁仞智能科技(Biren Technology)先進晶片,以便確保遵守美國最新的晶片法規。美國商務部一名發言人則表示,「儘管工業與安全局不會對個別公司的行動發表評論,我們期望所有公司都遵守出口管制,自從10月7日工業與安全局公布規定後,該局已積極推廣,教育受影響的公司,協助他們遵守規定」。

台積電的決定與外界認為壁仞的人工智慧(AI)晶片功能,比輝達的A100晶片更強大有關。美國政府早在8月已經告知輝達,未來若要出口A100與H100晶片到中國,必須先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以避免高階晶片可能被用於中國的軍事用途,輝達表示,無法再向中國銷售先進的AI晶片。

美國對中國的晶片禁令,衝擊到亞洲半導體領先廠商如台積電、韓國三星和SK海力士,可能會迫使中國的晶片產業倒退數十年。

習近平連任贏者通吃:中國未來動盪風險升級

中共新出爐的第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於10月23日的中外記者會上首度亮相,台上除了習近平破例贏得中共總書記的第三任期外,其他六名常委清一色都是習家軍,讓外界跌破眼鏡。

觀察人士表示,習近平「贏者通吃」,權力一把抓,但在黨內無其他派系制衡下,也聽不到不同意見,恐導致未來政策失誤的風險大幅上升。

位於台北的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建文表示,當常委會清一色都是習近平的昔日部屬或親信,這衍生的一大問題是,中共黨內原先設計出的「集體領導」制度,未來將蕩然無存,因為只有習近平一人獨攬大權,其他人都是對他唯命是從的部屬。

位於台北的台大政治系榮譽教授明居正也分析,權力結構失衡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將讓習近平越來越難聽到逆耳的真話。

例如,過去幾年來,外界無法理解為何「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美中對抗和戰狼外交等治理模式一再引發大量反彈下,習近平卻仍是一意孤行,全然不顧其所可能造成的傷害或代價?明居正說,背後原因可能就在習近平的權力十年來一路攀升所帶來的盲目自信,再加上,身邊幕僚等眾人的噤聲。

美國房價,能跌到什麼程度?

美國房地產市場正處於重大轉變之中,在經歷了兩年的價格飆升後,房價已經見頂,正在回落。

萬神殿宏觀經濟學研究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伊恩‧謝潑德森(Ian Sheperdson)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說,在抵押貸款利率大幅上升的情況下,房屋需求的下降正在對房價構成沉重壓力。

2022年下半年,隨著住房抵押貸款利率上升,美國許多城市的房價暴跌。根據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數據,上個月的房屋銷量降至470萬套,比8月份下降了1.5%。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儘管房價可能會進一步下跌,但跌幅不會像房地產泡沫破裂時那麼大。根據衡量美國房價的標普/凱斯席勒(S&P CoreLogic Case-Shiller)指數,從2006年的高峰到2012年的低谷,全國房價下跌了27%。

據高盛(Goldman Sachs)的經濟學家們預計,房價將從6月份的高點下跌約5%至10%。

富國銀行(Wells Fargo)最近也預測,到2023年底,全國單戶住宅價格中位數將同比下降5.5%。

這些經濟學家們還預計,房價將在2024年反彈並再次上漲,到2024年底,房價中位數將上漲3.3%。

[page]

二十大後,美學者預估中國房地產泡沫走勢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進入了第三個五年任期,而他在二十大報告中對於房地產的定調,又會對中國房地產市場帶來怎麼樣的影響?記者邀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對此進行解析。

中共官媒中新社10月18日發文「未來五年房地產怎麼發展?定調來了」,文中引用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二十大召開前,路透社報導,房地產開發商們都在觀望,連刻不容緩的房地產業債務重組工作也被迫推遲了,開發商等待二十大塵埃落定,或將決定行業政策方向。

邱萬鈞教授10月21日告訴大紀元,任何市場沒有辦法用政策去「定調」,價格及數量是由市場機能的供需所決定。中國房地產市場目前最大問題是供嚴重大於需,空房率太高,經濟下行導致需求減少。此時,任何政策宣示,某種程度或可導引市場方向,但中國房市整體要有起色,還得等到經濟情況整體好轉起來才有辦法。

至於當局要求開發商在二十大期間「躺平」,不得公開討論債務問題,邱萬鈞說,開發商面臨嚴重財務問題,或許透過一些政策補貼,可以撐幾個月,但是等到二十大之後,銷售放緩,缺乏現金流的情況下,財務危機還是會爆發出來。

邱萬鈞說,推動中國房市增長的因素還包括當時中國擁有大量的外匯存底,卻沒有適合的投資管道。債市、股市在相關財產權法的法律保障不足,又加上房地產開發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最快捷徑,地方政府當然樂此不疲。「可是二十年下來的過度開發,再加上大家認為房價只漲不跌的錯誤觀念下,形成了今天如此嚴重的泡沫。」

邱萬鈞認為,觀察未來中國房地產發展有三大因素:

第一,整體中國金融體系資產品質下降,資金不足。

第二,中國房地產投資意願低落。

第三,中國對外關係惡化,包括美中、澳中關係惡化,最終延伸成貿易問題,中國對外貿易、出口製造業持續下滑,將影響中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力。

他認為,政府政策或許可以引導一些市場機能走向,但是能否改變市場的基調,恐怕一時半載很難看到,因為市場畢竟是由一雙看不見的手,由供需去決定的。

習近平將如何「規範財富」?

習近平本周在中共詞典中增添了一個詞條,提出要「規範財富積累機制」。

習近平還談到在整個中國社會促進機會公平,但關於他想法的細節甚少。在許多人看來,這似乎是一個要把富人手中的財富重新分配給其他所有人的計劃。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習近平可能在醞釀一項對富人增稅的計劃,也許是通過引入期待已久的房地產稅的方式,而最快可能在明年就出台。恒生銀行(Hang Seng Bank)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王丹說,如果推出房地產稅,將有助於填補地方政府預算中的一大缺口。由於房地產市場滑坡對土地出讓造成不利影響,地方政府財政受到打擊。土地出讓通常是地方政府的一個可靠的資金來源。

她說,從長遠來看,開徵房屋稅是不可避免的。

其他人則對政策前景不那麼有把握。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 NTXFY)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 a-Herrero)說,使用「規範」一詞意味著政府有不同的想法。

她說,習近平沒有提到稅收,也沒有提到擴大中國落後的福利制度。艾西亞說,中國較富裕的公民和企業可能會發現自己受到額外的審視,要被迫拿出錢來資助那些有利於中國國家利益的舉措。

她說,中國政府正試圖傳達一個信息:「你被盯上了,最好小心點兒。」

阿里巴巴馬雲遭整肅,民營企業家20大集體失聲

如果說中共20大「台灣省代表」是神秘的10人組,那麼民營企業應該就是這次黨代會集體失聲的群體。儘管民營經濟在中國大陸GDP的占比已超過60%,並提供八成以上的城鎮就業機會。

中共建政後,1953年起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展開大規模「社會主義改造」,私營企業基本消失殆盡,直至改革開放後才獲重生,並逐步成為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

民營企業家在中共黨代會的角色,19大起出現微妙變化。據統計,19大來自民營企業的黨代表降至27人。過去幾年,隨著地產大亨任志強入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遭整肅,民營企業家們也很快都安靜下來了。這次20大,已經沒有媒體統計究竟有多少黨代表是民營企業家。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