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黃光裕清倉式拋售國美股票,要跑路?

黃光裕清倉式賣出國美,最近一個季度,他賣的尤其瘋狂!黃光裕出來時,還想著好好做生意,當時我們附近還新開了國美零售店的,但三個月都挺不住就關了,隨後就是瘋狂減持,現在也看明白形式了,清倉不幹了。

黃光裕清倉式賣出國美,最近一個季度,他賣的尤其瘋狂!

2022年1月,黃光裕和杜鵑賣出6000萬股;

2022年4月,黃光裕賣出4億股

2022年6月,黃光裕賣出5.24億股

2022年8月,黃光裕賣出20.37億股

2022年9月,黃光裕賣出16.59億股

2022年10月,黃光裕賣出0.29億股

黃光裕出來時,還想著好好做生意,當時我們附近還新開了國美零售店的,但三個月都挺不住就關了,隨後就是瘋狂減持,現在也看明白形式了,清倉不幹了。

過去一年半時間,國美電器股價從2.55港元跌到現在0.13港元,跌幅95%,現在市值只有46億港元了。當時他出來時,還有不少人認為國美還有希望起來,跑去買他們家股票,現在虧的啥也不剩了,英雄是時代造就的,錯過了時代也是普通人,牟其中/黃光裕都是時代的產物。

近日,國美零售發布盈利警告補充公告。公告指出,預計2022年全年歸屬於母公司擁有者應占經營虧損將比去年同期擴大35%至65%之間。

公告指出,截至2022年9月30日,國美零售逾期貸款約為人民幣30億元。本集團正與相關銀行及金融機構積極商討修改貸款條款或延長貸款期限,以達成雙方同意的還款安排。

黃光裕救不了國美

「爭取18個月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

2021年2月18日的集團高管會上,黃光裕曾放下如此豪言。兩年時間不到,這家36歲的國民企業卻陷入前所未有的深淵。

拖欠薪資、持續裁員、供應商糾紛不斷······很難想像,曾經的「家電之王」,非但沒跟上網際網路的浪潮,反而被扣上了「失敗者」的帽子。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美零售總營收121.0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0.75億元下滑53.5%。歸母淨利潤為虧損29.6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74億元擴大50.3%。

國美官方在9月26日首次承認資金流緊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截至10月19日港股收盤,國美零售報價0.131港元/股,市值僅剩46.79億港元,較去年2月份黃光裕回歸後的最高點2.55港元/股,跌超94%。

一名近國美人士在評價黃光裕時,認為"他是個江湖氣十足、權力欲重的人",國美零售的命運也早與黃光裕個人綁定。

「2009年的黃陳之爭,或讓其難以信任外人,但國美需要更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個人英雄主義難以讓國美渡過難關,企業內部也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看來,黃光裕重新執掌的國美,似乎未能躲開英雄遲暮的命運。

高層動盪,持續裁員

十一前夕,國美集團「肱骨之臣」、原國美電器CEO王巍離職,像這樣大大小小的人事動盪已持續了一年有餘。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7月起,國美已知的「中高層」離職不下10位。除王巍外,有百度背景的國美在線CEO向海龍僅在職8月;有阿里背景的真快樂公司執行副總裁丁薇也在今年7月被免職,其下團隊被大幅裁撤。

36氪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

這些曾為國美零售轉型注入想像力的經理人相繼離開,事實上宣告了黃光裕「18個月的轉型夢」破滅。

在官方回應中,國美將上述情形描述為「臨時、應急的調整」,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調整的後果是「國美的業務架構已回到十年前」。

與此同時,國美還因裁員、虧欠員工薪資引起輿論關注。有多位國美員工向36氪證實,集團總部大部分員工8月份的工資延緩到10月末發放,9月份的工資至今沒有下文。

有知情人士告知36氪,4月以來,國美內部就在推進「人員瘦身」,有員工4月至今的社保未交付,半年多的績效獎金也未發放。這與國美早前回應的「截至7月29日,公司不存在欠薪、拖欠社保公積金的行為」相悖。

此外,還有員工向36氪透露,國美內部有一種「懲罰文化」,絕大多數的員工沒拿到過全薪。「offer的工資構成寫的很模糊,基本是扯淡。只要完不成KPI,績效全扣、就是0。」

從財報也能反映出人員的變化。數據顯示,國美員工由2021年末的32278名減少到2022年6月末的25701名,僅在上半年就減員6577人。

36氪了解到,新一輪的裁員從今年7、8月份起,國美基本每個部門都有30%-40%的裁員幅度,裁員名單不乏在職十餘年的老員工。基本工資與績效工資的比例也從原先的8:2調成7:3,「統一發放通知讓員工簽字,否則直接辭退」。

走進國美總部所在地——北京鵬潤大廈B座,大廈公司水單幾近為「國美系」企業,包括安迅物流、國美地產、中關村科技等。

有鵬潤大廈底商人員告訴36氪,8月起,其門店的銷售額明顯減少,地下食堂的經營情況也受到影響。

9月26日,國美對裁員做出回應,稱「為保證公司正常營運,本月公司內部對薪酬發放做了一些臨時、應急的調整。同時,不排除將繼續實施減員計劃以進一步縮減營運成本」。

在黃光裕發布的《致國美朋友們的一封信》中,也承認國美已進入「戰略性聚焦與蟄伏」,希望大家多給企業時間和空間。

[page]不成功的改革

實際上,國美零售的危機早已顯露出端倪。

有國美內部人士告訴36氪:「國美的推諉之風盛行,沒有人願意擔責,多做多錯,乾脆不做。」這樣的變化在黃光裕回歸後更甚,也能明顯感覺到審批流程的變長。

落在具體業務上的表現是,「一筆幾萬元的項目也要黃光裕親自批覆」,「沒人明白大老闆究竟想要什麼,真正幹活的人永遠缺少向上溝通的路徑、非常迷茫」。

黃光裕2021年初回歸後,延續了其早年間的激進風格,對國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包括主打娛樂化零售的平台「真快樂」,以及以家裝業務為主的平台「打扮家」。

36氪根據財報數據制表

2021年1月12日,真快樂正式更名,其前身國美商城於2003年上線,但因國美的線上策略偏於保守,國美在線一直未有起色。

有已離職的國美中層告訴36氪,真快樂對標的是淘寶直播,想要做視頻導購。

拆解真快樂的品牌名,「真」對應的是貨真,「快」意味著物流迅速,「樂」則代表其有娛樂性,對應的是「抖快」等直播平台。

再看打扮家,黃光裕曾給打扮家定下的目標是:2024年平台規模達到5000億元,並喊出了在家居家裝市場「再造一個國美」的口號。

為了大力推廣這兩大平台,據該名員工透露:「黃光裕玩命地用線下的窗口去做線上推廣,並不遺餘力地發展金融分期付款業務」。

不過兩大業務線的發展都不順利。

今年7月,因現金流問題,打扮家全線業務暫停。真快樂的營運情況也很難讓人「快樂」。

財報顯示,2021年,國美的廣告費用從上年的3.09億元增加到9.62億元,拉新效果仍不理想,在電商平台中幾乎沒有聲量。

國美官方披露的數據是,2021年,真快樂的年活躍買家數量為1684萬,整個國美零售的總GMV規模達到1468億元。但對比頭部電商,這一數據不值一提。同年,拼多多成交額2.4萬億元;京東達到3.29萬億元。

且在上述人士看來,無論打扮家還是真快樂,很多功能都是偽需求。「打扮家的視頻導購,就是一個導購帶著消費者線上逛展廳,這是否有必要?」

再從真快樂實現的消費體驗看,對於家電、數碼產品,「真」早已不是優勢,國美雖收購安迅物流,也未達到京東的「快」。

與此同時,線下家電專賣店本身的毛利率就低。

國美零售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總營收達到121.09億元,銷售成本占據100.22億元,毛利率僅8.62%。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毛利率屬於行業平均水平。

36氪根據國美2022年中報截圖

兩條改革之路都未走通,這對本就受債務問題困擾的國美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債務黑洞」難題難解

2016年,國美的期末總資產為618.02億元,總負債為408.27億元,資產負債率在66.06%,在70%的警戒線以下。之後卻一路飆升,2020年達到了98.2%的最高位。

36氪根據財報截圖

2021年黃光裕復出後,以發行公開股的方式,將其個人持有的北京國美商都、長沙湘江玖號以及北京鵬潤大廈三個物業,近20年的使用權、租金總額約178.65億元打包進上市公司,為國美零售注入資產。

去年9月,黃光裕又主動「割肉」,拋售了著名爛尾項目北京悅秀城。

但時至2022年上半年,國美的債務缺口仍達到585.68億元,靜流動負債值為250.17億元,其中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達到247.75億元,占比99%。同期,國美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7.13億元。

顯然,國美零售的資金鍊相當緊張,國美巨大的債務窟窿究竟從何而來?回顧國美發展史,失敗的收購與投資或為主因。

2016年3月,國美完成了對藝偉發展有限公司的收購,後者經營578家國美品牌非上市門店,交易總對價為112.68億港元。收購完成後,黃光裕及其一致行動人對國美電器的控股權擴大至55.34%,實現了絕對控制。

此次收購,國美電器真正實現了合體。問題在於,藝偉發展當時虧損7.95億元,更有36.1億元的銀行借款即將到期。收購後,國美的資產負債率也有一定上升。

國美零售2017-2021年資產負債率情況

2017年,國美斥資9億元收購美信網絡60%的股權,當時其虧損達5.46億元,這筆債又落到國美身上。此後,國美又用3.5億元收購了已破產清算的騰達電器。

近些年,國美還完成了對天津國美倉儲、國美控股集團廣州有限公司、國美在線等公司的收購,並參股「十分到家」、安迅物流等項目。

梳理公開資料不難發現,國美參投或收購的大部分公司本就是黃光裕控制的。以天津國美倉儲為例,在被國美收購前,其為鵬潤置業旗下公司,鵬潤置業又為國美地產100%控股。

除收購外,國美燒錢的另一個去向是門店擴張。

2016年,國美門店數僅1628家;2021年末,國美門店數飆升到4195家。2022年6月,國美關閉300餘家低效門店的,總店數達到3895家。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告訴36氪,近十年來,國美至少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開店—關店」事件。在他看來,國美似乎總是在同一個坑裡反覆跌倒。

劉步塵認為,整個家電行業已進入存量市場,購買渠道也轉向以電商線主,線下已無發展機會。在更多媒體的報導中,儘管處於鬧市區,國美線下門店的客流量寥寥。

與此同時,國美因陷入債務危機,與供應商的關係急需修復。

2022年4月,惠而浦因國美電器長期拖欠貨款將其告上公堂,涉及款項8236萬元。但國美反稱惠而浦欠付其各項費用約1000萬元,滯銷瑕疵品超2000萬元。而在國美的2022半年報中,其應付帳款及票據達到144.37億元。

在《財新》的報導中,北京市政府已於8月初介入國美的資產重組。黃光裕在內部表示「自己不會跑路」,不過當局已無計可施,幾次引入的戰投談判無實際進展。黃光裕也已試圖對國美零售旗下國美電器、真快樂等子公司提出破產申請,目前均未獲得法院受理。

此外,與黃光裕「長期看好國美發展」的呼籲相左,公開數據顯示,黃光裕夫婦目前的持股比例已從61.5%下降到最新的42.8%。

從去年開始,黃光裕、杜鵑夫婦頻繁減持國美零售股票,減持股份主要通過黃光裕實際控制的國美管理有限公司、Shinng Crown、Ever Ocean(恆海投資)幾家機構進行減持。

2022年來,黃光裕夫婦對國美零售股權拋售情況;36氪根據Wind數據制表

如今的國美,距離「被時代浪潮拍死在沙灘上」僅一步之遙,資不抵債、破產重組的命運隨時可能降臨。但黃光裕手裡還有一張王炸——「家裡有樓,吃喝不愁」。

作為較早投入地產行業的企業家,黃光裕持有兩家地產公司,分別是北京鵬潤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國美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天眼查不完全統計,上述兩家地產公司共有對外投資24起,其中仍在業、存續的企業14家。另據國美官網顯示,國美旗下的地產板塊主要有「國美地產、申福、玖號置業」三個。

即使沒有白衣騎士現身,賣樓還債也不失為一個選項。但在流動性危機面前,時間才是最大的敵人,國美還能撐到這一天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36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