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丈夫因公去了台灣 妻子文革被打瞎一眼 恩愛夫妻天涯一別竟34年

——三十四年杳無音信

作者:
曾經,徐晚苹想將妻兒接到台灣,但周煉霞因為住慣了上海,不想去台灣。等到想去時,卻又已經走不了了。隨著解放戰爭進入尾聲,國民黨軍隊撤離大陸,去了台灣,海峽兩岸從此斷絕了一切往來。

周煉霞

周煉霞六歲那年,周鶴年在院中寫春聯,剛在紅紙上寫下上聯「辭舊歲勁松染霜松尤綠」,便來客人登門拜訪。周鶴年擱筆迎客,等到再回到院中時,卻見另一張紅紙上,用幼稚的字跡書寫著「迎新春寒梅映雪梅更紅」。一問,竟然是女兒周煉霞寫的。

周鶴年沒想到女兒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學問,不免大喜過望。

第二次驚喜是在女兒14歲時,周煉霞趁父親不在家,來到父親書房中臨摹唐伯虎的仕女圖。周鶴年回家後看到臨摹的仕女圖,居然很有幾分靈動之氣,對女兒的繪畫天賦深感吃驚。於是不惜重金聘請著名畫家尹和白教授女兒,其後又令女兒跟隨鄭凝德學習書畫。

17歲時,周煉霞拜詩詞大家蔣梅笙為師,每次與老師交流時,她對梅笙先生的作品總有她獨出心裁的領悟,為此深受蔣師寵愛。

到20歲時,周煉霞的畫技已漸臻佳境,其畫作「仕女圖」別具一格,妙曼婀娜,受到不少藏家的喜愛收藏。許多山莊因此與她簽約作畫,收購她的扇面,這讓年紀輕輕的周煉霞,憑藉自己的畫藝,便能獲得不菲的收入。

周煉霞的仕女圖

如此才貌出眾畫藝精湛的女子,自然是眾多男士痴迷追求的對象。但心有靈犀的緣分,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不過這樣的機遇到底還是讓周煉霞碰到了。

那一天,21歲的周煉霞在老師蔣梅笙家的詩詞沙龍中,邂逅了她一生的丈夫徐晚苹。

當時,周煉霞正同好友交談,說到高興處,眉眼俏麗,五官生動,便聽到前方相機快門「咔」的一聲脆響。循聲一看,剛好和拿著相機偷拍的徐晚苹四目相對。

徐晚苹朝周煉霞友好地笑了一笑,表示未經允許便擅自拍照的歉意。沒想到周煉霞並不介意,反而大方地走上前去,笑著問道:「拍得好看嗎?」

問得徐晚苹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舉起手裡的相機說:「很漂亮,簡直就是一幅仕女圖!」

平時說話就很風趣的周煉霞,隨口便說:「那你可要藏好了,別被人偷走了。」

徐晚苹是書香門第出身,當時也拜在蔣梅笙門下學習詩詞。他在上海郵局供職,閒暇時喜歡繪畫攝影,兩樣都具有相當水平。

攝影者都愛拍美女模特,但像周煉霞這樣才貌雙全的美女,真不多見。當他用鏡頭對準周煉霞的時候,已經有點魂不守舍,現在被周煉霞一調侃,勇氣就上來了,竟然大膽地表露說:「照片偷不走,心卻被偷走了。」

這回答反倒讓開朗大方的周煉霞愣了一下,兩人索性拿對方仔細看了一眼,在徐晚苹痴情的目光下,周煉霞禁不住臉頰有些微微泛紅。

周煉霞在晚年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我知道有一雙眼睛在角落裡望著我,他拿起相機,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快門的聲音仿佛一道閃電拍在心裡,而後穩穩地抓住了我的目光。」

兩顆心心相印的心靈,無須第三者促合,就如火如荼地走到了一起。

這年秋天,兩人在上海完婚。

婚後的日子,周煉霞依舊寫生作畫,徐晚苹則增加了一項內容,為妻子拍攝模特照片,並將照片發表在報刊和雜誌上。夫妻二人甚至合作出版了《影畫集》,將攝影和繪畫合在一起,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一時間別開生面,風靡滬上。

徐晚苹除喜好攝影外,還酷愛跳舞;周煉霞則有自己的繪畫圈子。夫妻二人都不限制對方的社交圈子和個人愛好,彼此相安無事。

即便後來發生了抗戰,上海淪陷,這個家庭都保持了完整。兩人攜手相伴,共生育了五個子女,感情和睦到讓鄰居們羨慕不已。

這並非說,兩人的家庭生活就沒有矛盾,同所有的夫妻一樣,他們也會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爭吵拌嘴,但兩人與所有鬧到分手的夫妻不同,他們會通過溝通化解。

那是抗戰勝利後的第二年,這天周煉霞做好晚飯等丈夫回家敘談,但丈夫卻很晚才回來。還沒等她開口詢問,徐晚苹便告訴她說,自己因為工作調動,要赴台灣接收郵局。

「多久回來?」

「不超過半年。」

周煉霞是一個明道理的知識女性,她知道這是上面的調令,不能不去。在一陣沉默之後,周煉霞輕輕地點了點頭,說了一字:「好。」

兩人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別,便是天涯盡頭,34年杳無音信,單留下周煉霞領著5個孩子苦等煎熬。

來到台灣接收日偽郵局的徐晚苹,因工作出色,被任命為台灣省郵政局局長,原本半年的工作調動,轉為常駐。

曾經,徐晚苹想將妻兒接到台灣,但周煉霞因為住慣了上海,不想去台灣。等到想去時,卻又已經走不了了。隨著解放戰爭進入尾聲,國民黨軍隊撤離大陸,去了台灣,海峽兩岸從此斷絕了一切往來。

從此,所有的思念,都變成了漫長的等待。

在最苦的時候,她靠給人畫扇面、竹簾為生。後來遇到了繪畫大師吳湖帆,兩人一見如故,共同創作了很多畫作。在不斷的交流配合中,周煉霞的畫技有了極大提高。

1956年,上海成立中國畫院,周煉霞成為最早的一批女畫家。

原本,等待的悽苦,在沉迷於繪畫時可以暫時忘卻,但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卻一度將她擊倒。

文革中造反派要她揭發他人的「罪行」,她只認與吳湖帆有交往,其他問題一概不涉及。無論怎樣打她罵她,她都閉口不言。她曾填過一首《西江月·寒夜》:「幾度聲低語軟,道是寒輕夜猶淺;早些歸去早些眠,夢裡和君相見。丁寧後約毋忘,星華灩灩生光;但使兩心相照,無燈無月何妨。」這首詞有李清照遺韻,人皆贊其「堪稱經典」。尤其是最後兩句,廣為傳誦。但紅衛兵卻說她「無燈無月」,是「喜歡黑暗,不要光明」,竟將她一隻眼睛打瞎。

周煉霞後來請著名書畫家來楚生為她篆刻一印,印文為「一目了然」;又請著名書畫家高絡園篆刻一印「眇眇予懷」。當年,許多文人墨客因不甘屈辱,而捨棄生命,但周煉霞卻以曠達的胸懷,挺了過來。

也因為她的堅韌,使她守得雲開見月明。

1980年,一個和往常沒有兩樣的下午,她收到一封美國來信。她在美國沒有親戚,這會是誰的信呢?她疑惑地拆開信封,抽出信紙,展開來看,打頭一句便是:

「煉霞吾妻,我是晚苹!」

一道封閉了三十多年的閘門,突然拉開,周煉霞頓時熱淚盈眶,淚飛頓作傾盆雨。

34年來的音問不通,終於在這一刻,關山度若飛,金風玉露喜相逢。

晚年的徐晚苹,退休後定居美國,經過多方打聽,到底將遲遲未能發出的家書,通過郵局傳遞到了妻子的手中。

1980年,72歲高齡的周煉霞,在子女的陪同下,踏上了去美國的團聚之路。

在洛杉磯,人們見證了一場特殊的婚禮。按照美國法律,分居三十年的夫妻需要重新登記結婚。親友們來到教堂,參加一對破鏡重圓夫妻的婚禮,在眾人的祝福聲中,徐晚苹西裝革履,手牽愛妻,將72歲的周煉霞再次變成新娘。

徐晚苹與周煉霞在美國的婚禮

兩人的臉上洋溢著青春的容光,笑得是那樣燦爛。

接下來的日子,徐晚苹帶著周煉霞去了美國多家醫院,尋訪名醫,治好了妻子的眼疾。

周煉霞在美國整整生活了20年,直到2000年4月,92歲的周煉霞才在洛杉磯家中的沙發上無疾而終,結局堪稱圓滿。

資料來源:

1、百度百科《周煉霞》

2、網文《周煉霞:丈夫赴台34年未歸,一封來信讓她淚奔:煉霞,我是晚苹》

3、胡婉夕《丈夫出差一趟,竟34年未歸,晚年周煉霞收到陌生書信:請你嫁給我》

4、網文《絕代才女周煉霞:品貌雙全,詩文書畫俱佳的「金閨國士」》

2022-11-25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東方白

來源:漢嘉女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