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處理海鮮被刺傷 中年男人險送命

65歲的吳先生去市場買生鮮,但在處理魚時左手不慎被魚刺刺傷,原以為是單純的小傷口,沒想到兩天後傷口發熱作痛、手掌腫脹且伴隨著發燒,就醫檢查發現,左上肢感染已進展為「壞死性筋膜炎」,甚至呈現敗血性休克之狀態。

(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生李京軒表示,皮膚為人體最大的器官,由淺至深分為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皮膚能抵擋病菌入侵體內,也具有調節體溫、在陽光照射下生成維他命D的功能。而皮下組織深部則為筋膜、肌肉,當細菌侵犯至深層筋膜,沿著筋膜與皮下組織間隙快速擴散,導致軟組織感染甚至缺血、壞死,即為壞死性筋膜炎。

患有癌症糖尿病或B、丙肝炎患者占壞死性筋膜炎多數,因這些患者的免疫力較差,故較難以抵禦外來細菌的入侵。

初期紅腫熱痛 須小心「海洋弧菌」

李京軒解釋,壞死性筋膜炎為深層的軟組織感染,初期症狀為紅、腫、熱、痛與蜂窩性組織炎相似,但前者疾病進展卻十分快速、相對致命且截肢風險較高;若感染持續擴散,患部則會產生出血性水泡、麻木、組織壞死之表現。

臨床上,會引起壞死性筋膜炎的細菌有許多種,而此次的致病菌為海洋弧菌,常發現於海水中或依附在海洋生物身上,但因養殖漁業目前也發展出鹹水養殖之方式,所以民眾更容易接觸到海洋弧菌,進而造成感染。

有傷口勿接觸生水

李京軒醫生提醒,有傷口時切勿接觸生水,免疫力較差者也應避免食用生食,若在處理海鮮時也務必戴上手套,降低受傷的風險。此外,民眾應考量自身抵抗力的情況,避免暴露在細菌易孳生的環境,若不慎有傷口,也應儘速就醫,尋求專業治療。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健康醫療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