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李強「代表」國務院談經濟 兩個「毫不動搖」能救市?

——李克強靠邊站 李強登場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上周日(11日)"代表"國務院在中國工商聯大會上重申"兩個毫不動搖"。旅居紐約的中國政治經濟評論人士秦鵬在接受本台採訪時告訴記者,不同於李強在工商聯上的演講,十九大以來,中共當局對於民營企業的打擊是更加嚴重:「對民營經濟來說,最大的打擊,我認為還不是三年疫情的問題,而是在政治環境上來講,他在國企之下,對民營經濟就是一種利用,用它來搞好就業、搞好經濟、稅收,讓政府有錢花,民營經濟永遠不可能變成中共的自己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上周日(11日)"代表"國務院在中國工商聯大會上重申"兩個毫不動搖",不僅宣揚中國政府過去五年扶植民營企業的成就,也表明在二十大後將持續推動民企發展、擴大開放。隨著中國在近日放寬封控政策,外界關注,李強的一席話,是否預示著北京將強力扶持民企,幫助經濟迅速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

中國工商業聯合會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周日的開幕會上,尚未接任國務院總理的李強、已「代表」國務院在工商聯大會上致詞。官方新華社報導,李強在致詞中強調,中國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政策方向,「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以及「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李強指,中共十九大開始就特別重視民營企業發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過去已引領共產黨推出一系列扶持民營經濟的改革,為民營經濟塑造良好發展環境,使中國民營經濟規模和實力大幅提升。

然而,過去三年,中國經濟受新冠疫情以及封控政策重創之外,習近平上任以來,高舉「共同富裕」等政策,外界關注,中國的民營企業是否真如李強所說,自十九大以來得到良好的成長?

不是自己人 習治下中國民企屢遭重創

旅居紐約的中國政治經濟評論人士秦鵬在接受本台採訪時告訴記者,不同於李強在工商聯上的演講,十九大以來,中共當局對於民營企業的打擊是更加嚴重:「對民營經濟來說,最大的打擊,我認為還不是三年疫情的問題,而是在政治環境上來講,他在國企之下,對民營經濟就是一種利用,用它來搞好就業、搞好經濟、稅收,讓政府有錢花,民營經濟永遠不可能變成中共的自己人。」

秦鵬還說,「特別是在過去的兩年,我們看到對高科技產業的打擊等等,非常明顯的(他)就是瞄準民營經濟,讓他們更加進化,讓他們參與共同富裕,讓他們幫中共實施監控民眾、大數據。」

從「李克強經濟學」到「李強經濟學」習主導難突破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則表示,十九大以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跟習近平對於民營企業保持著不同態度:「過去五年,實際上一直有兩條線,習近平的一條線、和李克強的一條線。李克強就是給民企減負鬆綁,習近平的線就是要打擊有重量、有影響力的民企,要把它們導向所謂『共同富裕』的路線;李克強的路線會幫助企業發展,而習近平的路線會遏止企業發展。」

鄭旭光還指出,「過去十年,基本上習近平的政策是占主導地位。所以民企的企業家是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哪天就要公私合營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家沒有心思再去考慮發展,很多人考慮的是生存,或者說保住已有的成果。」

預計將卸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美聯社圖片)

中國經濟短期難回溫

北京當局近來鬆綁封控政策,外界都在觀望,中國在放棄「清零」政策後,經濟是否能夠得到迅速且顯著提升,甚至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彭博社報導,國際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分析,儘管中國放寬封控,中國經濟也會受地緣政治緊張以及國際經濟衰退影響,在短期內不會出現顯著的回溫。

秦鵬認為,就疫情層面來看,封控政策的放鬆,長期而言對中國經濟會有正面影響:「純粹從疫情來看,現在的(封控)放鬆可能會有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會帶來經濟復甦,另一方面,短期內,大概有半年的時間,可能會對經濟的某些地方還會造成衝擊,因為,現在相當於搞一個群體免疫的模式。整體來講,這种放松對經濟、對社會,我認為還是有利的。」

不過,秦鵬不認為中國經濟能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有三個因素,第一個是國際環境,中共和世界交惡,現在已經是『去全球化』,所以從市場、從技術、從金融高科技等等,都在『去中國化』。第二個因素,國內消費問題是很難再提升了,因為經過這三年的『清零』,實際上太多的民眾已經沒有錢了,『錢包被清零』了,怎麼把消費提起來,其實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秦鵬還提到:「第三個因素是政府政策實際上是不靠譜的,地方政府沒錢了,沒錢了可能就會加速掠奪,所以,有些地方企業在反應說政府在巧立名目,跟他們收錢,另一方面,對中共來說,現在那麼多人被清零,對中共來講是統治危機,他為了維護統治,就會繼續推行共同富裕,幫助城鎮低收入的人,幫他們增加福利、搞穩定,但是這麼做政府不會直接出錢,也不會讓國營企業、國營資產大規模的劃撥,而一定會想其他方法,包括從民間要錢,未來在這個方面我覺得會相當的不穩定,對企業的打擊會非常厲害。」

鄭旭光也認為,西方國家現在努力培養自身產業鏈韌性,不敢太依賴中國,這讓中國經濟水平難以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除此之外,鄭旭光還補充,中國經濟現在也已經不再享有人口紅利:「人口紅利已經衰竭,而且需要大規模補足,填補不是五年、十年的問題,而是二十年的問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