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告急!中共選擇最壞躺平時機 中國疫情高原期可能至少六個月

——台流行病學家估中國確診數四億 死亡上看百萬

中國大幅鬆綁封控,多地傳出醫院、火葬場告急。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估計,中國確診數至少三、四億,死亡人數會破百萬,疫情高原期預料半年。台灣學者詹長權則呼籲中國政府,應儘快核准外國的mRNA疫苗,提高疫苗接種率,並培養民眾的健康意識,作好自我管理。

2022年12月19日,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將一名患者運送到上海華東醫院的發熱門診。

中國大幅鬆綁封控,多地傳出醫院、火葬場告急。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估計,中國確診數至少三、四億,死亡人數會破百萬,疫情高原期預料半年。台灣學者詹長權則呼籲中國政府,應儘快核准外國的mRNA疫苗,提高疫苗接種率,並培養民眾的健康意識,作好自我管理。

中國政府從嚴格「清零」封控,到近日無預警大放鬆,陽性激增,大都市醫療系統癱瘓、藥品匱乏,火葬場排長龍。但以北京為例,官方發布單日死亡僅個位數。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直指,中國政府再犯三年前武漢爆發疫情,感染數和死亡數不透明的錯誤,甚至自訂病毒導致肺炎及呼吸衰竭的死亡才歸類染疫病逝的定義,讓疫情數據失真、誤判。

失真的數據失控的疫情

詹長權提到,國際上有四、五個大型模型預估,中國在疫苗施打率不足、醫療分流體系未做好配套等缺陷下,突然走向「與病毒共存」,感染人數將超過一億以上,死亡數可能高過一百萬。

台灣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分析,奧密克戎在各國大流行達到高峰後會停滯一段高原期後下滑、趨於穩定。即便施打疫苗普及的國家,少不了有25%確診率,日本也將達到30%,北歐在年初冬天時被奧密克戎掃過的國家更高達50%感染率。中國染病數則先從都會區攀升。

2022年12月19日,北京一家醫院發熱診所外的救護車與穿戴防護服的工作人員。(美聯社

冬季鬆綁最壞的「躺平」時機

何美鄉說:「冬天較難控制,進入高峰期後不會馬上下來,會成為高原,再慢慢往後走。中國會少多人感染?估計30%上下,有的人估40%,也就是十四億人口有三、四億左右會確診。」

至於死亡人數,何美鄉說,台灣比照國際認定,死者只要確診陽性都計入染疫死亡,若以台灣約萬分之六致死率計算,中國政府準備不足,大爆發又在冬天、疫苗效果差、過去「清零」缺乏抵抗力等因素下,國際預估中國這波染疫死亡人數恐將達到一百二十萬至二百一十萬人。

不過,何美鄉說:「中國一整年死亡人數總計約一千萬人,大家不用太怎樣,老年人口增加,本來就是在上升的死亡人數,今年多個十%、二十%,本來一千萬,今年約一千一百萬、一千二百萬這樣的數字,若明年看來比這更多,就是醫療量能不足所造成的死亡。」

詹長權提及,從去年9月南非首先發現奧密克戎,在非洲大陸、美洲跟歐洲大流行,比武漢株、Delta,人傳人速度更快,有說法一人可傳十幾人,中國以為嚴格封控可滴水不漏是辦不到的。有世衛專家指出,在中國這波尚未放鬆前一、兩星期,已傳播相當嚴重,從現在至明年三月會否像三年前從武漢、湖北傳到世界各地,世衛已密切關注。

中國長期封控是否造成民眾缺乏抵抗力?詹長權表示,沒有做血清抗體,沒有人知道中國之前有多少感染?「感染率比西方低是危險的所在,自然感染免疫者很少,疫苗打得又不夠多,疫苗保護力又不清楚,他正面臨導入很多不確定性去做防疫,這當然很讓人家擔憂。」

詹長權提到,國際已有很多有效工具,如疫苗、藥物,對控制奧密克戎是很重要的手段,中國防疫方向如果堅持國產疫苗,將難以預估他可能的走向。

高原期至少半年

何美鄉認為,中國政府突然開放除了因「白紙運動」,也發現再封控下去沒有出路。對照台灣疫情大爆發、醫療量能不足的時間只有幾周,但此次中國的醫院、病床、藥品、快篩劑等都沒準備好,高原期可能至少六個月。

何美鄉指出,根據十一月底中共官方資料,八十歲以上打滿兩劑的只有六成,其中只有四成打三劑,數字太低,保護力不足。

對有中國民眾質疑中國國產疫苗效力不足,甚至施打疫苗染疫的、比不打疫苗更嚴重,何美鄉則說,從SARS疫苗看到研發全病毒的滅活疫苗,可能打了以後更嚴重,因此,西方學者根據科學的進展,在研發新冠疫苗時採取mRNA,而不採中國的全病毒滅活疫苗。至於中國民眾對中國疫苗效力的質疑需有更多數據,及比對其他使用科興等中國國產疫苗國家的數據。香港曾發布中國疫苗有一定保護力。

何美鄉提到,亡羊補牢只能加速施打疫苗,並回到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減少接觸等。詹長權也呼籲,中國要走向與病毒共存,應儘快核准國際普遍認為效力較佳、對抗新冠主力的mRNA類型的疫苗,若遲疑使用有效疫苗,疫情在明年1月是否惡化是重點觀察指標。

衛教民眾盡責任:從聽政府話到自主管理

詹長權說:「加快打疫苗是他馬上要做的,特別高齡打疫苗速度太慢,覆蓋率太低,所以要窮盡所有可能的方式,我覺得導入多元的疫苗對他提高覆蓋率有幫忙,也許很多不打的,可能是懷疑它的效力。」

詹長權還說,另要想辦法做快篩,從過去政府強迫篩檢、改變觀念為自主篩檢。「每個人要自主管理,過去嚴格封控,都是聽政府的話,現在要與病毒共存,是自己要有很強的健康意識,這要培養,否則也是會造成一些誤判,認為可能輕症就不上報,這都可能造成疫情的惡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