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人開始「與病毒共存」 北京上海地鐵滿是通勤族

在中國爆發COVID-19疫情將滿3年之際,各地正處於官方防控手段大鬆綁之後的疫情驟升期,單日新增少說好幾百萬人感染。經歷街頭空蕩蕩、民眾搶購藥品囤積、醫院人滿為患等棘手狀況3個星期之後,北京、上海兩大都會的居民已逐漸恢復運作,通勤時段的地鐵車廂壅擠,市集、樂園已見人潮回籠,百姓與「與病毒共存」的生活又更加靠近了一些。

在中國爆發COVID-19疫情將滿3年之際,各地正處於官方防控手段大鬆綁之後的疫情驟升期,單日新增少說好幾百萬人感染(註:因中共一貫瞞疫,實際情況未知)。經歷街頭空蕩蕩、民眾搶購藥品囤積、醫院人滿為患等棘手狀況3個星期之後,北京上海兩大都會的居民已逐漸恢復運作,通勤時段的地鐵車廂壅擠,市集、樂園已見人潮回籠,百姓與「與病毒共存」的生活又更加靠近了一些。

北京地鐵車廂26日上班通勤時段乘客人數明顯回籠。路透社

中國在12月7日公布放寬COVID-19防疫措施「新十條」,允許居家隔離,停止大規模核酸(PCR)檢測,不再對跨區移動人士查驗健康碼,嚴厲的「清零」防疫策略撐了將近3年終於退場,於此同時中國也立刻進入疫情快速延燒的時期。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12/26)也首度在動態清零退場之後發布相關談話,「新冠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中國14億人口此刻正處於大規模感染時期,官方發布的疫情數據頗受衛生專家與居民質疑。到昨天為止,中國已連續6天未新增任何COVID-19死亡病例。北京有醫師表示,醫療院所患者爆滿,人數是平時的5到6倍,絕大多數都是老人。官媒新華社報導,總理李克強說,全國各級政府務必進一步強化力道,確保民眾醫療需求獲得滿足。

25歲的林姓上海居民向路透社表示:「我已經準備要與大流行共存了。封控並不是長期解決方案。」今年3月底,人口2500萬的上海市在當局仍堅持清零的情況下,度過長達2個月的封控時期,直到6月1日才解封,冷清了2個月的街道終於恢復熱鬧。

上海地鐵26日上班尖峰時段有大批戴著口罩的通勤族搭乘。路透社

外灘是上海人度周末的熱門去處,當地每年舉辦聖誕市集,吸引大批人潮聚集。上海迪士尼樂園與北京環球度假區25日當天各自舉辦冬季慶典活動,聖誕節裝飾披掛吸客,園區出現等候搭乘游具的長長人龍。南方的廣州市各大風景區聖誕節周末造訪的人次暴增,《21世紀經濟報導》(21st Century Business Herald)稱,比前一個周末大漲132%。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表示,這個報導沒有人數,只有百分比,可疑。如果上個周末是100遊客,這個周末是232個遊客,就算是暴增132%。

中國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把COVID-19視為地方流行病的大國,幾乎所有對日常生活的封控手段都在同一時間取消。嚴格封控令這個經濟規模17兆美元的國家經歷了近50年來最慘澹的經濟成長率,也擾亂了全球供應鏈與商貿往來。

分析家認為,中國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短期之內必將因疫情大規模傳染而承受更為嚴重的苦果,製造業重鎮因大量感染者生病而導致勞動力銳減,要到明年才可望復甦。電動車商特斯拉(Tesla)在上海的車廠,上周六進一步計劃在今年最後一個星期暫停絕大多數的廠務運作,但沒有說明理由為何。

北京一所醫院的發燒門診區外,護理人員23日忙著把病床推到定點。路透社

中國政府日前已把COVID-19死亡病例認決標准增嚴,僅有死因是肺炎或呼吸衰竭者方可列為染疫死亡。此舉令衛生專家大表吃驚。在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醫護人員必須抱病上班,退休醫護重回前線、趕赴鄉村支援。北京私立和睦家醫院(Beijing United Family Hospital)的外籍醫師伯恩斯坦(Howard Bernstein)表示:「本院的收治量能已經到頂了。」

華東工業大省浙江離上海很近,人口654萬,省府衛生當局25日宣布正面臨每天新增100萬人感染的棘手狀況,而且幾天之內這個數字恐將倍增至200萬人。

中國官媒報導,江西省衛生當局預估,全省感染高峰預計在明年1月中旬出現,而且過年春運會再製造出後續感染高峰。官員警告,這一波大規模感染將維持3個月,全省4500萬人口大約8成都可能感染。

山東省大城市青島估計,每天新增感染人數上看53萬人。

上海市一處聖誕市集24日出現不少民眾採購逛街,少數民眾並未配戴口罩。路透社

中國各地的城市近來不斷趕設加護病房與發燒門診,以防院內感染擴大。中國官媒報導,北京市發燒門診地點已從94處大增至將近1300處;上海市則有2600處,並自其他疫情相對較不吃緊的局處調醫護來支援。

富裕程度不如這些大都會的其他城市因應疫情的能力,其實也令中國人憂心忡忡,尤其在好幾億人口即將踏上春運行程的此刻,百姓焦慮更加嚴重。林姓上海居民說:「我擔心墮胎非常之大......大流行會再度爆發。」

2021年1月北京地鐵站人潮洶湧景象。路透社資料照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壹蘋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