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讓「小修小補」回歸社會 引熱議

圖為武漢一賣煎包的地攤。

正值中國出口貿易、內需嚴重不足,失業率居高不下之際,中共商務部日前稱,要讓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有序回歸百姓生活。官媒社論稱,要讓手藝人能安心守攤子、搞經營。網民熱議:「為失業人員創造崗位嗎?自己賺錢交社保」。

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將回歸

2月16日,中共商務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近年來,商務部積極推進「便民生活圈」建設,在全國確定兩批共80個試點地區。試點區共建設便民生活圈1,402個,涉及商業網點28萬個,覆蓋居民社區2,766個,服務居民3,200多萬人。

束玨婷稱,一是要完善社區消費的供給設施。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一圈一策,推動補齊便民服務設施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類業態和品質提升類業態,例如,讓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規範有序回歸百姓生活。

二是重點推動社區消費的場景創新。推動一刻鐘消費服務圈、養老托育圈、休閒文化圈等各類服務功能更好融合,引導便利店、社區超市「一店多能」等。

三是重點培育社區消費的市場主體。加快發展綜合服務型的商業中心、鄰里中心,鼓勵連鎖企業門店進社區,支持展開社區促消費活動,激發市場活力。

商務部為其力推的「小修小補」貼上了「便民」標籤,究竟是「便民」,還是解決就業,推動地攤經濟?或許中共官媒社論文章能揭示出些許端倪。

官媒社論透玄機:地攤經濟復活?

今天(17日)「澎湃網」發出一篇題為「給『小修小補』攤留點空間」的社論文章。

社論稱,試點區上海普陀區在其社區商城——曹楊商城改造時,為「小修小補」攤位留出了經營空間,讓手藝人能繼續就業,讓居民能享受家門口的服務。

對「小修小補」要有一定寬容空間,讓這些手藝師傅能安安心心守攤子、搞經營。「小修小補」是典型的小草經濟,給點陽光就能生長。

社論提及,去年9月,上海修訂了《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不再要求全面禁止「路邊攤」,明確區和鄉鎮政府可以劃定一定的公共區域,用於從事設攤經營、銷售自產農副產品等經營活動。

事實上,早在2020年5月28日,李克強在中共兩會閉幕會上就提倡地攤經濟,以緩解經濟壓力。

李克強當時表示,「西部有個城市,按照當地的規範,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結果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隨後多地出現了地攤熱。南京、青島等地陸續提出放開「地攤經濟」和夜間經濟。

6月5日,中宣部開始封殺李克強的「地攤經濟」表述,相關報導陸續被刪。《人民日報》、央視、《北京日報》等官媒開始紛紛刊播評論,反對地攤經濟。

其中《人民日報》評論說,「地攤經濟升溫不能發燒。」央視評論稱,在我國的一線城市,不宜推行「地攤經濟」。

網民:為失業人員創造崗位?

商務部稱「小修小補」要有序回歸百姓生活,各大媒體紛紛轉載、報導,引發網民熱議。

網友說:「是為失業人員創造崗位嗎?自己賺錢交社保」「人家是說以後要過縫縫補補的日子了」「也就是就業難唄」。

還有網友說:「幾年以後再取締」「折騰來折騰去」「當初不是你們清理的嗎?」「這個也就是說說,能不能擺攤,誰能擺攤,得地面上說了算」「我快聽不懂了」「查抄、恢復!你們想咋干就咋干!」

更有網友嘲諷說:「建議別恢復了,影響市容,雞滴屁(GDP)都世界第二了,不需要配鑰匙的,小修小補能有幾個錢?大家都有車和房,多餘的車去拉滴滴,多餘的房租出去,大家過得很好的。」「先嚴懲開牆打洞消滅了小商販,又體貼入微完善社區消費,還是老套路。先限制買藥、全民染疫,成功得病後再發抗原口罩。」

有網友發推文說:「旁門左道、小修小補的建議只會轉移視線、浪費時間;政改還是回歸正途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